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希望成為什么樣的父母?
樹欲靜而風不止
子欲養而親不待
(樹木想靜止,而風吹不止。子女想盡孝,而父母卻無法等待。)
──摘自《論語》
爸爸⋯⋯這個稱呼越叫越讓我懷念。幾年前,當爸爸剛去世時,我還沒有想過會如此懷念爸爸。對我來說,爸爸在我心里占有非常特別的地位。如今,我能成為兒童精神科醫生,能給別人提供一點點幫助,都是因為爸爸對我的影響。
永生難忘與爸爸的對話
由于繁忙的工作,爸爸的臉上經常掛著疲憊的表情,但是只要一回家,不管有多么疲勞,他都會認真地傾聽我講的故事,而且不停地開拓我的視野。在初中二年級的時候,媽媽天天對我嘮叨不停,因此我們之間的對立達到了無法解決的地步。那天,爸爸無緣無故喝了很多酒,一回家就跟媽媽大吵了一架。我也因為沒有拿到第一名而被媽媽訓了一頓,因此認真地對爸爸說:“媽媽整天這樣大吵大鬧,你為什么還要跟她生活在一起呢?如果是我早就跟她離婚了。”
但是讓我意想不到的是,爸爸卻露出很驚訝的表情,嚴肅地對我說:“宜真,你在說什么呢!***媽除了偶爾這樣啰唆之外,還有什么缺點嗎?我覺得世上再也找不到像***媽這樣賢惠的女人了⋯⋯”
爸爸的這一番話著實讓我吃驚。我以為爸爸剛跟媽媽大吵一架,一定會很討厭媽媽,所以想說說媽媽的壞話,可是沒想到那一刻爸爸還為媽媽說好話。我突然覺得無地自容。雖然爸爸沒有拿我說的“離婚”來大做文章,但是我很清楚自己說錯了什么。我也第一次明白了不管有多么生氣,也有該說的話和不該說的話,千萬不能受到情緒的擺布。在那一瞬間,我有一種心里的死結一下子被解開的感覺。我曾經討厭過成天逼著我念書的媽媽,也很難接受媽媽所說的“你如果想將來嫁個好男人,現在就必須好好讀書”的觀點,但是跟爸爸短暫的對話卻讓我找到了人生的新目標。我也想成為像爸爸一樣胸襟寬廣的人,想成為像爸爸一樣擁有豐富人生智慧的人。從此以后,我便決定“雖然我是女性,但是也要像爸爸一樣擁有一份專門職業”,當然,也很自然地接受了成天逼著我讀書的媽媽。
自從那天開始,每當我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時,爸爸都會成為我人生的指南針。面對結婚,我曾經陷入不安和焦慮的苦惱中。我是不是必須結婚呢?如果這個男人不是我的白馬王子,又該如何是好呢?此時,爸爸就對我說:“如果實在不想結婚,你隨時都可以回到我們的家來。”如果換作其他的父親,也許會說:“人都是這樣忍著過日子的,你也應該學會忍耐,這樣才能讓家庭平靜。”但是爸爸卻鼓勵我說:“人怎么能知道別人的心思呢?如果你覺得實在無法維持這段婚姻,就不用勉強自己,婚姻并不是人生的全部。”
聽到爸爸的話,我才感到有些放心。當然,爸爸也不希望我們的婚姻出現任何問題,但是通過爸爸的這番話,我感受到身后還有堅強的后盾。“我當然要盡全力去維持這段婚姻,但是即使婚姻出現問題,我也不會走投無路,至少有爸爸能接受我、關心我。”正因為如此,我才得以放心地走進結婚禮堂。跟丈夫吵架后,丈夫經常打電話跟爸爸說:“丈人,好好說說您的寶貝女兒吧!”每當這時候,爸爸都會說:“好的,我會好好說說她。”但是只要我接電話,爸爸就會說:“既然夫妻吵架,一定要吵贏丈夫喔!我想我女兒不會蠻不講理地跟丈夫吵架。”其實我很清楚,是我自己無緣無故要與丈夫吵架,所以爸爸越是支持,我就越不好意思再繼續吵下去。
