要如何做到“完美處罰”呢
在對寶寶教育上,當寶寶犯了錯,需要體罰,但如果體罰的過重的話,就會給寶寶造成壓力,那么有沒有什么“完美處罰”辦法呢?
孩子通過不服從來探索周圍
在我們的孩童時代,每當我們不聽話、任性、犯錯的時候,父母通常都會對我們進行處罰。“處罰”這個詞,無論是對父母,還是對孩子,都很有威懾力。
但現(xiàn)在,這是一個把孩子捧在手心里的時代。“他總是不聽話,我行我素。”“她總是和我頂嘴,我說一句她有十句等著我。”“訓(xùn)斥他根本沒用,他就是跟你對著干!”....。。面對不聽話的孩子,父母們不知道該何去何從。
“孩子想突破加在他們身上的限制是很自然的事情,”兒童精神科醫(yī)生丹尼耳·馬爾塞力解釋說,“孩子通過不服從命令來了解和探索周圍的人,認識他與父母之間的關(guān)系,通過惹惱父母來驗證他們對自己的態(tài)度和關(guān)愛程度,了解他們的底線。”越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上,越是如此。
為什么有些孩子比其他孩子更不聽話呢?一方面是個性的差異,另一方面也源于父母樹立權(quán)威的基礎(chǔ)不夠穩(wěn)固。這些基礎(chǔ)很早就應(yīng)建立起來:孩子6至20個月期間開始通過觸摸、說話、爬動、走路探索世界,這是孩子人格發(fā)展和自信建立最為關(guān)鍵的時期。
這個時期父母必須陪伴在身邊:有危險的行為時父母投去不滿的眼神,碰了不該碰的東西時打手心,孩子不聽話時用嚴厲的語氣....。。這些示意動作,能讓孩子明白任何事情都有規(guī)矩,父母親通過態(tài)度和命令來對他進行約束。
在處罰時父母有負罪感
家長在下達“處罰”令時,都難免有負罪感,這種情況在我們這個時代尤為普遍。
曉華懲罰8歲的女兒停看一天《貓和老鼠》。女兒亂發(fā)脾氣,還亂摔東西。不讓她看每天必看的節(jié)目,立即就見了效。可是一看到女兒有點委屈、有點不知所措的眼睛,曉華幾次都要沖口說出:“如果你保證下次不再這樣,我可以允許你....。”
“僅僅是“處罰”這個詞,就帶有專橫的意味,讓人想起自己以前莫名其妙被打屁股、被扇耳光甚至被罰跪的年代。”
兒童心理分析師帕得里克·德拉洛什說。幾十年前,我們接受的傳統(tǒng)教育觀念都是“嚴師出高徒”、“不打不成器”,孩子只有服從的義務(wù)。
現(xiàn)在,有太多的教育學(xué)家和心理學(xué)家們發(fā)出警告,注意不當行為可能給孩子帶來的創(chuàng)傷,它可能影響孩子心智的健康發(fā)展。在父母與子女之間,愛取代了那些基本的權(quán)利和義務(wù),也讓父母對自己怎么當好一個家長喪失了信心。
面對越來越多被寵壞的孩子,家長們束手無策。“新一代的家長希望能在兩種極端中找到平衡,”兒童心理治療醫(yī)生帕得里斯·裕艾赫說,“他們已經(jīng)領(lǐng)會到溝通在教育中的作用,同時也認識到給孩子定規(guī)矩是有必要的,因為沒有這些規(guī)矩和限制,孩子會變得專橫暴虐,目中無人。”
-
對于體罰孩子的幾點看法我們都知道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是越來越對孩子的一些教育也是非常的厲害了,而且對孩子的體罰行為也是非常抵觸的,認為這也是封建的
-
怎樣教育孩子比較好 教育孩子最重要做個好人說到對孩子的期望,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最聰明最棒,但其實在孩子的教育中,教育孩子做個好人非常重要,否則再聰明、再棒都
-
父母該不該打孩子 父母打孩子的注意事項所有的孩子都具有調(diào)皮的一面,只是程度輕重而已,因此面對特別調(diào)皮或者不聽話的孩子,有些父母會采用“暴力”來教育,但也有父母
-
幾種有益孩子成長的懲罰方式幾種有益孩子成長的懲罰方式是什么呢?很多家長認為教育孩子打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其實打孩子時家長最無能的教育方式,先不說
-
打孩子注意要避開這些部位打孩子注意要避開這些部位嗎?我們經(jīng)常聽見一些家長教育孩子動不動就說回家非打你一頓不可,在中國自古以來就信奉“不打不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