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什么情況下大孩子是正確的
你知道什么情況下大孩子是正確的嗎?很多家長面對孩子的調皮搗蛋,惹是生非最直接的處理方法就是一頓暴打,其實打孩子也是有學問,有時候你打過孩子后可以取得你想要的結果,但是有時候你雖然把孩子打了,但是結果去沒有。眾多的事例告訴我們打孩子也是技術活,需要掌握技巧,不信就一起看看:
這四種情況必須打:
1.孩子觸碰一些危險的事物或者去到一些不安全的場所。
比如:有很多孩子喜歡撥弄電源插頭、開水瓶、玩火等,如果不及時而有效地加以制止,將會發生不堪設想的后果。
2.當孩子某些作為、習慣、心理傾向,長大后有可能發展為違犯法律或不道德的行為時。
比如:從家里偷過錢去買自己喜歡的東西;還有很多小男孩喜歡打人欺負比他弱的孩子,并以此為樂。
3.孩子過度自我中心,自私自利不懂分享。
有些從小被寵慣了的孩子,從來不愿意與他人分享自己的東西,不懂得要關心他人,長此以往,進學校后很難與同學相處,走上社會后,無法適應社會。
4.明知故犯或者犯規后不認錯,下次還想再犯時,可以打。簡單地說,屢教不改時,可以打他。
這三種情況絕對不能打孩子:
1.孩子犯錯是因為家長在事先沒有告訴孩子不可以這樣做,或者是家長并沒有把事情講清楚。
2.孩子犯的錯家長自己也在犯。比如自己天天熬夜玩游戲,卻不許孩子玩,這樣的打罵只會讓孩子口服心不服;
3.父母在極度生氣的時候不能打孩子。父母盛怒之下常常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容易把孩子變成撒氣的對象,會誤傷到孩子。
打孩子要注意以下5點:
1、要及時打,不能翻舊賬
打孩子也要講究及時性,犯了錯要及時懲罰,這樣孩子所做的錯事就能與懲罰帶來的不愉快建立起聯結。這樣,他以后再做這些錯事時,會立刻想到懲罰帶來的不愉快體驗。
2、不能在外人面前打孩子
千萬別以為孩子小就沒有自尊心,尤其是在孩子自身的小伙伴面前絕對不能打他,孩子們有自己的朋友圈,在他的圈子里要尊重他,并且告訴他爸爸媽媽在外人面前尊重你,但是你發了錯還是要受到懲罰。
3、要讓孩子明白被打的原因
打孩子一定要打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打之前家長記得一定要告訴孩子錯在哪里,怎么做才是正確的,以及下次再犯同樣的錯誤要怎么處罰等等。
4、打完孩子要由父母中另一方及時安慰
打完孩子之后要由父母中另一方及時去安慰,免得孩子產生父母不愛自己,自己被拋棄了之類的消極情緒。和孩子講道理,告訴孩子并不是說打了你就是不愛你了,爸爸媽媽打你也很傷心,只是為了讓你記住這個教訓,下次不可以再犯,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過錯付出一定的代價。知錯就改還是好孩子。
5、注意打的工具和部位
打孩子千萬不能隨便亂打,要以不傷到孩子為前提。不要用任何工具如鞭子、拖鞋等,用手打屁股或者打手心就可以了,絕不允許拍打孩子的頭、眼睛和耳朵等容易受傷的地方。
溫馨提示:以上就是我們今天分享的話題“你知道什么情況下大孩子是正確的嗎”,通過分享我們明白了有些時候孩子必須打,但是有些時候一定要管著自己的手千萬不能打。孩子畢竟是孩子,年齡小,自控力差,犯錯誤時很正常的,沒有不犯錯的孩子,家長要學會允許孩子犯錯,并給孩子改過的機會。不能看見孩子犯錯就打,因為孩子年幼的心理很容易受到創傷,一不小心就被你“打”成一個“傻孩子”。
-
對于體罰孩子的幾點看法我們都知道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是越來越對孩子的一些教育也是非常的厲害了,而且對孩子的體罰行為也是非常抵觸的,認為這也是封建的
-
怎樣教育孩子比較好 教育孩子最重要做個好人說到對孩子的期望,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最聰明最棒,但其實在孩子的教育中,教育孩子做個好人非常重要,否則再聰明、再棒都
-
父母該不該打孩子 父母打孩子的注意事項所有的孩子都具有調皮的一面,只是程度輕重而已,因此面對特別調皮或者不聽話的孩子,有些父母會采用“暴力”來教育,但也有父母
-
幾種有益孩子成長的懲罰方式幾種有益孩子成長的懲罰方式是什么呢?很多家長認為教育孩子打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其實打孩子時家長最無能的教育方式,先不說
-
打孩子注意要避開這些部位打孩子注意要避開這些部位嗎?我們經常聽見一些家長教育孩子動不動就說回家非打你一頓不可,在中國自古以來就信奉“不打不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