除此之外,爸爸傳給我的人生智慧數不勝數,而且爸爸的這些教育全部變成了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基礎。不知在天國的爸爸能不能知道這些事情呢⋯⋯
當我們的后輩記起我時
雖然慶模和政模(作者的兩個兒子——譯者注)還沒有長大成人,但是看著越長越高的孩子,我也經常這樣問自己:“在這些小家伙的記憶里,我會是什么樣的母親呢?他們會不會記得我的一番苦心呢?”我不一定要成為很有能力和受尊重的母親,但是我希望他們能像我記住父母的教誨一樣,記起我對他們的教育。雖然爸爸陪我的時間很短暫,雖然媽媽經常嘮嘮叨叨,但是我還是真心愛著爸爸和媽媽。我只希望等慶模和政模長大以后,也能感受到我們對子女的這種愛,能接受和理解我們的缺點和壞毛病。
我知道總有一天這些孩子都會離開我們的懷抱,飛向更廣闊的世界。當然,慶模和政模要經歷的人生旅程也許會很坎坷,有時會很孤單,有時會走投無路,但是我希望每當遇到挫折時,他們都能想起我們對他們的支持和鼓勵,能重新獲得人生的力量,繼續勇往直前。因此,我不能放縱自己的人生,而必須成為能給孩子最大支持和信任的母親,這也是作為父母的一種責任,也是我爸爸最后留給我的最寶貴的人生哲理。
爸爸最后的形象
爸爸因肝癌住院7年,但是最終治療無效離開了我們。我還依稀記得爸爸住院時的情景。肝癌的治療非常艱難,而且治療過程帶給病人的痛苦也非常強烈,但是爸爸一直沒有放棄治療,直到最后他都依然咬緊牙關接受治療。他經常對我說:“直到最后我都會接受治療的,只有我不放棄治療,才能讓你們放心。”
在臨終的前幾天,爸爸出現了嚴重的腹水和浮腫癥狀,痛苦難忍,經常昏迷不醒。每當我們要離開醫院,跟爸爸告別時,我們會對他說:“爸爸,您好好養病吧,改天我們再來看您。”在半昏迷狀態下的爸爸,此時會面帶微笑,有時還向我們做個鬼臉。離開病房時,我都不知道流了多少淚水⋯⋯強忍著刺骨的疼痛已經非常辛苦了,然而爸爸在臨終前怎么還能表現得如此冷靜、如此幽默呢?在死亡面前,我能不能像爸爸一樣堅強呢?我是爸爸的女兒,只要不斷努力,即使在人生的最后時刻不能像爸爸一樣瀟灑,但也許還能像爸爸一樣堅強。
在生第二個孩子時,我因為害怕疼痛,選擇了無痛分娩,但是今后不管面臨多么大的痛苦,只要想起爸爸,我都能堅強地挺過去。
父母與孩子之間對話的意義
俗話說:父母就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啟蒙老師必須是孩子人生的榜樣,而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對話就是父母為孩子所做出的榜樣行為。因此,父母與孩子對話時,不能讓孩子感到很大的壓力,也不能因為犯錯誤而埋怨孩子。但是也不該過于遷就孩子,甚至盲目地保護孩子。
通過與孩子的對話,父母應該給孩子展現出更寬廣的世界,為孩子指引正確的人生道路。在與孩子的對話過程中,父母不能單純地要求孩子“就應該這樣做”,必須為孩子提供強有力的精神支持,同時把孩子帶到更高的層面。這才是父母與孩子之間正確的對話方法。在跟爸爸的對話中,我就得到了這樣的教育。
子欲養而親不待
(樹木想靜止,而風吹不止。子女想盡孝,而父母卻無法等待。)
──摘自《論語》
爸爸⋯⋯這個稱呼越叫越讓我懷念。幾年前,當爸爸剛去世時,我還沒有想過會如此懷念爸爸。對我來說,爸爸在我心里占有非常特別的地位。如今,我能成為兒童精神科醫生,能給別人提供一點點幫助,都是因為爸爸對我的影響。
永生難忘與爸爸的對話
