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罰孩子易給孩子造成三重傷害
對于一些厲害的父母們,再教育寶寶的時候常常會出手打孩子。專家說這樣的體罰,可能會對孩子造成危害,例如:體罰損害兒童智商、濫用體罰危害孩子心理健康、濫用體罰就是在孩子面前宣揚暴力,在這里小編提醒家長們,為了孩子的健康,不要體罰孩子了。
體罰的三重傷害1:體罰損害兒童智商
根據加拿大的一項最新研究,掌摑孩子可能會造成長期發育損害,甚至可能會降低孩子的智商,該項研究尋求將圍繞體罰的爭議從道德層面轉向醫療領域。
其作者表示,醫學上的突破與發現被大大忽視,并被人們對于父母應該有權利決定如何懲戒孩子的種種擔憂所遮掩。
該研究報告的作者指出,這種觀點凸顯轉變該問題核心及思維方式的難度,盡管已有大量的證據表明體罰可能對孩子造成傷害,專家表示:“在我們的這項研究中,真的不存在任何爭議。如果我們在醫療領域其他方面的任何發現也能達到如此無可爭議的程度,我們就會采取行動,排除一切障礙進行研究。”
專家指出,體罰使得孩子更加具有攻擊性和反社會性,而且可能導致認知障礙和發育困難。
最近的一些研究顯示,體罰可能會導致與智力測試相關區域的大腦灰質減少。
專家認為:“人們已經認識到,體罰不僅始終預示著攻擊性,而且還預示著心理方面的障礙,如抑郁。沒有任何研究表明,體罰具有任何長期的有益效果。”
盡管在32個國家都被禁止,但體罰孩子在世界上絕大多數地區都至少部分存在。有關該問題的爭論主要是使用暴力強制孩子遵守紀律的道德問題。通過這項研究成果,專家希望家長能夠開始從醫學角度看待這個問題。
專家指出:“我們希望,醫務人員將接受這個信息,并盡更大的努力就這個問題向家長們提供建議,以幫助他們了解體罰并不會達到預期的目的。”
體罰的三重傷害2:濫用體罰危害孩子心理健康
體罰作為一種傳統的教育方式,被很多家長濫用了,并由此而引發了諸多問題。心理專家表示,濫用體罰危害孩子心理健康,會造成一系列的心理問題。
體罰的三重傷害3:濫用體罰就是在孩子面前宣揚暴力
專家指出,每個孩子都有下列四種需要:首先是父母的愛護和關懷,而不是父母的責怪和打罵;第二是被他人接受,并被他人尊重;第三是要得到別人的贊賞;第四要在家里有地位。而濫用體罰會破壞孩子的這些心理需求,從而導致孩子出現心理問題。
如父親經常打女兒,會造成女兒缺乏自尊、自愛和自信,在青春期容易出現早戀,還會使女兒數學成績差;父親經常打兒子,會造成兒子逆反心理,不愿服從社會規范,或者退縮、幼稚,缺少男子氣;母親經常打兒子,會造成兒子缺乏自信心、挫折感、多疑、沒有安全感等。
另外,濫用體罰還會破壞父母和孩子的親密感情,既嚴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也會喪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造成嚴重的親子隔閡。并且,濫用體罰會喪失懲戒的效果,因為孩子被體罰慣了,習以為常了,就沒有了懼怕。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濫用體罰還會導致孩子學習錯誤的解決問題的方式,認為弱者要服從于強者,暴力可以解決問題,這是很糟糕的。孩子往往會從父母那里學會了“以暴制暴”,學會了“打人經驗”,染上了暴力行為,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錯誤道路。
因此,心理專家建議,家長管教孩子切忌濫用體罰,以免對孩子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響,以致出現不良心態和心理偏差。如果孩子犯錯,一定要針對事情發生的原因和態度,引導孩子思考事情的本身,而不是如何避免或者減輕懲罰。
-
對于體罰孩子的幾點看法我們都知道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是越來越對孩子的一些教育也是非常的厲害了,而且對孩子的體罰行為也是非常抵觸的,認為這也是封建的
-
怎樣教育孩子比較好 教育孩子最重要做個好人說到對孩子的期望,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最聰明最棒,但其實在孩子的教育中,教育孩子做個好人非常重要,否則再聰明、再棒都
-
父母該不該打孩子 父母打孩子的注意事項所有的孩子都具有調皮的一面,只是程度輕重而已,因此面對特別調皮或者不聽話的孩子,有些父母會采用“暴力”來教育,但也有父母
-
幾種有益孩子成長的懲罰方式幾種有益孩子成長的懲罰方式是什么呢?很多家長認為教育孩子打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其實打孩子時家長最無能的教育方式,先不說
-
打孩子注意要避開這些部位打孩子注意要避開這些部位嗎?我們經常聽見一些家長教育孩子動不動就說回家非打你一頓不可,在中國自古以來就信奉“不打不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