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父母最容易掉入四大育兒盲區
如今80后的我們成了生育的主力,獨一代的媽媽撫養著獨二代的寶寶。80后的我們有著屬于自己的生活習慣,即使做了父母之后一些生活習慣也難以改正。但是育兒專家說,80后的父母的一些習慣是會影響寶寶的健康成長的,下面我們就為大家介紹80后的父母最容易犯的“育兒盲區”~
1、一覺睡到天亮才醒
為何說80后一覺睡到天亮的父母比較多呢,因為平時工作比較忙碌,好不容易到了晚上,當然是一覺到天亮了。對于半夜喂奶這件事,更是天方夜譚,但這對寶寶的發育并不好。醫生建議媽媽要四個小時就起床給寶寶喂奶,但不少80后父母卻很難做到,即便定好鬧鐘也會睡不醒。
半夜喂奶這件事,剛開始的確有些困難,畢竟大家沒有半夜起床做事的習慣,但堅持一個星期就會慢慢適應,畢竟是為了寶寶的健康,爸媽們應該不會拒絕吧。
2、新衣服買來不洗就穿
不論是什么樣的衣服,出廠之前為了避免衣服皺褶,都會有甲醛在其中,若是買了新衣服不洗就穿,很容易親戚寶寶肌膚敏感性疾病。家長最好買來新衣服用鹽水浸泡半個小時然后晾干,能有效去除衣服甲醛。
3、帶著寶寶去逛街購物
升職新媽之后,不少媽媽們迫不及待的想要給寶寶多添點東西,于是推著嬰兒推車奔到商場各種買各種逛。新媽們很容易忽視的一點是,雖然商場里沒有大街上尾氣那么嚴重,但商場里人多比較密集,空氣流動性不是很好,細菌也就比較多,很容易出現呼吸道感染的情況。
4、將寶寶養成夜貓子
諸多80后父母沒有早睡的習慣,因此寶寶也就隨著父母的作息時間去適應,久而久之,寶寶成了夜貓子。晚睡對小寶寶來說可不是什么好事,因為這會影響寶寶體質發育、情緒、行為和認知能力。重要的是,寶寶體內的生長激素一般在22:00-2:00發揮作用,如果晚睡,會影響他們的生長發育。根據一項調查顯示,晚睡的兒童容易注意力不集中、難與人合作、難以管教、身高比同齡人矮小。
寶寶在幼年時期,大多是模仿家長的為人處世方式,家長重視寶寶教育的同時,別忘了提醒自己要以身作則。關于半夜喂奶這件事,如果自己實在是半夜起不來,不妨找個月嫂幫忙,也是個好方法。
習慣是很難改正的,但是我們為人父母之后,就要考慮孩子的健康,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80后的父母們一定要糾正那些不良的習慣哦。
-
吃奶瓶寶寶如何避免吐奶吃奶瓶的寶寶如何避免吐奶?寶寶愛吐奶怎么辦?大多數媽媽都會遇到孩子吐奶的情況,因此了解寶寶吐奶怎么辦的問題是非常有必要的。
-
給寶寶5個細節不能犯錯講,沖奶粉的每一步都事關寶寶的健康,一個細節不到位,一點做錯,都有可能影響寶寶的身體健康!不信的話一起看看吧!給寶寶沖奶粉
-
提高免疫力 春季寶寶多吃4種豆類提高寶寶免疫力可以多吃豆類?豆類含有豐富的營養元素,民間自有“每天吃豆三錢,何需服藥連年”,由此可見,豆類營養豐富,有助
-
厭奶期寶寶該怎樣養才好厭奶期寶寶該怎樣養才好?到了一定階段寶寶開始出現厭奶的情況了,不老實吃奶,吃奶量下降,著急上火的媽媽使勁了渾身解數也無法
-
80%的爸媽不會正確沖奶如何正確給寶寶沖奶?沖奶看起來似乎是一件很easy的事兒,但是,有調查顯示:80%的爸爸媽媽沖奶方式并不正確!在我們的行為習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