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媽媽應該了解的常識
對于哺乳期的媽媽來說,需要注意很多問題的,不然很容易影響寶寶的發育情況。可是哺乳期的媽媽需要注意什么呢?怎樣才能保證寶寶的健康呢?
所謂“過奶”,是形容正處于哺乳期的媽媽吃了什么,嬰兒就會通過攝食母乳,身體就吸收什么。這個說法是否正確?
專家認為這句話是有事實根據的。新媽媽攝食某種食物,會轉化成她體內的物質,同時也就成為母乳中的一部分。處于哺乳期的寶寶通過吸吮,乳汁在體內消化,形成體內的營養物質,它將會直接影響寶寶的身體。
飲食:在飲食方面,乳母要注意吃得相對清淡一些,營養均衡搭配。專家介紹,除了食物本身具有的特性外,烹調的方式也會使食物“變質”。新媽媽吃了煎、炸的食物,令身體上火,影響寶寶的體質,特別容易引起一些消化道的疾病。如媽媽吃了過多的蔬菜,寶寶的糞便會變得青綠;媽媽吃了很多上火的食物,寶寶很可能出現排便不順等消化道問題。
另外,從中醫學角度來說,白肉(雞肉、魚肉)富含高蛋白質,新媽媽可多吃。而紅肉(豬肉、牛肉)則屬于容易引起上火的食物。
有些愛美的媽媽生暗瘡時,喜歡喝涼茶。專家提醒,涼茶性寒,媽媽喝涼茶后,可能引起寶寶降泄,大便變稀,拉的次數增多。此時,媽媽應立即停止喝涼茶,寶寶才能好轉。
藥物:有些新媽媽擔心,身體出現毛病時,吃藥在所難免,那么是否會影響母乳的質量?曾教授認為,乳母在不適當的時候用藥,會影響到寶寶的身體,特別是影響寶寶的腎功能,嚴重的會影響肝臟代謝,損傷肝腎。舉個例子,如是剖腹產的產婦,因為腹部有傷口,一般生產后需服用抗生素。此時,藥物會通過母乳作用于寶寶身體,而寶寶本身沒有疾病不需服用抗生素,那么很可能會產生有害的影響。
因此,新媽媽服用藥物的時間最好選在給寶寶哺乳后,如你給寶寶哺乳的時間是早上8點,那么哺乳后,你應該立即服用藥物,當寶寶兩小時后再要哺乳時,藥物在你體內作用基本消失,這樣才能把藥物對寶寶的影響降到最低。
提示:哺乳期的媽媽一定要重視上面的問題,合理的安排,讓母乳更有營養,讓母乳更充足。
-
吃奶瓶寶寶如何避免吐奶吃奶瓶的寶寶如何避免吐奶?寶寶愛吐奶怎么辦?大多數媽媽都會遇到孩子吐奶的情況,因此了解寶寶吐奶怎么辦的問題是非常有必要的。
-
給寶寶5個細節不能犯錯講,沖奶粉的每一步都事關寶寶的健康,一個細節不到位,一點做錯,都有可能影響寶寶的身體健康!不信的話一起看看吧!給寶寶沖奶粉
-
提高免疫力 春季寶寶多吃4種豆類提高寶寶免疫力可以多吃豆類?豆類含有豐富的營養元素,民間自有“每天吃豆三錢,何需服藥連年”,由此可見,豆類營養豐富,有助
-
厭奶期寶寶該怎樣養才好厭奶期寶寶該怎樣養才好?到了一定階段寶寶開始出現厭奶的情況了,不老實吃奶,吃奶量下降,著急上火的媽媽使勁了渾身解數也無法
-
80%的爸媽不會正確沖奶如何正確給寶寶沖奶?沖奶看起來似乎是一件很easy的事兒,但是,有調查顯示:80%的爸爸媽媽沖奶方式并不正確!在我們的行為習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