由于繁忙的工作,爸爸的臉上經常掛著疲憊的表情,但是只要一回家,不管有多么疲勞,他都會認真地傾聽我講的故事,而且不停地開拓我的視野。在初中二年級的時候,媽媽天天對我嘮叨不停,因此我們之間的對立達到了無法解決的地步。那天,爸爸無緣無故喝了很多酒,一回家就跟媽媽大吵了一架。我也因為沒有拿到第一名而被媽媽訓了一頓,因此認真地對爸爸說:“媽媽整天這樣大吵大鬧,你為什么還要跟她生活在一起呢?如果是我早就跟她離婚了。”
但是讓我意想不到的是,爸爸卻露出很驚訝的表情,嚴肅地對我說:“宜真,你在說什么呢!***媽除了偶爾這樣啰唆之外,還有什么缺點嗎?我覺得世上再也找不到像***媽這樣賢惠的女人了⋯⋯”
爸爸的這一番話著實讓我吃驚。我以為爸爸剛跟媽媽大吵一架,一定會很討厭媽媽,所以想說說媽媽的壞話,可是沒想到那一刻爸爸還為媽媽說好話。我突然覺得無地自容。雖然爸爸沒有拿我說的“離婚”來大做文章,但是我很清楚自己說錯了什么。我也第一次明白了不管有多么生氣,也有該說的話和不該說的話,千萬不能受到情緒的擺布。在那一瞬間,我有一種心里的死結一下子被解開的感覺。我曾經討厭過成天逼著我念書的媽媽,也很難接受媽媽所說的“你如果想將來嫁個好男人,現在就必須好好讀書”的觀點,但是跟爸爸短暫的對話卻讓我找到了人生的新目標。我也想成為像爸爸一樣胸襟寬廣的人,想成為像爸爸一樣擁有豐富人生智慧的人。從此以后,我便決定“雖然我是女性,但是也要像爸爸一樣擁有一份專門職業”,當然,也很自然地接受了成天逼著我讀書的媽媽。
自從那天開始,每當我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時,爸爸都會成為我人生的指南針。面對結婚,我曾經陷入不安和焦慮的苦惱中。我是不是必須結婚呢?如果這個男人不是我的白馬王子,又該如何是好呢?此時,爸爸就對我說:“如果實在不想結婚,你隨時都可以回到我們的家來。”如果換作其他的父親,也許會說:“人都是這樣忍著過日子的,你也應該學會忍耐,這樣才能讓家庭平靜。”但是爸爸卻鼓勵我說:“人怎么能知道別人的心思呢?如果你覺得實在無法維持這段婚姻,就不用勉強自己,婚姻并不是人生的全部。”
聽到爸爸的話,我才感到有些放心。當然,爸爸也不希望我們的婚姻出現任何問題,但是通過爸爸的這番話,我感受到身后還有堅強的后盾。“我當然要盡全力去維持這段婚姻,但是即使婚姻出現問題,我也不會走投無路,至少有爸爸能接受我、關心我。”正因為如此,我才得以放心地走進結婚禮堂。跟丈夫吵架后,丈夫經常打電話跟爸爸說:“丈人,好好說說您的寶貝女兒吧!”每當這時候,爸爸都會說:“好的,我會好好說說她。”但是只要我接電話,爸爸就會說:“既然夫妻吵架,一定要吵贏丈夫喔!我想我女兒不會蠻不講理地跟丈夫吵架。”其實我很清楚,是我自己無緣無故要與丈夫吵架,所以爸爸越是支持,我就越不好意思再繼續吵下去。
除此之外,爸爸傳給我的人生智慧數不勝數,而且爸爸的這些教育全部變成了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基礎。不知在天國的爸爸能不能知道這些事情呢⋯⋯
當我們的后輩記起我時
雖然慶模和政模(作者的兩個兒子——譯者注)還沒有長大成人,但是看著越長越高的孩子,我也經常這樣問自己:“在這些小家伙的記憶里,我會是什么樣的母親呢?他們會不會記得我的一番苦心呢?”我不一定要成為很有能力和受尊重的母親,但是我希望他們能像我記住父母的教誨一樣,記起我對他們的教育。雖然爸爸陪我的時間很短暫,雖然媽媽經常嘮嘮叨叨,但是我還是真心愛著爸爸和媽媽。我只希望等慶模和政模長大以后,也能感受到我們對子女的這種愛,能接受和理解我們的缺點和壞毛病。
