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吃飯再難也不能這么喂
現在大多孩子不愛吃飯,家長的確很頭疼。于是,為了能讓寶寶多吃那一口,有些家長真是無所不用其極。和孩子講條件,大聲呵斥,強逼硬塞,趁孩子張嘴大笑猛的塞一口進去......這些喂飯的方法,作為媽媽的可能認為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很好地吃飯。殊不知這種喂飯方法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聊聊:孩子吃飯再難也不能這么喂。為媽媽們提個醒。
一口水蒸蛋居然帶走了8個月的寶寶
8個月的亮亮一直由奶奶照看,那一天和往常一樣喂輔食,奶奶準備了孫子愛吃的水蒸蛋。可是吃到一半的時候,亮亮不高興大哭起來,并拒絕吃飯。奶奶一邊哄一邊往亮亮嘴里塞東西。突然一陣劇烈的咳嗽,亮亮被嗆住了,小臉憋成了紫紅色,哭聲也漸漸弱下來。
奶奶急忙使勁拍打孩子的后背,可孩子依然沒有反應。慌了神的奶奶又趕忙給正在上班的兒子和媳婦帶了電話,等爸媽把亮亮送到醫院的時候,亮亮已經永遠的合上了眼睛。奶奶捶首頓足,她怎么都想不通,孩子平時愛吃的水蒸蛋怎么會奪走他的生命。
硬幣大小的糯米團子,差點要了寶寶的命
一個媽媽抱著17個月大的兒子,急忙沖進了海寧人民醫院的急診室。孩子的臉已經呈青紫色,四肢全面無力,且沒有了呼吸和心跳。原來孩子趁媽媽沒注意吃了一塊很大的糯米團子,可第一口吃下去就卡住了。
醫生用拍打背部、心肺復蘇和呼吸囊輔助通氣等常規方法,都沒有把氣管中的異物排出去。最后,使用喉鏡打開起到,才取出一塊如硬幣大小的糯米塊。雖然雖然暫時脫離了生命危險,但因為大腦出現片段缺氧,為避免后遺癥還需繼續在醫院救治。
大家可別以為這些案例是聳人聽聞,在喂食方面不恰當導致孩子窒息死亡的案列是非常多的。曾有新聞報道,媽媽喂稀飯的時候孩子哭鬧,一不小心被飯嗆住導致窒息,花了2個多小時仍沒搶救過來。
家長注意:千萬別這樣給孩子喂飯!
寶寶被嗆到,一方面是因為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寶寶年齡越小,越容易被嗆住窒息。另一個主要原因則是錯誤的喂養方式。總有些家長總意識不到生活中這些危險,追著孩子喂飯,吃飯時候逗寶寶,公交車上喂奶......這些其實都很容易讓孩子嗆到。吃東西需細嚼慢咽,禁狼吞虎咽、打罵逗引和追逐打鬧。
錯誤做法:一手摟著一手喂,躺著喂追著喂
正確方法:坐上小椅子,面對面喂養
喂飯的位置有講究,有的父母認為喂養能否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喂飯位置的講究。
我們經常看到在農村里,各家各戶都出盡招數哄寶寶吃飯。有的把寶寶放在兒童專用餐桌椅或兒童車上,爸爸媽媽坐在其對面面對面喂養的;也有的讓寶寶側身坐在自己的大腿上,一手摟著寶寶一手喂飯的;還有的讓寶寶躺著喂、到處追著喂的,喂養方式可謂五花八門。
其中最值得推薦的是面對面喂養,但遺憾的是,僅有一半的爸爸媽媽能夠做到。
面對面喂養第一保證了寶寶的安全,不會跌落或摔傷;第二,寶寶的手腳可以自由的活動,不會因為坐在大人懷里而受到束縛;第三,更有利于寶寶和爸爸媽媽之間的目光交流,還有利于寶寶觀察事物和自己取食,培養寶寶對事物的興趣和良好的進食習慣;第四也有助于寶寶集中注意力。
溫馨小提示:最好固定寶寶吃飯的位置,而且最好是設在大餐桌旁邊,這樣每次飯菜一上桌,他就能產生“吃飯了”的條件反射。當寶寶的小手能夠熟練掌握小勺時,就可以完全讓他自己吃了。如果寶寶哭鬧,扭過頭、用手推開飯勺,或打翻飯碗時,爸爸媽媽要停止喂飯。
在國外,寶寶吃飯,必須自己決定吃什么,或者自己是否吃飽。如果沒有吃飽,而是為了貪玩而不再吃,那么過一會兒他挨餓,也不會再給寶寶喂飯了。因為那是寶寶自己的選擇,他必須自己承擔后果。
錯誤做法:看看電視玩玩具,趁其不備喂進嘴
正確方法:環境要安靜,集中注意力
同樣是給不滿一歲的寶寶喂飯,在小明家,媽媽為了讓不聽話的寶寶吃進飯,干脆打開電視機,趁著寶寶盯著節目正專注時,趕緊把飯塞到寶寶嘴里,認為這種辦法可以讓寶寶多吃些。
而在小新家,姥姥飯還沒做好,姥爺就關掉電視,拿走玩具,抱著寶寶端坐在了餐桌椅上,讓寶寶靜靜等待逐一端上桌的菜肴,邊等邊跟寶寶說“我們要吃飯了”、“還有一個排骨馬上就好”。
小新這個家庭,因為沒有干擾,因為有了等待的過程,寶寶對于食物的專注度明顯提高,而不僅僅是機械地吞咽食物。這樣一來,給寶寶喂飯就不覺費勁。
寶寶吃飯的環境應該盡量保持安靜。開電視、玩游戲、人多吵鬧,都不利于寶寶將注意力集中在食物上,更不利于喂養者與寶寶之間的交流,潛移默化中還會降低寶寶對食物的味覺敏感性和饑飽能力的自我控制性,增加肥胖趨勢。
溫馨小提示:爸爸媽媽要培養寶寶養成專心吃飯的好習慣,可以選擇關掉電視,收起玩具等。在剛開始添加輔食時,可以給寶寶提前喂飯,然后慢慢過渡到和全家同一時間吃飯。爸爸媽媽要做好榜樣,有的爸爸媽媽喜歡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或吃飯時攀談、說笑,寶寶在耳濡目染之下,也會養成吃飯不專心的壞習慣,作為爸爸媽媽的要以身作則。
醫生提醒:這些東西千萬別給孩子吃!
