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寶寶愛說謊的五大心理
我們做家長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孩子,但是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如孩子說謊就是讓家長朋友最頭痛的一個問題,那么孩子說謊家長該如何教育呢?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孩子為什么會說謊。
一、孩子為什么說謊
1、他們說謊有時是由于不讓他們說真話。
有些家長常以打、罵等懲罰手段來對待孩子的錯誤。一個孩子打破了一個花瓶,媽媽回家后,就原原本本地把事情的經過告訴媽媽,可媽媽一聽珍愛的花瓶被打破了,很惱火,把孩子狠狠地訓斥了一通。從此,孩子遇到類似的情況。為了逃避懲罰,就采取說謊來保護自己。想讓孩子避免說謊,父母不但要聽得進孩子令人高興的真心話,也聽得進令人傷心的真心話。
2、被家長哄騙之后心態發生改變。
孩子的感情體驗無論是積極的、消極的,或是矛盾的,都不應該鼓勵他按照父母的意愿來說,而應該按照孩子自己的體驗去說。例如,孩子生病時,不想服藥,家長騙他說藥不苦;不想打針,家長騙他說打針不痛。這會在孩子心中留下什么印象呢?那就是可以用說謊的方法欺騙別人,從而達到自己的目的和實現自己的意愿。
3、家長所謂的權宜之計往往會成為孩子說謊的樣板。
如有人敲門找爸爸,爸爸不愿見,就叫孩子告訴找他的人說:“爸爸不在家”。家長騎車帶孩子,被民警發現并批評時,家長就對民警說:“孩子生病,急著送醫院”。孩子遇到類似的情景,情急之下就會說謊。所以,家長平時應該時刻留心自己的言行,切斷孩子說謊的隱性心理動機,為孩子做出誠實的榜樣。
4、在家長的誘導和刺激下說謊。
母親急著催孩子起床去上學,孩子還想睡一會,哼哼唧唧的一臉苦相。母親不應提示說:“是不是肚子疼?”孩子為了達到目的,就會按母親的提醒順桿爬,謊稱肚子疼得利害。如果真的肚子疼,孩子會主動說出來的。
孩子和玩伴打架了,有的母親會不由自主地鼓勵孩子說謊:“是不是他先打你?”,“是他先惹你的,對不對?”,“你沒有打他,他就哭了,對不對?”,“他頭上的包是自己不小心摔的,對不對?”這樣的提示絕不會使孩子誠實地說出事實真相“不,他是我打哭的”。刺激孩子說謊的家長往往自食其果。
-
對于體罰孩子的幾點看法我們都知道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是越來越對孩子的一些教育也是非常的厲害了,而且對孩子的體罰行為也是非常抵觸的,認為這也是封建的
-
怎樣教育孩子比較好 教育孩子最重要做個好人說到對孩子的期望,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最聰明最棒,但其實在孩子的教育中,教育孩子做個好人非常重要,否則再聰明、再棒都
-
父母該不該打孩子 父母打孩子的注意事項所有的孩子都具有調皮的一面,只是程度輕重而已,因此面對特別調皮或者不聽話的孩子,有些父母會采用“暴力”來教育,但也有父母
-
幾種有益孩子成長的懲罰方式幾種有益孩子成長的懲罰方式是什么呢?很多家長認為教育孩子打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其實打孩子時家長最無能的教育方式,先不說
-
打孩子注意要避開這些部位打孩子注意要避開這些部位嗎?我們經常聽見一些家長教育孩子動不動就說回家非打你一頓不可,在中國自古以來就信奉“不打不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