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死也養不出好孩子的6類媽媽
累死也養不出好孩子的6類媽媽你中招了嗎?老人家們跟我們說:“小虧不吃吃大虧,小苦不吃吃大苦。”對于孩子來說今天的吃苦受累是為了明天的不苦,很多家長總認為孩子年齡小,事事都替孩子想好,安排好,結果自己累得像頭牛,而孩子卻一肚子意見,其實這樣反而會害了孩子,孩子在小時候,吃一點苦、遭遇一些困難,是好事, 不能因為孩子小就剝奪孩子的自主權,一起看看累死也不討好的幾類媽媽:
人人都想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不正確的教育方式可是不對的哦~看看下面列舉的6類媽媽,你在其中嗎?
過分愧疚型
我們都知道德國父母為教孩子嚴謹,讓孩子去體驗挫折的感覺,常常會說:“你得先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中國的一些家長,在放手讓孩子自由成長時,則充滿焦慮,容易愧疚自責。
分析:因為母乳不夠,媽媽愧疚;因為忙于瑣事陪孩子時間少,媽媽愧疚; 偶爾對孩子發脾氣,媽媽愧疚。你是否對孩子疼愛到極端,你是否感到身心俱疲?但這種付出,長此以往很難得到回報,當孩子碰到解決不了的難題,只會養成怪別人、找客觀理由的品性,無法找出問題的根本原因,更沒辦法進步。
控制欲極強型
《虎媽貓爸》大家看過吧,這種類型的媽媽把“聽話”當作評判孩子好壞的標準,很多媽媽眼里,孩子沒有按你規劃的人生走,隨心所欲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做自己的決定,就是“叛逆”。
常言道,教育的核心是“疏則通,堵則盈”,孩子若很難活出自我, 會覺得很迷茫,只有更加去依賴父母,求助怎么做,長期以往是一個惡性的循環。
熱衷攀比型
中國媽媽愛攀比在國際上是“赫赫有名”的,大到升學考分,小到雞毛蒜皮的瑣事,中國媽媽總要拿自己的孩子和朋友同事、左鄰右舍攀比一番。買什么文具,上什么私家補習班,甚至家里有錢的還要曬曬車,房。當然除了物質,最重要就是成績的攀比。
“孩奴”型
孩奴是近年來流行起來的“熱詞”,形容某些父母一生都在為子女打拼,為子女忙碌,為子女掙錢,而失去了自我價值體現的生活狀態。試著問問自己 有了孩子后,是否還有真正屬于自己的時間?首先,這樣副作用很嚴重,因為會增加孩子的匱乏感和愧疚感,造成孩子同金錢的關系沉重艱難。可以負責任的說,孩奴父母對孩子的成長弊遠大于利。
過分擔心型
同為帶寶寶,近年來中國媽媽貌似精神要緊張得多。
比如帶寶寶外出,中國媽媽常常不停地嘮叨:小心過馬路看車、多穿點別凍著,不要亂摸東西……
操勞過度型
在我們身邊經?吹竭@樣一些畫面:深更半夜洗衣服,父母為孩子起早摸黑,天一亮就買菜做飯,送孩子上學,全程為孩子背書包,孩子在一旁輕松自得; 帶孩子坐公交車時,孩子坐在座位上,父母卻在邊上站著;買了好吃的東西,孩子自顧自地拿著吃,從未想過身邊的父母…… 勤勞樸實,這雖然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賢妻良母的優秀品質,但結局總不盡人意。如此種種,操勞過度的父母不禁感嘆:我們對孩子是無私的,為什么孩子卻越變越自私呢?
所以說,這樣操勞過度會間接助長孩子的匱乏感和自私欲,對孩子的成長弊遠大于利。而優秀的家長,尤其對孩子獨立自理能力方面放手, 巧花心思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
溫馨提示:以上我們分享了有關一些媽媽累死也教不出好孩子的類型,不知道有多少準媽中招,其實生活中讓孩子吃點苦,受點折騰,是孩子成長的必經之路,如果我們怕孩子吃苦,而承擔孩子的責任,表面看好像是疼愛孩子,其實卻剝奪了孩子培養良好品格和發展自我能力的機會,希望家長們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能夠清醒的擺正自己的位置,祝寶寶越來越健康。
-
吃奶瓶寶寶如何避免吐奶吃奶瓶的寶寶如何避免吐奶?寶寶愛吐奶怎么辦?大多數媽媽都會遇到孩子吐奶的情況,因此了解寶寶吐奶怎么辦的問題是非常有必要的。
-
給寶寶5個細節不能犯錯講,沖奶粉的每一步都事關寶寶的健康,一個細節不到位,一點做錯,都有可能影響寶寶的身體健康!不信的話一起看看吧!給寶寶沖奶粉
-
提高免疫力 春季寶寶多吃4種豆類提高寶寶免疫力可以多吃豆類?豆類含有豐富的營養元素,民間自有“每天吃豆三錢,何需服藥連年”,由此可見,豆類營養豐富,有助
-
厭奶期寶寶該怎樣養才好厭奶期寶寶該怎樣養才好?到了一定階段寶寶開始出現厭奶的情況了,不老實吃奶,吃奶量下降,著急上火的媽媽使勁了渾身解數也無法
-
80%的爸媽不會正確沖奶如何正確給寶寶沖奶?沖奶看起來似乎是一件很easy的事兒,但是,有調查顯示:80%的爸爸媽媽沖奶方式并不正確!在我們的行為習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