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做一個遠離孩子的父親
幫助父親成為管教者的八點建議
父親成為孩子管教者的途徑與母親大致是同樣的——通過了解自己的孩子。不論是乖巧的孩子還是調皮的孩子,我們越是坦誠地親近他們,就越會認識到父親們本該更早地開始成為子女的管教者。
1。盡早開始。隨著時間的推移,花時間和孩子待在一起會讓你獲得回報。你應該與嬰兒建立起親密的聯系,這樣,你把她造就成你所希望的樣子的教養過程就會進行得十分自然。
2。從最基本的開始。大多數在職位階梯上不斷往上爬的人都是從最低層開始一級一級地爬到權威位置的,做父親也要經歷同樣的過程。也許你會感到奇怪:“換尿布和管教孩子有什么關系呢?”照管孩子有助于你對自己的孩子了解得更多。給孩子換尿布,幫孩子洗澡,為孩子穿衣服,和孩子一起玩耍,和孩子的所有這些交流都有助于你學會“讀懂”自己的孩子。在剛出生的頭兩三年里,你的寶寶大概需要換五千次尿布,假定你幫她換了20%,那么你就有一千次機會與寶寶進行交流。最開始的時候,即使是對于馬修,安撫孩子扭動的身體、清洗孩子氣味沖鼻的小屁股都不關我的事。可是到了后來,我終于發現換尿布對孩子、對我都是一種學習的體驗。我是在“從最底下“開始做起。我必須想出一些聯系的途徑去吸引寶寶的注意,還要學會和藹地向寶寶傳達“有爸爸在呢”的信息。
一次讓媽媽驚喜的打掃
爸爸們,在這里有一個讓你和你的孩子們以及你的妻子在一起相處得更愉快的訣竅。晚飯后,你的孩子們在看電視,你在他們旁邊坐下,提出一個建議:“媽媽需要歇一會兒,所以她要到外面去散步。在她出去的時候,我們大家一起把廚房清理一下怎么樣?如果每個人都動手,我們很快就可以打掃完,可以給她一個驚喜。”每個人都從這項計劃中得到益處:你的妻子會有一個干凈的廚房,而你和孩子有了機會在一起度過一段時間,并且可以分享讓媽媽開心的樂趣。
3。讓自己值得信賴。在關于教養子女的交談中,我注意到爸爸們比媽媽們更關心對孩子的教養,并且對教養也存在著更多的疑問。有一天晚上,我正在與一群新手爸爸們談論孩子的教養問題,當我問及關于教養孩子他們最想學到什么時,他們回答說:“在家里做一個權威人物。我要讓孩子對我畢恭畢敬、服服帖帖。”我承認,父親應該是權威人物。但是,即便你是家里的頂梁柱,也并不就意味著你理所當然地能夠得到你想要的尊敬。有些爸爸認為小孩子必須聽自己的話,道理很簡單,因為“我是爸爸,你是孩子。”其實并非那么簡單。孩子會服從他信賴的人,但是信賴不會伴隨著父親這個頭銜而自然地產生,它需要通過爭取才能得到。只有建立起真正的權威,孩子才會服從你。
那么,你如何才能夠讓孩子把你當作權威人物來加以信賴呢?我自己在有了好幾個孩子之后才學會了下面這一條教養孩子的基本原則。在我成為一個權威人物之前,我的孩子必須確信我是會幫助他們的。也就是說,我必須去了解他們——滿足他們的需求,分享他們的喜悅,做一個對孩子的所有事情都參與的父親,這樣才能讓你的孩子信賴你。
徹底改變情緒化的咒罵
