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寶寶遠離誘惑的方法
孩子成長過程中,總是與別人攀比,都想出風頭,想讓自己是第一。可是該如何讓自己遠離這些呢?其實,教育孩子的方法很重要的,家長要重視教育的,那么,下面來看看這位媽媽是怎樣解決的。
學會權衡取舍
孩子的自我克制能力比較差,所以每次帶女兒上街前,我都會將購物標準約定比如,一次只能買三種零食。有一次,我和女兒逛街回家,她說累了要打車。其實,我們離家只有一站路。我想,也許她真累了,就在路邊等車。這時候,女兒又說口渴,要買一杯奶茶。于是,我故意摸摸口袋說:“媽媽身上只剩下十元錢了。現在媽媽把錢交給你,要么打車,要么買奶茶,媽媽都沒意見!”女兒接過錢,想了想后與我商量:“媽媽,我們先買兩杯奶茶,喝完了再一起走回家,好嗎?”“好!”我覺得讓她學會取舍比我給任何建議都要好。后來,女兒走累了,就坐在超市的投幣搖搖車旁休息。以前,她一看到投幣搖搖車就想坐,而這次她卻說自己長大了,不坐了。看來,取舍真是一門學問!
用體諒化解攀比
女兒剛上幼兒園時,班上的小朋友過生日時會請大家吃蛋糕,后來逐漸發展到發碗裝方便面。眼看著生日要到了,女兒迫不及待地問我:“媽媽,我過生日的時候送什么給班里的小朋友?”“那么,你想送什么?”我反問。“媽媽,我們干脆給班里的小朋友每人送一個書包吧!”我問:“你為什么要送大家禮物?”“想讓別人知道我過生日呀!還有,別的小朋友在生日時送過我東西,我也要還給人家呀!”洞悉了女兒的心思后,我陷入了沉思……女兒的攀比其實也是“逼”出來的。我對女兒說:“媽媽有好辦法讓大家都能給你過生日,你想知道嗎?”“什么好辦法?”女兒很好奇。“等你過生日時,我們給班里的小朋友每人發一支鉛筆,然后請他們用這支鉛筆來畫幅畫算是送給你的生日禮物好嗎?你想想,如果大家都給你畫幅畫,那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呀!”女兒聽后,臉上綻開燦爛的笑容:“媽媽,你的主意真好,我們班的小朋友都愛畫畫……”經過這次,我就更有信心去化解女兒尚未成型的攀比心理。
遠離廣告誘惑
如今,電視里總少不了鋪天蓋地的食品廣告。女兒常指著電視說:“媽媽,我想要這個!”再三考慮后,我下決心全家不看電視,給女兒買碟片看。于是,失去廣告的牽引,女兒就不會刻意去找電視廣告中的那些東西,而是根據自己的喜好和以往的經驗去購買。有時,她會被那些花里胡哨的包裝迷惑住,我告訴她,那些東西添加了色素和防腐劑,吃了容易生病。另外,我還教她看出廠日期和保質期。后來,女兒無論買什么吃的,都會先拿給我看看:能不能買?而我的建議女兒也基本上能采納。
轉移注意力
小女兒愛漂亮,常常看到什么就想買什么。有一次,給女兒買衣服,可是她卻看中了一雙皮鞋。“你缺衣服不缺鞋,買東西要根據需求,不能喜歡什么就買什么!”我蹲下來和她講道理。“可是,我很喜歡這雙鞋呀!”女兒懇求著。“媽媽今天沒有打算給你買鞋,身上的錢也不夠了。如果你實在喜歡,我們就回家看看你的鞋是否還夠穿。”我想轉移她的注意力。“好吧!”于是我們就回家了。回到家后,女兒就把這件事給忘了。
誘惑永遠都存在,那是怎么也繞不開的,父母們一定要掌握正確的教育方法,讓孩子遠離誘惑,讓孩子養成好習慣。
如何緩解孩子任性
孩子小時候都是很任性,家長遇到這樣的寶寶都會感到頭痛,不知道該如何解決問題。可是如何教育任性的孩子呢?任性的孩子父母能打嗎?如何緩解任性的孩子呢?
提示在先
任何兒童的行為都可以找到一些基本的規律,多數異常情況都發生在有特殊需求時。掌握了孩子任性的規律后,用事先“約法三章”的辦法來預防任性的發作。如孩子上街總是哭鬧著讓父母抱,可在出去之前就與孩子說好:“今天上街不要媽媽抱,你自己走,實在累了,可以休息一會兒再走,不然就不再帶你出去了。”再有就是想父母給他買各種玩具或食物,一般先說好買什么東西,而不是孩子要什么就隨便買什么,最好根據實際和需要根據孩子的愿望買合適的東西,而不是完全滿足其欲望,要讓孩子懂得克制自己。
-
家長必須要知道怎么管理孩子的行為寶寶剛出生的時候是非常安靜的,但是隨著時間會慢慢的長大,慢慢的對身邊的人和事物有自己的理解,也會對所有的事情感到好奇。而
-
與兩歲的小寶寶交流要如何進行不少大人都覺得,孩子是沒有多少意識的,所以在交流方面也就不會很在意。然而,孩子的意識是從小就會形成的,想要孩子以后可以思
-
育兒之道上的錯誤行為有哪些科學、正確的家庭教育會讓孩子的成長之路變得更有保障,所以家長朋友務必要避免育兒之道上的錯誤行為,以免給孩子的未來造成隱患
-
學會從小培養孩子的堅韌意志由于受到年齡的影響,小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吸引,不像成人一樣具有足夠的穩定性。所以,培養孩子的堅韌意志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
你應該要了解的寶寶行為管理的方向俗話稱“三歲看到老”,也并非是一點道理都沒有的,所以從孩子出生到長大成人的這一階段,家庭教育是特別重要的。而作為父母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