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錯誤的家庭教育批評模式
批評孩子是在所難免的,但是批評一次就要讓孩子有所收獲,這就要求我們的家長要注意了,批評孩子是要講究方法的,錯誤的批評模式只能起到相反的效果,那么那些方法是錯誤的呢?下面大家就一起來看看專家的講解。
態度不認真。家長苦口婆心地批評教育半天,孩子卻若無其事,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家長就該反省:自己的批評態度是否認真?是否能給孩子留下印象?如果總是毫無側重地訓斥孩子,只會讓他們厭煩,心里想著“又來了”,卻對你的批評無動于衷。批評孩子,態度要認真。所謂認真,并不是家長一定要“橫眉怒目”,而是指家長一定要注意批評孩子的時機、方法、態度。那種邊洗碗邊罵孩子的做法只是在發泄自己的怒氣,于事無補。立石美津子指出,“正確的批評應該是在孩子犯錯誤之后,讓他們安靜地坐下來,心平氣和地與他們交談,不要只通過話語,還要借助氣氛、臉色、語調、眼神等,讓孩子充分了解你的認真態度,也因此能認真對待你的教導。”
批評后心軟。孩子受批評后,可能會眼泛淚光,楚楚可憐,家長見了心軟,急忙改變批評時的嚴厲態度,甚至向孩子道歉,這樣絕不利于對孩子的教育。因為孩子會覺得家長的話前后矛盾,對家長之前為何生氣感到不解,甚至對家長產生不信任感。對此,立石美津子表示,“如果孩子因為受到批評而緊張、害怕,家長應該欣慰自己的批評已經對他產生了影響,這就是批評的效果。家長這時要做的是:輕聲告誡孩子,不要再有下一次。”
光說不“懲罰”。孩子不聽話,有些家長怒不可遏,甚至用威脅的方式來令孩子服從,例如“今天晚飯你別吃了。”“再調皮搗蛋就給我滾出去。”等,但卻沒法真的狠下心來實施。這么一來,孩子最初可能會因為害怕而服從,但幾次下來,看出家長是“雷聲大雨點小”,也就熟視無睹了。立石美津子認為,要采取實實在在卻不會傷害孩子身心的“懲罰”方式,例如孩子做錯事不聽話,當晚就不許看電視、打游戲等,并且家長一定要監督實行。
只罵不夸贊。如果只是一味盯著孩子的錯誤批評,而不對孩子表現好的地方加以夸獎,教育效果并不會好。立石美津子舉例指出,孩子把自己房間弄得一塌糊涂,正確的做法是批評完孩子后,讓其自己動手清理,讓他對比之前的邋遢和清理之后的整潔,然后對孩子之后的表現夸獎幾句,這樣能讓他印象深刻,教育效果更好。
經過上面的講解,相信各位家長應該知道了吧,這些錯誤的批評模式你存在嗎?如果有,那么就請趕緊更正過來吧。
-
對于體罰孩子的幾點看法我們都知道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是越來越對孩子的一些教育也是非常的厲害了,而且對孩子的體罰行為也是非常抵觸的,認為這也是封建的
-
怎樣教育孩子比較好 教育孩子最重要做個好人說到對孩子的期望,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最聰明最棒,但其實在孩子的教育中,教育孩子做個好人非常重要,否則再聰明、再棒都
-
父母該不該打孩子 父母打孩子的注意事項所有的孩子都具有調皮的一面,只是程度輕重而已,因此面對特別調皮或者不聽話的孩子,有些父母會采用“暴力”來教育,但也有父母
-
幾種有益孩子成長的懲罰方式幾種有益孩子成長的懲罰方式是什么呢?很多家長認為教育孩子打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其實打孩子時家長最無能的教育方式,先不說
-
打孩子注意要避開這些部位打孩子注意要避開這些部位嗎?我們經常聽見一些家長教育孩子動不動就說回家非打你一頓不可,在中國自古以來就信奉“不打不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