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的懲罰要堅守四要四不要原則
對孩子的懲罰要堅守四要四不要原則嗎?很多家長抱怨孩子叛逆不聽話,追問教育方式,大多采用的是暴力手段或者是不理不睬的冷處理,這樣不但不會扭轉孩子與家長的對抗局面,還會讓孩子更叛逆。懲罰是進行教育的最困難的方法。它的目就是幫助孩子認清自己所犯的錯誤并糾正錯誤,但是在懲罰孩子時要注意堅守“四要四不要”原則,一起看看:
四要原則:
1、改變對孩子的態(tài)度。平日對孩子的熱情態(tài)度改變?yōu)楸容^冷淡的態(tài)度,暫停和孩子的交談,保持沉默,這樣會給孩子很深的印象。
2、暫時禁止所喜愛的工作。例如:教師不讓有過錯的孩子擔值日生;家長可以取消“去動物園,去游樂院以及走親訪友”等諾言,并向孩子說明原因,讓他了解對他處罰的公正性。
3、使用討論的方法。建議家長和其他家庭成員討論孩子的過錯。采用這種方法不僅要讓孩子消除恐懼感,還要讓孩子知道大人只是出于一片善意,并讓他知道今后不再發(fā)生類似現(xiàn)象。
4、采取“自食其果”的方法。“自食其果”的教育方法,就是讓孩子自己消除行為中產(chǎn)生的壞影響。你亂丟東西,就要自己收拾;灑水,就要自己擦干。這種方法能使孩子以后認真對待自己的行為,否則自己不得不為自己的壞行為付出代價。
家長在對孩子進行處罰時還應注意四不要原則:
1、不要以勞動處罰有過錯的孩子。
2、不要經(jīng)常處罰及對孩子大聲叫喊。經(jīng)常對孩子叫喊和訓斥,能使孩子養(yǎng)成執(zhí)拗脾氣。膽小、安靜的孩子好似“受盡折磨”一樣;易激動的孩子則加強他的“反抗性”,不是裝聾作啞,就是大哭大鬧。
3、不要使用物質(zhì)刺激的手段。如果孩子不聽從大人的吩咐,大人反而為他買玩具和好吃的東西,那么,他可能更加任性,并以討價還價,得寸進尺的手段來滿足自己的愿望。
4、處罰應建立在尊重孩子人格的基礎上,嚴禁體罰。在選擇每一種處罰方法時,都建立在尊重孩子人格的基礎上,喚起孩子的良知,啟發(fā)他的自覺性。懲事而不懲人雖然懲罰有許多負面作用,但實際上在教育子女的過程中是不可避免的。比如當孩子缺乏自制力、認識能力時,要解除其不良行為只有用懲罰。
同時要使孩子發(fā)展成為一個完整的個體,一個具有七情六欲的正常人,就應該體驗各種情感。如果不體驗被懲罰的悲哀,也就不可能體驗到獎賞的快樂。關鍵是要罰得得當。
懲事不懲人
溫馨提示:以上我們分享了懲罰孩子要堅守“四要四不要原則”,在分享中我們明白了懲罰孩子要建立在尊重孩子人格的基礎之上,很多家長認為孩子不聽話就應該懲罰他,可是家長對孩子的懲罰缺乏一個正確的認識。小編希望通過今天的分享,家長能夠明白一般不要懲罰孩子,當不得不懲罰孩子時也要注意時間、地點、場合以及懲罰過后要關心孩子的情感。希望今天的話題能幫助到家長們
-
對于體罰孩子的幾點看法我們都知道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是越來越對孩子的一些教育也是非常的厲害了,而且對孩子的體罰行為也是非常抵觸的,認為這也是封建的
-
怎樣教育孩子比較好 教育孩子最重要做個好人說到對孩子的期望,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最聰明最棒,但其實在孩子的教育中,教育孩子做個好人非常重要,否則再聰明、再棒都
-
父母該不該打孩子 父母打孩子的注意事項所有的孩子都具有調(diào)皮的一面,只是程度輕重而已,因此面對特別調(diào)皮或者不聽話的孩子,有些父母會采用“暴力”來教育,但也有父母
-
幾種有益孩子成長的懲罰方式幾種有益孩子成長的懲罰方式是什么呢?很多家長認為教育孩子打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其實打孩子時家長最無能的教育方式,先不說
-
打孩子注意要避開這些部位打孩子注意要避開這些部位嗎?我們經(jīng)常聽見一些家長教育孩子動不動就說回家非打你一頓不可,在中國自古以來就信奉“不打不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