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到底做錯了什么?—父母獨白
現在的孩子越來越叛逆,很多孩子甚至連父母的話都聽不進去。有時候,在孩子有自己的想法,父母是怎樣做的呢?你是否經常責備你的孩子?你是否經常問你的孩子“為什么”?今天小編陪大家一起了解一些父母常犯的錯誤。
【 責備 】
許多家長很喜歡責備。“怎么還沒整理你的房間!”“怎么又惹妹妹生氣了!”“老是待在電視機前面!”……
有時,還會補上幾句,“你這樣真的很壞”、“真叫人受不了”。
孩子聽完這些責備后,會立刻改變他的行為嗎?你所指責的通常他自己心知肚明,所以讓孩子明白父母不喜歡他的行為,是一點用處也沒有。對孩子來說,父母的責備只是“發牢騷”。他從中得到的結論是:“他不喜歡我,所以我必須爭取他的注意,繼續這么做。”當責備還另外包含貶抑時,特別會這樣。
【 問孩子“為什么?”】
父母總是一再問孩子,“為什么不整理房間?”“為什么一直惹妹妹生氣?” “為什么不聽我的話?”簡言之,“為什么你不做我叫你做的事?”
有時,也會補上幾句,“這真的是最后一次嘍!”
你曾從孩子口中聽見過合理的答案嗎?孩子通常回答:“沒為什么!”、“我不知道”、“因為我要”、 媽媽你很煩!”,這對你有幫助嗎? 我相信,“為什么?”問題可以表達出兩件事:第一是我們生氣,第二是我們無助。兩者都適合讓孩子爭取注意的反抗行為持續下去。
【 請求和乞求 】
你也會懇求孩子改變他的行為嗎?“拜托啦,把房間整理一下!””“請你看在我的份上,關掉電視好嗎?”“你是媽咪的小寶貝呀!現在不要再哭了!”
面對客氣的要求時,孩子毫無反駁的余地。然而面對真正的請求時,孩子可以選擇要接受或不接受。所以若真的要孩子做什么的話,是不太適合用請求的。
偶爾表現出我們的無助與傷心,絕對能讓孩子印象深刻,并讓孩子開始改變。
【 孩子沒有遵從要求,你也不再過問 】
假設你一度要求孩子去做某些事情,或不要做某些事情,但他對此毫無反應,什么事都沒有!你的要求石沉大海。
孩子沒有聽從指示,而父母就此不再過問,沒有貫徹執行他們的要求。這時孩子沒有遵從的要求不只無效,而且有害,會使孩子不認真看待你。
【 “如果?就?”:說到沒做到 】
經常在孩子不肯聽話時,宣布不聽話的后果:“如果現在不馬上整理的話,今天晚上就不準你看電視。” “如果不馬上去做功課,你就要倒霉了!”
事實上,后來什么都沒有發生。其實我們只是強調我們的要求。我們暗自希望,宣布這些后果就會達到效果,不必真正采取行動。這類“空洞的威脅”大部分無效。如果常使用這種方法,更是教小孩不必再聽我們的話。
大部分的父母都知道,這類沒有貫徹到底的做法,是達不到任何效果的。孩子從這類經驗學到:“爸爸媽媽說的話根本沒有意義嘛。”父母的警告左耳進右耳出,總有一天孩子根本不再注意聽。
【 忽視 】
你忽視孩子的不當行為,或是把孩子當做空氣
你忽視的是孩子整個人,而不只是他的行為。
不去注意孩子的行為,有時是恰當的做法。像是吸吮拇指這類習慣、零星的鬧鬧別扭等,這些只有當父母注意到時,才會變成問題。相反的,若這些行為根本沒有被注意到,那么孩子通常會自動停止做這些事。
若是特別不當的行為,事情就迥然不同。想象一下:你在喂兩歲的孩子吃飯,他故意把整瓶菠菜泥往墻壁上扔;或者你六歲的孩子只要一有事不合他的意,就踢你的小腿。如果你對所有這些事完全沒反應,很“正常”的對待孩子,那么他大概會想:“不管我做什么,她顯然都無所謂,所以我可以為所欲為。”于是孩子便不再敬重你。
若是你忽視的不只是孩子的行為,而是把他當做空氣,這個方法有時候也會被稱為“把愛收回”。例如:孩子早該上床睡覺,可是他一再到客廳找你。你決定,不管他做什么都不再注意他。有時,父母可能一整天都不跟孩子交談,希望孩子終有“恢復理智”之時。
這種態度會有什么影響?請你設身處地為孩子想一想。有人曾用忽視來懲罰過你嗎?那是什么感覺?我相信,忽視一個人必定帶有某種敵意。“對我而言你是空氣”這個訊息比“我不喜歡你”更嚴重。
作為父母,你是否也經常會犯一些“父母錯誤”?或許有的時候,你也會為自己找理由,對自己的態度進行反思,甚至下定決心類似的錯誤不會再犯。可是錯誤還是一再發生。父母不應該一味的質疑孩子,更重要的是讓孩子感受到自身的重要性和責任感。作為父母,少犯一些錯誤,多一些信任和溝通。
-
對于體罰孩子的幾點看法我們都知道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是越來越對孩子的一些教育也是非常的厲害了,而且對孩子的體罰行為也是非常抵觸的,認為這也是封建的
-
怎樣教育孩子比較好 教育孩子最重要做個好人說到對孩子的期望,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最聰明最棒,但其實在孩子的教育中,教育孩子做個好人非常重要,否則再聰明、再棒都
-
父母該不該打孩子 父母打孩子的注意事項所有的孩子都具有調皮的一面,只是程度輕重而已,因此面對特別調皮或者不聽話的孩子,有些父母會采用“暴力”來教育,但也有父母
-
幾種有益孩子成長的懲罰方式幾種有益孩子成長的懲罰方式是什么呢?很多家長認為教育孩子打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其實打孩子時家長最無能的教育方式,先不說
-
打孩子注意要避開這些部位打孩子注意要避開這些部位嗎?我們經常聽見一些家長教育孩子動不動就說回家非打你一頓不可,在中國自古以來就信奉“不打不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