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小害羞對孩子而言不是好事情
現實生活當中,有很多孩子是不愛說話的,也不喜歡與人交流。從表面上看這些孩子是很乖的,對父母也有很強的依賴感。然而母嬰專家指出,膽小害羞對孩子的成長發育而言,其實并非是好事情。所以,下面就針對改善孩子膽小害羞的做法,進行一些了解吧!
第一,讓孩子多參加一些社交活動。
如果事先知道家里來客人,家長可以鼓勵孩子一起接待客人,讓孩子學會禮貌用語,不但可以鍛煉孩子的膽量,而且可以讓孩子感到自己被家長和外人所認可、所尊重,孩子一般都會樂此不疲。
家長還可讓孩子多與外界接觸,如:帶著孩子去鄰居、朋友家玩,鼓勵孩子去借東西,或者過生日邀請別的小朋友來家里玩等。同時家長對孩子所做的事情要及時給予鼓勵,即便孩子沒做好,也不要在意,這樣能激發孩子下次做事的欲望。
第二,鼓勵孩子多交朋友。
研究表明,當孩子擁有很多朋友時,他會感到非常快樂。和朋友一起玩耍的時候,他們往往會放得開,并保持樂觀、進取的心態;相反,如果孩子一個朋友都沒有,他就會變的郁郁寡歡、沉默寡言、唯唯諾諾。
所以,家長要鼓勵孩子多交朋友,鼓勵孩子融人人群中,有機會經常邀請小朋友到自己家來做客、做游戲等。一旦孩子鼓起勇氣邀小朋友來玩時,家長一定要熱情招待,這樣孩子就不會顯得局促,就會玩得很開心。家長還可以帶著孩子到戶外玩,一起走到小朋友中間去,教孩子說:“我們一起玩好嗎?”同時自己也加人到游戲中去,這樣羞怯的孩子也會受到感染,更容易放下膽怯的包袱,盡情投人游戲中。如此一來,孩子就會由羞怯變得大膽起來。
第三,讓孩子從事一些家務,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在家中,父母要鼓勵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及時肯定孩子、表揚孩子。如“寶貝,桌子今天擦得很干凈”;“寶貝,你擺放的筷子真整齊”;“乖乖,你的襪子洗得真干凈”;等等。父母對孩子的表現進行積極肯定的評價,會大大增加孩子的信心。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變得活潑開朗有信心起來。
第四,讓孩子學會微笑。
微笑很容易贏得親近感,體現出親和力。父母可以經常對孩子說:“孩子,你笑起來真好看,大家喜歡你微笑的樣子。”當然,羞怯的孩子在第一次進人一個場合時不一定能保持微笑,但如果家人能提前強化一下,微笑會來得容易一些。當你的孩子保持微笑時,別人就愿意和他講話,這意味著孩子更有機會融人群體之中。
孩子膽小害羞實際上也是在封閉自我,所以想讓孩子變得活潑、開朗,也是身為家長希望看到的事情。文中介紹的幾種方法,家長們不妨一試,看看孩子能不能有改變。當然了,家長們在日常中也要多多關心孩子,讓孩子不會養成怯懦的性格。
-
教孩子做飯可以得到哪些好處呢孩子一天天地長大,好奇心也會變得越來越重,有些孩子會喜歡模仿大人做飯。面對這種情況,其實作為家長的朋友們,不妨教孩子做飯
-
身為家長不要隨便對孩子發脾氣有些家長的脾氣是比較火爆的,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無法耐心下來。不僅如此,在情緒失控的時候還會在孩子的面前發脾氣,讓孩子對自己
-
如何發現以及培養孩子的智力作為父母的,基本上都會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天才。然而,怎樣才能發現孩子的智力,并且做好培養的措施呢?相信這是很多家長會考
-
處罰有道 寶寶不再重復犯錯孩子的教育是家長的責任,在面對犯錯誤的孩子時,家長朋友們要處罰有道,既可以讓孩子明白錯在何處,又不會產生排斥家長教育的情
-
教你如何訓練孩子畫畫能力當孩子逐漸長大的時候,對繪畫就會產生一些興趣,那么作為孩子的家長,就應該通過一些訓練的小竅門,進一步開發孩子的繪畫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