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幽門狹窄是怎么了?
新生兒幽門狹窄是怎么了?年輕的家長在養育新生兒時發現有些新生兒出生時吃奶正常,吃了就睡,生長發育良好。可是過了2~3周后出現吐奶,以后逐漸頻繁,重者每次喂奶后不久就發生嘔吐,有時呈噴射狀,家長常常為此而緊張,急忙送孩子去醫院檢查。其實新生兒期出現的這種頻繁嘔吐常常由幽門狹窄引起,醫學上稱為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
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是新生兒以及小嬰兒的常見病是由于幽門環肌肥厚,幽門腔狹窄引起的不完全性梗阻性病,好發于第1胎的男性嬰兒。據某醫院統計,在350例病中男嬰占85%.其病因主要是自主神經功能失調或幽門間神經叢內神經節細胞發育不全,造成幽門的功能紊亂,引持續性幽門痙攣,幽門區的環形肌肥厚,使幽門發生狹窄。
門是食物從胃到腸的一道關口,嚴重的幽門狹窄僅僅能通一根極細的探針。由于吃進去的大量食物不能從胃排放到子中去,只能停留在胃中,從而引起嘔吐等一系列的癥狀。
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主要表現為:多在生后2~3周出現嘔吐,開始時每天嘔吐數次,無一定規律。以后隨著狹窄程度的加重而逐漸發展為每次喂奶后不久便發生噴射性嘔吐。
嘔吐物主要為凝乳塊,有時加上胃液及滯積的食物,嘔吐量可大于一次進食量。個別嚴重嘔吐的病兒可因胃粘膜毛細血管破裂而嘔血,嘔吐物為棕色。患兒嘔吐后不久又因饑餓感而要進食。由于幽門狹窄的存在,嬰兒在喂奶后或嘔吐前在上腹部可見一球形隆起,自左肋下向右移動到臍的右上方消失。
這種蠕動波是由胃壁肌肉收縮所致,故每當胃蠕動出現,病兒就煩躁不安,啼哭不止。若醫生趁病兒空腹或腹部柔軟時用手深壓右上腹,約80%病人在肝臟的下緣可捫及一個橄欖大小硬如軟骨的腫塊,這就是肥厚的幽門。嚴重的幽門狹窄,病兒往往有反復或持續的嘔吐而不能進食,因而顯得消瘦、營養不良、抵抗力下降,容易患感染性疾病。因此,必須及時進行治療。
新生兒或嬰兒期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的最佳治療方法是手術,只要早期診斷,及時把幽門肥厚的環形肌肉切斷即可。手術簡便,效果良好,一般手術后12小時就可恢復進食。
-
如何來衡量寶寶飽不飽呢對于現在80、90后做媽媽的,為之對寶寶剛出生不久在其穿著、喂養等事項上,使其無任何的照料經驗,這樣時常讓寶寶出現身體疾患,
-
7個月大嬰兒如何進行早教大家都知道,在孩子出生之后,除了睡,就是吃,所以,家長需要注意孩子的早教問題,開發孩子的智力,大家需要注意一些事項其實在
-
娃的營養到底足不足 應該注意牢記5個信號孩子是父母最擔心的,父母都害怕自己的孩子會出現問題,尤其是孩子出生之后,兒童的每個階段成長,父母都會擔心孩子會出現營養不
-
父母哪些相貌會遺傳孩子 快來了解吧!當孩子降生的那一刻,父母們是最為感動的。父母們看到寶寶的模樣,總是會情不自禁的聯想到寶寶哪些相貌與自己長得相像。今天,尋
-
五大取名妙招 讓寶寶有一個響亮的名字當父母們知道自己有孩子的時候,想必就在開始計劃自己寶寶的姓名了吧!怎樣才能夠讓自己的寶寶擁有一個獨一無二而又讓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