我知道總有一天這些孩子都會離開我們的懷抱,飛向更廣闊的世界。當然,慶模和政模要經歷的人生旅程也許會很坎坷,有時會很孤單,有時會走投無路,但是我希望每當遇到挫折時,他們都能想起我們對他們的支持和鼓勵,能重新獲得人生的力量,繼續勇往直前。因此,我不能放縱自己的人生,而必須成為能給孩子最大支持和信任的母親,這也是作為父母的一種責任,也是我爸爸最后留給我的最寶貴的人生哲理。
爸爸最后的形象
爸爸因肝癌住院7年,但是最終治療無效離開了我們。我還依稀記得爸爸住院時的情景。肝癌的治療非常艱難,而且治療過程帶給病人的痛苦也非常強烈,但是爸爸一直沒有放棄治療,直到最后他都依然咬緊牙關接受治療。他經常對我說:“直到最后我都會接受治療的,只有我不放棄治療,才能讓你們放心。”
在臨終的前幾天,爸爸出現了嚴重的腹水和浮腫癥狀,痛苦難忍,經常昏迷不醒。每當我們要離開醫院,跟爸爸告別時,我們會對他說:“爸爸,您好好養病吧,改天我們再來看您。”在半昏迷狀態下的爸爸,此時會面帶微笑,有時還向我們做個鬼臉。離開病房時,我都不知道流了多少淚水⋯⋯強忍著刺骨的疼痛已經非常辛苦了,然而爸爸在臨終前怎么還能表現得如此冷靜、如此幽默呢?在死亡面前,我能不能像爸爸一樣堅強呢?我是爸爸的女兒,只要不斷努力,即使在人生的最后時刻不能像爸爸一樣瀟灑,但也許還能像爸爸一樣堅強。
在生第二個孩子時,我因為害怕疼痛,選擇了無痛分娩,但是今后不管面臨多么大的痛苦,只要想起爸爸,我都能堅強地挺過去。
父母與孩子之間對話的意義
俗話說:父母就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啟蒙老師必須是孩子人生的榜樣,而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對話就是父母為孩子所做出的榜樣行為。因此,父母與孩子對話時,不能讓孩子感到很大的壓力,也不能因為犯錯誤而埋怨孩子。但是也不該過于遷就孩子,甚至盲目地保護孩子。
通過與孩子的對話,父母應該給孩子展現出更寬廣的世界,為孩子指引正確的人生道路。在與孩子的對話過程中,父母不能單純地要求孩子“就應該這樣做”,必須為孩子提供強有力的精神支持,同時把孩子帶到更高的層面。這才是父母與孩子之間正確的對話方法。在跟爸爸的對話中,我就得到了這樣的教育。
相關文章
-
適合0~6個月寶寶的親子游戲在生活中我們都知道,大人應該要給寶寶養成良好的規律休息或者是睡眠的習慣,但是卻不知道寶寶在清醒的這段時間里面,到底如何才
-
適合0到1歲寶寶玩的游戲大盤點寶寶的成長過程中,總是愛玩一些游戲。寶寶在玩游戲的過程中,動手能力、腦力活動水平都能夠得到極大的提高。今天,尋醫問藥網站
-
適合三個月寶寶的游戲有哪些在大家看來,三個月大的寶寶不會說話,大部分的時間也都在睡覺,家長們不會花很多心思在寶寶身上。其實上月寶寶已經可以和父母們
-
放下iPad,一起來玩游戲吧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移動互聯網的普及,現在的孩子基本上整天沉溺于網絡或是電子游戲中,這是一種很不好的現象,不利于孩子的全方位
-
開發寶寶智力的八款親子小游戲寶寶出生之后,我們不僅會關注孩子的身體健康,也會非常的注重孩子智力的發育,那么怎么開發寶寶的智力呢?親子游戲是開發寶寶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