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正確面對自己的感受
每天清晨,我都會鼓勵自己說:“今天將會有所不同。”但每一天都只不過是前一天的翻版。“你給他的比給我的多!” “這是粉杯子,我要的是藍色的。”“這麥片真惡心,像嘔吐出來的”“他推我。”“我根本沒碰他!”“我不回房間,你別管我!”在真正有了自己的三個孩子以前,我一直自認為是一位好媽媽,一位在子女教育問題方面的專家。然而,當和自己的孩子朝夕相處的時候,才又讓我重新開始虛心地學習如何做父母。
我被他們折騰得精疲力盡,想到了去加入了一個父母小組(這是我以前沒想到的)。我參加了這個小組在“地方兒童輔導中心”的一次講座。主講人是年輕的心理學博士。他講的主題是“孩子的感受”,內容非常有趣。兩個小時的課程很快結束了。當我回到家的時候,腦子里充滿了新的想法,筆記本上也密密麻麻地記滿了還沒完全理解的新理念:
孩子的感受和他們的行為有直接的聯系;
孩子有好的感受,就會有好的行為;
怎樣讓孩子感受好?那就是接受他們的感受!
常見問題:父母常常不認同孩子的感受。例如:
“你并不是真的那樣覺得。”
“你是因為累了,才這么說。”
“你沒必要這么難過。”
當孩子的感受被不斷地否定時,會感到困惑和憤怒。這也是在暗示孩子不要去了解自己的感受,不要相信自己的感受。
聽完講座以后,我在想:“也許別的父母那樣做,我不會是這樣的。”后來,我開始留意自己的言行,發現事實上我也和他們一樣的。下面是僅一天之內發生在我家里的對話。
孩子:媽媽,我累了。
媽媽:你剛睡過午覺,不可能累。
孩子:(大聲)我就是累了!
媽媽:你不累,就是有點愛犯困,趕快換衣服吧!
孩子:(哭鬧)不,我累了!
孩子:媽媽,這兒好熱。
媽媽:這兒冷,穿上毛衣。
孩子:不,我熱。
媽媽:我說過了“穿上毛衣!”
孩子:不,我熱。
孩子:這個電視節目真無聊。
媽媽:不會吧,多有意思啊。
孩子:這個節目真傻。
媽媽:不對,這多有教育意義。
孩子:這個節目真爛!
媽媽:不許你這么說話!
大家看出問題來了嗎?我們所有的對話最終都演變成了爭吵,并且,我在一遍又一遍地告訴我的孩子不要相信他們自己的感受,而要依靠我的判斷。
意識到自己的做法后,我決心改變自己。但并不知道該怎樣開始。后來對我最有幫助的做法就是:站在孩子的立場,理解他們。我問自己:“假設我就是那個感覺累或者熱或者無聊的孩子,希望讓那個對我的生活至關重要的成人理解我的感受,會是什么樣?……”
隨后的幾個星期里,當我試著了解孩子可能會有的感受時,我說話的方式也隨之改變了。我并沒有刻意使用一種說話技巧,而是發自內心地體會孩子的感受:“雖說你剛睡過午覺,但你仍感覺累。”或者“我覺得冷,但你覺得這里很熱。”又或者“你好像對這個節目不感興趣。”不管怎么說,我們和孩子是兩個獨立的個體,有著不同的感知系統,都有各自真實的感受,沒有對錯之分。
我的新方法在開始的那段時間內非常見效。我和孩子們的爭吵也明顯少了。直到有一天,女兒說:“我討厭外婆!”我脫口而出:“這樣說外婆,太不象話了!其實你也不是故意的。我不想再聽到你這樣說。”
這件事情讓我重新反省自己。孩子的大部分感受我已經可以接受,但如果孩子們說的話讓我生氣或者焦慮時,我立刻恢復到了從前的自己。
如果我們能傾聽孩子,與他產生共情,那么就能有助于孩子自己解決問題。但是,我們不是天生就會說產生共情的語言的,因為它不屬于我們“母語”的一部分。我們大部分人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都有感受被否定的經歷。為了能流利地說出這種接納他人的“新語言”,我們需要不斷地學習和操練。孩子需要他們的感受被接納和尊重。
下面幾種方法可以幫助孩子面對他們的感受。
1.安靜專心地傾聽
2.用簡單的詞語回應他們的感受。
“哦……嗯……原來是這樣……”
3.說出他們的感受。
“這件事讓你很灰心!”
4.用幻想的方式實現他們的愿望。
“真希望我能立刻把香蕉變熟了給你吃!”
所有的感受都是被接納的,但某些行為必須受到限制。“我看出你很生弟弟的氣。用嘴巴告訴他你將怎么做,而不是用拳頭。”
其實,比語言的技巧更關鍵的是我們的態度。如果我們沒有真正和孩子產生共情,無論我們說什么,在孩子眼里都是虛偽的,都是想對他們進行操控。只有我們真正與孩子有共情,才會打動孩子的內心。
在所描述的四個技巧當中,最難的恐怕是傾聽孩子情緒的宣泄,并說出他們的感受。這需要我們不斷地演練,才能看到孩子的內心,從孩子的敘述中確定他/她的真實感受。
說出孩子的內心感受非常重要。一旦孩子知道他們正在經歷什么樣的感受,便能開始著手幫助自己。
-
孩子不愿意上學怎么辦呢孩子在上學的時候一開始出于好奇心是相當的喜歡上學的,但是時間長了,有了寶寶表現得就是不喜歡上育兒園,一說上學早上就不起或
-
孩子不愿意與家長分開怎么辦隨著孩子慢慢地長大,到了適合入學的年齡之后,就不可能與家長成天待在一起了。但是與家長分開的情況下,有很多孩子都會哭鬧不止
-
教你如何培養孩子的寬容心與人相處的過程當中,有一顆寬容的心是十分可貴的,而且也會令自己變得更加有吸引力。所以在孩子出生以后,隨著孩子意識不斷地成
-
教你培養讓寶寶受益的好習慣教育孩子是一件很重要的,而且很有意義的事情,然而很多家長都做不好,也就導致自己的孩子與他人之間有差異。今天在這里,小編就
-
怎樣做才能提高孩子的寫作業速度讓孩子不再磨蹭呢怎樣做才能提高孩子的寫作業速度讓孩子不再磨蹭呢?即使你坐在他旁邊,盯著孩子寫,一筆一劃指導他寫,可是孩子寫作業依然又慢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