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拒絕體罰 慎用懲罰
孩子在小的時候比較頑皮淘氣,有時候和其他小朋友玩的時候出現不開心也會打鬧起來,有些小朋友甚至會打其他小朋友。那么在這種時候爸爸媽媽該打孩子以作教訓嗎?遇到這種情況爸爸媽媽該如何正確教育孩子呢?在這里我們的文章就將仔細為爸爸媽媽們說明教育方法。
打小朋友
正確態度:及時制止寶寶,鄭重告訴他“不能打人”, “打人是不好的行為”。不要用商量的口吻制止,如“我們不打小朋友了,好嗎?”這會讓他覺得打人是可以商量的。
查明原因:寶寶打人的起因通常有9種,如不恰當地表達自己的喜愛之情、爭搶他人的物品、保護自己的物品、爭奪空間、幫助好朋友或受人唆使、游戲或其他活動的糾紛、他人違反紀律和行為規則、無故挑釁或欺負他人、報復還擊。
早期教育引導:表明你對他打人的態度,給他講道理。如果寶寶用錯誤方式向小朋友表示友好,就應告訴他,“你喜歡他,可以和他拉拉手”,“告訴小朋友‘我喜歡和你玩’”。也可以教寶寶跟別人分享玩具、食物;如果是因為其他小朋友不對,應該用其他的方法解決問題。如果寶寶情緒十分激動,聽不進道理,可以暫時“冷處理”,等他冷靜后再說。
教養方案:拒絕體罰,擅用懲罰
懲罰時,須注意:
⒈ 把握懲罰的時間。研究表明,當寶寶犯錯后,立刻懲罰比幾個小時以后再懲罰對抑制他的錯誤行為的再發生更有效。
⒉ 懲罰保持一致性。爸爸媽媽對于寶寶懲罰的標準要一致,要有始有終。當寶寶犯錯時,不能有時默許,有時反對,這會使寶寶不清楚行為的標準,再次犯錯。
⒊ 懲罰與講道理相結合。這是最有效的懲罰方式。講道理的內容包括:告訴寶寶其行為對他人可能造成的危害或后果,告訴寶寶遇到類似的情境應怎樣做才恰當,向寶寶說明為什么要懲罰他,等等。目的是讓寶寶認同你們的行為標準和觀點,在以后遇到類似情況時,知道如何去做。
⒋ 懲罰要對事不對人。在懲罰的時候要讓寶寶明白,懲罰的只是他的錯誤行為,你依然愛他,如果他改正了錯誤,你會更喜歡他。
體罰能在某些時候對孩子起暫時的作用,但也很容易適得其反,而且體罰對孩子的傷害很大,無論身體還是心靈。所以爸爸媽媽對小孩子不能體罰,且懲罰也應慎用,在需要的時候適當進行,當然盡量不要對孩子懲罰。
好文推薦:
-
對于體罰孩子的幾點看法我們都知道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是越來越對孩子的一些教育也是非常的厲害了,而且對孩子的體罰行為也是非常抵觸的,認為這也是封建的
-
怎樣教育孩子比較好 教育孩子最重要做個好人說到對孩子的期望,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最聰明最棒,但其實在孩子的教育中,教育孩子做個好人非常重要,否則再聰明、再棒都
-
父母該不該打孩子 父母打孩子的注意事項所有的孩子都具有調皮的一面,只是程度輕重而已,因此面對特別調皮或者不聽話的孩子,有些父母會采用“暴力”來教育,但也有父母
-
幾種有益孩子成長的懲罰方式幾種有益孩子成長的懲罰方式是什么呢?很多家長認為教育孩子打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其實打孩子時家長最無能的教育方式,先不說
-
打孩子注意要避開這些部位打孩子注意要避開這些部位嗎?我們經常聽見一些家長教育孩子動不動就說回家非打你一頓不可,在中國自古以來就信奉“不打不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