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小兒病毒性感染
眼下,天氣轉暖,在夏季漸行漸近的同時,正是流感病毒、腸道病毒等繁殖的高峰季節。學齡前兒童的抵抗力相對較弱,很容易傳染病毒。如何保持環境清潔,如何抵御病毒侵襲,如何培養兒童良好的衛生習慣,就顯得尤為重要。
托幼機構 提供良好環境
托幼機構是兒童集體生活、學習的場所,隔離困難,常常會發生這樣的情況:一個孩子發生病毒感染,很容易傳播給另一個孩子,此起彼伏,如果管理不周,冷熱不均,更易加重病情,因此,集體生活的孩子病毒傳染的幾率較高。要給兒童做好晨間體檢,一旦發現有發熱、皮疹的孩子,應要求家長帶小孩去醫院就診。
已經感染病毒的患兒,應在家中休息,不可繼續上學。對發熱、出疹的孩子使用過的玩具、被褥、桌椅等進行消毒;做好食堂、衛生間、教室等的消毒處理。保持教室和寢室等活動場所通風換氣,每天至少通風兩次。如果發現保育員、教師和其他工作人員有發熱伴皮疹的,應立即暫停工作。
托幼機構要做好必要的預防接種,6個月以上以及抵抗力差的幼兒,可在流感流行高峰期前注射流感疫苗。小于8歲的孩子第一年打流感預防針要打2針,才有足夠的抗體保護。
家庭 加強營養和鍛煉
家長多注意生活中的一些細節,避免病毒感染。例如:哺乳的母親要勤洗澡、勤換衣服,喂奶前要清洗奶頭;如果小兒已經睡著了,不管是在懷抱中、推車中、自行車后座上,還是汽車座椅里,父母都應該避免孩子對著風吹;盡量避免帶孩子到人多、空氣不流通的場所;出汗后馬上洗澡,也是引起病毒感染的誘因,要等到汗稍微收干一些,先用干毛巾擦干再洗澡。
兒童的體質強弱既受先天因素的影響,又與后天的營養和鍛煉有關。足夠的營養是機體生長發育的必要條件之一。兒童處在生長發育階段,新陳代謝旺盛,單位體重對能量和營養素的需要量相對比成人高,只有滿足兒童的營養需求,才能保證其體格與智能發育正常,形成良好的身體素質。同時也要重視兒童的體格鍛煉,體格鍛煉是利用天然條件(日光、空氣、水)來增強機體體質,使機體與不斷變化著的外界環境保持協調的過程。正確利用自然界的各種因素鍛煉身體,則能促進兒童生長發育,提高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和增強抵抗力,減少疾病,保持健康。
兒童 養成衛生習慣
從小培養兒童養成愛清潔、講衛生的良好習慣。用流動水洗手是預防許多傳染性疾病的有效途徑,當兒童能自己進食時,教會兒童飯前便后用肥皂洗手,同時注意飲水衛生,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洗凈。做到每人一套生活用品,如毛巾、手帕、碗勺、水杯等。經常洗澡,夏季每天1到2次、冬季至少每周1次。注意口腔衛生,培養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進食以后要漱口,從3歲開始每餐飯后要刷牙,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注意飲食衛生,多吃含纖維素的食物及含鈣、磷和維生素D的食物,少吃甜食,特別是睡覺前不吃糖果、糕點,預防齲齒。
培養自我保護能力。孩子生病往往是由自我保護不當造成的,例如,運動量大了,身上出汗,幼兒不懂得事先脫衣服、結束后穿衣服,最終引起傷風感冒,誘發病毒感染。
-
帶你了解生物鐘對孩子成長的好處人們常說的“生物鐘”,是在大腦中形成的一種習慣,屬于潛意識中的一種時鐘。但很多溺愛孩子的家長朋友們,總是會忽略生物鐘對孩
-
增強孩子視力可以做的事情有哪些工業化的社會環境,促進了電子產品行業的發展,人們日常生活中所必需的電子產品很多,比如手機、電視、電腦等,長期盯著這些設備
-
秋天帶寶寶出門曬太陽的竅門曬太陽是保健的一種方式,相信很多人是不能理解的,然而科學研究證實了,正確曬太陽可以促進身體代謝,從而提高了身體的免疫能力
-
小孩出現感冒的癥狀都有哪些小兒的身體發育不完善,所以容易受到外界的侵襲,再加上孩子的抵抗能力很差,所以很容易導致感冒,平時大家需要注意感冒的出現,
-
細節讓孩子牙齒變得更健康基本上是沒有孩子不喜歡此零食的,但是卻有很多的孩子不喜歡刷牙,所以出現牙齒健康問題的孩子很多。牙疼、牙齦出血等癥狀,會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