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吐奶的原因 分生理病理
寶寶吐奶怎么辦?當寶寶腸胃還不是特別穩定的時候,小孩子難免會發生吐奶的現象。但是吐奶有時候是生理性質,有時候卻是病理性的,大人在日常喂養過程中要分清楚造成吐奶的原因,及時的加以正確的護理方法!下面,育兒小編為你提供線索,教你分清吐奶的原因。
生理性吐奶
生理性吐奶多數發生在新生兒身上,而男寶寶發生的概率會比女寶寶要高。這些吐奶寶寶身體一般都比較健康,吐奶前面部無任何痛苦的表情,且吐奶是突然的,奶都從嘴角流出而不是噴出,吐完奶后,臉部仍無任何異常,這種吐奶一般仍屬于“溢奶”即習慣性吐奶。
處理方法一、少量多餐,減少奶量
寶寶的食量增大而胃容量不足是寶寶生理性吐奶的一大原因。食量大的寶寶就會發生吐奶,大便次數也增多,寶寶體重增加很快。出現這種吐奶時,可適當減少每次吃奶量而增加每天吃奶次數即少食多餐,吐奶一般會好轉。
處理方法二、抱著總比躺著好
寶寶平躺著吃奶容易導致生理性吐奶的發生。喂奶的時候最好要讓寶寶的頭斜向上方斜抱著喂奶,喂完奶后再將嬰兒豎著抱起靠在大人肩上并輕拍背部,過5~10分鐘再讓嬰兒躺下。
病理性吐奶
病理性吐奶可以發生在任何月齡的寶寶身上,吐奶時間一般在喂奶半小時以上,吐出量大,吐出物為半消化狀態。此外寶寶有可能伴有發燒、精神差、哭鬧等其他情況。
處理辦法一、抬高上身
嘔吐物如果沒有及時排出體內就有可能誤入呼吸道引起寶寶窒息。因此在讓孩子躺下時,最好將浴巾墊在孩子身體下面并要保持上身抬高。如果孩子躺著時發生吐奶,應該把孩子臉側向一邊。
處理辦法二、吐奶后要多觀察
吐奶后,孩子可能會感覺到疲憊,臉色會改變,但如果過一會兒就會恢復,家長也無需擔心。媽媽要注意觀察孩子的情況。另外,根據情況可以適當地給孩子補充些水分。
處理辦法三、喝水要在30分鐘后
如果吐奶后馬上為孩子補水有可能會刺激消化道引起再次的嘔吐。嘔吐后可以給寶寶用水清潔口腔,而補充水分最好在吐奶后30分鐘后進行。
病理吐奶以下情況要及時就醫
1、吐奶持續并且伴隨著寶寶體重下降或發燒等其他情況;
2、一邊吐奶一邊哭(并非先哭鬧后吐奶)。這可能是寶寶疼痛的表現,如腸痙攣;
3、吐奶次數增加,并且奶液呈現噴射狀射出狀態;
4、吐奶經常導致寶寶嗆咳;
5、在沒有吃綠色蔬菜的情況下,吐出綠色的內容物(膽汁的顏色);
如果寶寶吐奶是類似上述情況的話,最好要及時就醫檢查。如果寶寶經常吐奶,家長可以將寶寶其中一次吐奶的情況拍成視頻,這樣就更加有利于醫生了解寶寶吐奶的情況。否則,很多父母用語言難以正確描述寶寶吐奶的嚴重程度,導致醫生無法獲得精確的信息。
-
吃奶瓶寶寶如何避免吐奶吃奶瓶的寶寶如何避免吐奶?寶寶愛吐奶怎么辦?大多數媽媽都會遇到孩子吐奶的情況,因此了解寶寶吐奶怎么辦的問題是非常有必要的。
-
給寶寶5個細節不能犯錯講,沖奶粉的每一步都事關寶寶的健康,一個細節不到位,一點做錯,都有可能影響寶寶的身體健康!不信的話一起看看吧!給寶寶沖奶粉
-
提高免疫力 春季寶寶多吃4種豆類提高寶寶免疫力可以多吃豆類?豆類含有豐富的營養元素,民間自有“每天吃豆三錢,何需服藥連年”,由此可見,豆類營養豐富,有助
-
厭奶期寶寶該怎樣養才好厭奶期寶寶該怎樣養才好?到了一定階段寶寶開始出現厭奶的情況了,不老實吃奶,吃奶量下降,著急上火的媽媽使勁了渾身解數也無法
-
80%的爸媽不會正確沖奶如何正確給寶寶沖奶?沖奶看起來似乎是一件很easy的事兒,但是,有調查顯示:80%的爸爸媽媽沖奶方式并不正確!在我們的行為習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