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厭奶要先排除病理原因
寶寶厭奶怎么辦?寶寶的喂養過程并不是那么順利,新生兒喂奶很好喂,但有相當一部分寶寶在4到6個月大的時候,會發生厭奶的情況。是寶寶生病了嗎?家長往往為此憂心不已。母嬰專家指出,寶寶厭奶期應積極應對。
寶寶厭奶要先排除病理原因
在寶寶4到6個月大時,偶爾會有三兩天的時間食奶量減少,表現得像胃口不佳,不想進食,這就是寶寶特有的厭奶現象。何明嬌介紹,厭奶期可能出現在嗎?家長往往為此憂心不已。母嬰專家指出,寶寶厭奶期應積極應對。
寶寶厭奶要先排除病理原因
在寶寶4到6個月大時,偶爾會有三兩天的時間食奶量減少,表現得像胃口不佳,不想進食,這就是寶寶特有的厭奶現象。何明嬌介紹,厭奶期可能出現在寶寶3-4月,也可能會在6-10個月左右出現。引起寶寶厭奶的原因有很多,但可分為生理性厭奶和病理性厭奶。
生理性厭奶持續時間短,大多數是兩三天,這時寶寶的精神狀態是正常的,也不會出現發燒,哭鬧等異常現象,父母不必擔憂。
病理性厭奶,就是因疾病導致了寶寶不愿意吃奶,有些慢性疾病,如先天性心臟病、代謝性疾病都可能引起厭奶現象。另外就是急性感染,如鵝口瘡會造成口腔疼痛, 孩子喝奶的時候會感覺疼痛進而不愿進食。因此除了厭奶外還會伴隨其他的異常表現,比如睡得不好,精神不振,容易哭鬧,甚至出現腹脹、嘔吐、發燒或呼吸急促 等,家長應該重視,并及時到醫院檢查就醫。
厭奶不一定會造成營養不良
寶寶一旦出現厭奶現象,家長自然就會擔心營養是否跟得上。除了疾病造成的厭奶之外,大部分的厭奶現象都是生理性厭奶。比如出牙期牙齦腫脹不舒服,換新奶粉后口味不喜歡或造成腹部不適等,從而對進食暫時不感興趣或者抵抗。
另外,隨著寶寶的長大,開始關注周圍的世界產生好奇并喜歡探索,一些外界嘈雜聲音會輕易吸取寶寶的注意力,讓他不再專心吸奶,甚至是停止吸奶,這都是屬于生理性厭奶。
醫生表示,大多數寶寶的厭奶期在一周左右,此間的厭奶行為并不等同于絕食,因為饑餓仍然會 促使寶寶進食。所以盡管喝奶量減少了,大多仍能維持正常的成長。營養攝入是一個長期的概念,不會因幾天的飲食異常就造成營養不良。父母也可以依據成長曲線圖,評估寶寶的生長狀況。
寶寶厭奶期應積極應對
短期內的厭奶情況家長無需過于擔心,如果厭奶期持續時間較長,對孩子以后的飲食習慣會帶來不良的影響,家長應該積極應對,可以注意以下幾點。
喂奶時減少來自外界的刺激
寶寶到了好奇的階段很容易被一點點風吹草動吸引了注意力,而“忘記了”吃,因此最好為孩子營造一個安靜的進食環境。
少吃多餐
如果寶寶在每一頓吃很少的話,那么他就會很快感到餓,可以少量多次的喂奶。而且家長在寶寶厭奶期要有耐心喂奶,如果孩子確實不愿意吃,也不要強迫,否則可能越強迫越不吃,適得其反。
及時添加輔食
寶寶到了6個月,就可以開始添加輔食了。如米糊、果泥、菜泥等,但注意開始添加輔食時不要吃得過多,因為此階段仍然是以奶為主, 進食過多主食以防影響吃奶量。6個月后就可以較大量的添加粥、肉泥、面條、胡蘿卜泥等。這時可增加寶寶食物攝入的種類,同時可以用不同的輔食的顏色吸引寶寶的食欲。
不要頻繁更換奶粉
如果寶寶厭奶情況發生在更換新的配方奶后,有可能是寶寶不喜歡新的配方奶的口味,或新配方奶讓寶寶身體不適。此外,家長給寶寶替換配方奶時,應該采取循序漸進的添加方式。
寶寶厭奶期應積極應對。為了更好的保證寶寶的健康,母嬰醫生表示,寶寶不愿意吃奶不一定是生病導致的,但在此期間家長要更耐心,幫助寶寶順利度過厭奶期。寶寶3-4月,也可能會在6-10個月左右出現。引起寶寶厭奶的原因有很多,但可分為生理性厭奶和病理性厭奶。
-
吃奶瓶寶寶如何避免吐奶吃奶瓶的寶寶如何避免吐奶?寶寶愛吐奶怎么辦?大多數媽媽都會遇到孩子吐奶的情況,因此了解寶寶吐奶怎么辦的問題是非常有必要的。
-
給寶寶5個細節不能犯錯講,沖奶粉的每一步都事關寶寶的健康,一個細節不到位,一點做錯,都有可能影響寶寶的身體健康!不信的話一起看看吧!給寶寶沖奶粉
-
提高免疫力 春季寶寶多吃4種豆類提高寶寶免疫力可以多吃豆類?豆類含有豐富的營養元素,民間自有“每天吃豆三錢,何需服藥連年”,由此可見,豆類營養豐富,有助
-
厭奶期寶寶該怎樣養才好厭奶期寶寶該怎樣養才好?到了一定階段寶寶開始出現厭奶的情況了,不老實吃奶,吃奶量下降,著急上火的媽媽使勁了渾身解數也無法
-
80%的爸媽不會正確沖奶如何正確給寶寶沖奶?沖奶看起來似乎是一件很easy的事兒,但是,有調查顯示:80%的爸爸媽媽沖奶方式并不正確!在我們的行為習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