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做導向 讓寶寶科學接觸電腦
如今電腦已經走進了我們的生活,幾乎每個家庭都有一臺甚至幾臺的電腦,很多孩子是耳濡目染早早的學會了電腦的使用,有些家長也把電腦當做了早教工具,但是過多的使用電腦會給孩子的身心健康帶來危害,那么我們該如何讓孩子科學的使用電腦呢?
更有許多心理教育和醫務工作者在實踐中發現,使用電子產品過多的孩子,控制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對環境刺激的敏感性低;自我控制水平低;意志力薄弱;且易情緒不穩。專家表示,過早、過多接觸電腦、電視,還有導致多動癥和抽動穢語綜合征的可能。
0—2歲,不接觸。 美國一項2007年的調查顯示,約有90%的兒童在2歲前就經常在電腦或電視上看各種智力開發的節目。家長對此的解釋是:為了促進孩子的智力發育。
其實,孩子的大腦需要在真實的環境下,才能健康地發育。比如學爬行、走障礙等活動不僅能鍛煉寶寶的身體,更多的是讓他在立體環境中感知真實的三維空間。孩子需要觸碰、感覺、觀察和移動真實事物,用對真實世界的基本了解,訓練他們的神經和認知系統。因而,在這個階段,買些開發智力的光盤,不如多和孩子交流,多做游戲來得更實際。
2歲至學齡前,少接觸。 在這個孩子能力迅速增長的時期,如果家長想讓他更多地學習知識,購買專業出版社出版的認知小讀本是最好的選擇,經濟實惠,且這樣的認知,比通過電腦進行更快,更不易傷害眼睛。
此時的孩子已經可以開始接觸電腦了,比如家人自己攝錄的各種照片、短片,大人孩子一起欣賞,就會覺得其樂融融,只是上網沖浪、游戲等內容,還是應該杜絕。
上學后,控制使用時間。 隨著現代教學課程的多媒體化,孩子有了越來越多接觸電腦的機會,此時,家長可以允許孩子用電腦完成作業;游戲則要先經過家長的篩選,提早幫孩子樹立是非觀念,提高對不良事物的“免疫能力”。此外,要對孩子的游戲時間進行強制性限定,以保證他們的休息和戶外活動時間。不妨每天限定幾個可以玩的時間段,每次不超過半小時,同時讓他養成用電腦10—20分鐘,就休息一下,望望遠處的習慣。
為了“戒除”孩子對電腦的依賴,世界上很多國家其實都在探索自己的方法。比如,在日本,很多父母就會趁著暑假,帶孩子離開喧囂的城市,體驗一段沒有電腦、電視的生活,讓他們體會到“原來沒有電視和游戲,也可以過得很愉快。”
電腦有著它獨特的優勢,我們不可能讓孩子與電腦隔離,家長最重要是懂得怎樣讓孩子合理地接觸電腦。
-
吃奶瓶寶寶如何避免吐奶吃奶瓶的寶寶如何避免吐奶?寶寶愛吐奶怎么辦?大多數媽媽都會遇到孩子吐奶的情況,因此了解寶寶吐奶怎么辦的問題是非常有必要的。
-
給寶寶5個細節不能犯錯講,沖奶粉的每一步都事關寶寶的健康,一個細節不到位,一點做錯,都有可能影響寶寶的身體健康!不信的話一起看看吧!給寶寶沖奶粉
-
提高免疫力 春季寶寶多吃4種豆類提高寶寶免疫力可以多吃豆類?豆類含有豐富的營養元素,民間自有“每天吃豆三錢,何需服藥連年”,由此可見,豆類營養豐富,有助
-
厭奶期寶寶該怎樣養才好厭奶期寶寶該怎樣養才好?到了一定階段寶寶開始出現厭奶的情況了,不老實吃奶,吃奶量下降,著急上火的媽媽使勁了渾身解數也無法
-
80%的爸媽不會正確沖奶如何正確給寶寶沖奶?沖奶看起來似乎是一件很easy的事兒,但是,有調查顯示:80%的爸爸媽媽沖奶方式并不正確!在我們的行為習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