從各大兒科醫院的病例中發現,軟性食物嗆到氣管里的危險更大。類似瓜子、糖果、藥丸、蠶豆、花生米、櫻桃、豌豆、龍眼、硬幣、玩具零件之類的硬物,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還可能被咳出來,但像稀飯、泡泡糖、香蕉、葡萄、果凍、糯米團、湯圓、年糕等軟性食物黏在氣管里,卻很難排出來。即使送到醫院,處理起來也比硬性食物麻煩。幾乎所有兒童醫院,每個月都要接收至少十幾例因氣管進入異物的孩子。
1堅果
不要讓寶寶食用堅果類食物。在急診室里,最常見的異物是瓜子、花生等堅果類的零食。小寶寶很容易來不及嚼就吞下去。即使嚼了,這么硬的堅果,寶寶也很難徹底地嚼碎嚼爛,一旦不慎進入氣管,易導致窒息。而且如果家長不及時發現,孩子可能都撐不到來醫院。
2果凍
急診室醫生最怕的,就是有張力容易變形的東西,這種很容易被吸入氣道,而因為形狀容易變化,有很難被醫生取出來,果凍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而如果這貨恰好堵住的是主氣道,可能孩子都支撐不了幾分鐘。
3橡皮糖
不要喂寶寶吃口香糖、橡皮糖,即使是軟糖,也要切成很小很小的塊,讓寶寶舔個甜味就行了。因為橡皮糖過韌不易嚼,容易噎住呼吸道。
4粘性大的食物
軟面包、年糕、湯團之類較軟、較粘的食物會粘在寶寶的喉嚨口,既吐不出來又咽不下去,這是很危險的。
醫生提醒
家里如果有小孩或者嬰兒,監護人一定不能離開視野,否則危險有可能隨時出現。家長也要及時糾正孩子將小玩具等異物含入口中玩耍的不良習慣,并盡量避免將有可能吸入氣道的小玩具給孩子玩。
一旦發生意外怎么辦?
小孩子吃東西一旦出現意外,立即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把卡在喉嚨里的東西給拍出來,同時一定要上醫院處理,如果呼吸道被堵住了,七八分鐘就會發生腦死亡,搶救過來的概率就會很小。
海姆立克急救法
在出現意外的前4分鐘是急救的黃金時間,使用美國的海姆立克急救法,簡單易行,十分有效。
1如果是較小的孩子
救護人應該馬上把孩子抱起來,一只手捏住孩子顴骨兩側,手臂貼著孩子的前胸,另一只手托住孩子后頸部,讓其臉朝下,趴在救護人膝蓋上。在孩子背上拍1-5次,并觀察孩子是否將異物吐出。
2如果上述操作異物沒出來
可以采取另外一個姿勢,把孩子翻過來,躺在堅硬的地面或床板上,搶救者跪下或立于其足側,或取坐位,并使患兒騎在搶救者的大腿上,面朝前。搶救者以兩手的中指或食指,放在患兒胸廓下和臍上的腹部,快速向上重擊壓迫,但要很輕柔。重復,直至異物排出。
3對于較大的孩子及成人
救護者要立刻站到孩子身后,進行腹部快速擠壓,以排出異物。具體方式是用一個拳頭大拇指的一側頂住孩子肚臍以上、胸骨中間的位置,另一只手抓住拳頭,用力往上擠壓。直到異物被排出。
上面小編用幾個血淋淋的事實讓大家很清楚地看到喂孩子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不是可以粗心大意的事情。可能你的一個不小心,就會喂孩子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因此小編希望媽媽們不要再用以前的老方法來喂養嬰兒了。
-
吃奶瓶寶寶如何避免吐奶吃奶瓶的寶寶如何避免吐奶?寶寶愛吐奶怎么辦?大多數媽媽都會遇到孩子吐奶的情況,因此了解寶寶吐奶怎么辦的問題是非常有必要的。
-
給寶寶5個細節不能犯錯講,沖奶粉的每一步都事關寶寶的健康,一個細節不到位,一點做錯,都有可能影響寶寶的身體健康!不信的話一起看看吧!給寶寶沖奶粉
-
提高免疫力 春季寶寶多吃4種豆類提高寶寶免疫力可以多吃豆類?豆類含有豐富的營養元素,民間自有“每天吃豆三錢,何需服藥連年”,由此可見,豆類營養豐富,有助
-
厭奶期寶寶該怎樣養才好厭奶期寶寶該怎樣養才好?到了一定階段寶寶開始出現厭奶的情況了,不老實吃奶,吃奶量下降,著急上火的媽媽使勁了渾身解數也無法
-
80%的爸媽不會正確沖奶如何正確給寶寶沖奶?沖奶看起來似乎是一件很easy的事兒,但是,有調查顯示:80%的爸爸媽媽沖奶方式并不正確!在我們的行為習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