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對孩子造成致命傷的幾種冷暴力行為
父母會對孩子造成致命傷的幾種冷暴力行為嗎?每個孩子都希望爸爸媽媽多多寵著自己,小時候的自己也不例外,而當自己做了爸爸媽媽后,才真正體會到做父母的不易,對孩子就更加的疼愛了。當然作為父母對孩子多加呵護也是必要的!但是,爸爸媽媽要有理智,在疼愛孩子的同時也要注意保護孩子的自尊,千萬別讓這些行為對孩子造成不可彌補的傷害,這種傷害就是冷暴力造成的,一起看看:
孩子是脆弱的小生命,我們經常說,不能打罵孩子,不能暴力對待孩子,但是,冷暴力,同樣不可以。
1你在生孩子氣,不想理他,想給他點顏色看看
這種情況多半發生在孩子淘氣,犯錯后,爸爸媽媽怒氣未消的時候,這個時候,很多父母選擇故意拒絕應答孩子,以示懲罰。
不良后果:孩子可能意識不到爸爸媽媽冷淡的原因跟自己的錯誤行為有關,無法有效反思自己的錯誤,但是由于父母的冷漠行為產生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從而影響親子關系。
✔正確做法: 看著孩子的眼睛,平靜地對孩子說,因為你剛才的錯誤,我很生氣,需要自己冷靜一會,希望你也想一下自己做錯了什么,并且道歉獲得我的原諒,在獲得我的原諒之前,我需要自己待一會。
2你帶著情緒與孩子相處,拒絕孩子提出的建議
不良后果:孩子無從了解你消極情緒背后的原因,他們會歸結于自己的原因,或者父母不愛自己,從而缺乏自信,對自己產生負面評價和內疚的感覺,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正確做法:忘記其他與孩子無關的不良情緒,珍惜與孩子相處的美好時光,全情投入到與孩子的活動中,表現出興趣和熱情,并且及時贊揚孩子的奇思妙想。
3表面與孩子玩耍,其實心不在焉
很多父母在陪伴孩子的時候都會處于這種狀態,看著電視,低頭看著手機,看起來在陪伴孩子,實際上是心不在焉的應付孩子。
不良后果:孩子會模仿這種做事方式,導致專注力下降,影響學習,并且會模仿這種與人相處的行為模式,從而形成不良的社交習慣,長大后會用這種模式對待自己的孩子和家人。
✔正確做法:要么不陪孩子,如果陪伴就一定要高質量的,全身心的陪伴。如果確實暫時不能陪伴孩子,那么就告訴孩子現在有點事情,稍后來陪他獲得孩子的理解。
4孩子犯錯后道歉,父母直接拒絕或者冷漠對待
這種情況,一般都是父母怒氣沒有消,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還想繼續懲罰孩子的做法。
不良后果:孩子就是孩子,犯錯是正常的,完美才是不正常的。而且孩子能夠認識錯誤,并且能夠做到道歉,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因為孩子的認識能力有限,自控能力有限, 自尊心很強。如果爸爸媽媽不能給出積極響應,孩子對于自己承認錯誤,承擔責任的做法產生質疑,影響以后類似問題的處理。或者導致孩子過于沉浸在自責和內疚情緒中不能自拔,影響身心健康。
✔正確做法:在這種情況下父母應該及時給出正面的響應,告訴孩子犯錯就改是很好的行為,能夠用勇于對自己的錯誤承擔責任和道歉是非常棒的。對孩子做出積極的鼓勵和引導。
心理學家認為,在家庭教育中,冷暴力是非常可怕的行為,其危害有三:
1、長期遭受冷漠的孩子容易產生孤僻性格,不愿和別人交流溝通,心理不能健康地發展;
2、孩子也會在潛移默化中變得很冷漠,對他人也是漠不關心,甚至有可能成為冷暴力這個“接力棒”的傳遞者;
3、這些孩子長大后,在處理自己家庭問題時也可能出現相應障礙。
溫馨提示:今天我們分享了一些父母的冷暴力會對孩子造成致命的幾種行為,小編希望我們的父母一方面千萬別寵壞了,如果孩子出現了不當的行為,一定要制止,不能慣著!但是如果孩子犯了錯誤也不能對孩子進行冷暴力處罰。小編真誠的希望通過今天的分享能引起爸爸媽媽的重視和警醒,請爸爸媽媽們,改變自己日常中的冷暴力行為,陽光、積極、正面、專注地陪伴和引導孩子!
-
對于體罰孩子的幾點看法我們都知道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是越來越對孩子的一些教育也是非常的厲害了,而且對孩子的體罰行為也是非常抵觸的,認為這也是封建的
-
怎樣教育孩子比較好 教育孩子最重要做個好人說到對孩子的期望,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最聰明最棒,但其實在孩子的教育中,教育孩子做個好人非常重要,否則再聰明、再棒都
-
父母該不該打孩子 父母打孩子的注意事項所有的孩子都具有調皮的一面,只是程度輕重而已,因此面對特別調皮或者不聽話的孩子,有些父母會采用“暴力”來教育,但也有父母
-
幾種有益孩子成長的懲罰方式幾種有益孩子成長的懲罰方式是什么呢?很多家長認為教育孩子打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其實打孩子時家長最無能的教育方式,先不說
-
打孩子注意要避開這些部位打孩子注意要避開這些部位嗎?我們經常聽見一些家長教育孩子動不動就說回家非打你一頓不可,在中國自古以來就信奉“不打不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