坎蒂斯一出生就是一個高需求寶寶。她經常哭鬧,很難去安撫她。一點點的不順心就會讓她大發脾氣,拱起背不讓你抱她。睡覺的時候她總是難以入眠,并且不可預料,還拒絕任何作息安排。她不僅僅是一個緊張不安的寶寶,她的暴躁性情還使她父母的婚姻大受影響,以至于他們越來越多地相互激怒對方。她的爸爸馬克作出了諸如此類的評論:“哎,她肯定不是我最想要的孩子。”或者他把她叫做“哭煞鬼”。他很少抱她,從來不去吻她,甚至從來不用積極的方式和她講話。在馬克眼里,坎蒂斯的一切都是消極的。馬克從沒有和坎蒂斯一起微笑或大笑過,當他被孩子激怒的時候,會把她放到長沙發上,憤怒地告訴她:“閉嘴!”到了坎蒂斯2歲時,她成了一個很難相處的孩子。盡管她那慈愛的、耐心的母親一直都在關愛著她。不幸的是,母親沒能盡快地制止這種采取咒罵方式對待孩子的行為。
我與馬克做了一次兩個父親之間的快速交談,并且讓他深刻地認識到高需求寶寶們特別地敏感,會從父母那里得到強烈的感受。由于馬克總是把坎蒂斯的行為看成是消極的,他把這種態度反饋給了坎蒂斯,因而使得她在馬克面前變得更為消極。我建議馬克在接下來的兩個星期除了以正面的態度看待坎蒂斯之外,不要對坎蒂斯做任何其他事情。馬克有點懷疑,但他同意確實有必要做一些改變。我從他的妻子那里得到了這樣的進展報告:“開始的時候他的努力是勉強的。我認為這樣的做法對他來說確實不容易,但坎蒂斯馬上就接受了這種做法,而且以積極的態度來回應。相信我,她身上的變化幾乎在一夜之間就發生了,從牢騷滿腹、懶散、虛弱無力到快樂、活潑、歡笑、天真,而且健康。在1個月里她的體重就增加了差不多1.5公斤。大家都會這么說:‘除了整天笑個不停之外,她還做別的事情嗎?’或者‘她肯定是個快樂的孩子!’這種愉快的心情就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坎蒂斯越是常對著爸爸微笑,爸爸就會變得越真誠、越慈愛,F在坎蒂斯一定很愛她的爸爸,爸爸也肯定很愛她。馬克實際上是一個敏感的男子,他認為用粗暴的態度處理事情對他來說是正確的行為方式,他不愿意承認是自己錯了,但現在他知道了用愛的方式效果更好。
4. 提供原則。從9個月~2歲,寶寶們探求世界的沖動超過了他們控制自己所需要的心理能力。一些沖動的行為,比如用力地拉電線、沖到大馬路上去追一個球,或者爬上柜臺去亂翻櫥柜等等,都是成長中的學步期兒童的正常行為。父親應該為孩子提供一個大的原則來控制孩子的沖動行為。孩子們很想要一個他們信賴的、具有權威的人來給他們設定限制,他們也確實有這樣的需求。一旦你為孩子的生活提供了大的原則,孩子就會感到心里更塌實,因為你把她的精力引向了一個更有意義的方向。關于為什么一些運動員在比賽場上會比另一些運動員更有紀律性,費城鷹隊的前任教練迪克·佛梅爾曾經這么說過:“訓練開始于家庭。”
5. 做孩子的榜樣。請爸爸們記住,你們養育的孩子在將來都會成為別人的丈夫或者妻子、母親或者父親。你們一點一滴地灌輸給嬰兒和兒童的各種人生態度將決定孩子在長大后會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孩子們是通過仿效榜樣來學習的。因此,塑造孩子性格的最佳途徑就是在你自己的身上樹立起你想在孩子們身上看到的良好品質的榜樣。我發現把我自己要給我的孩子們作出榜樣的那些品質列舉出來是很有用的事情。在我列出這個清單的時候,我認識到自己給孩子們作出的榜樣當中還有不少缺陷。對那些我沒有做到的事情,我沒辦法給孩子們作出榜樣。當我一項一項地審視著這個很有用的清單中的項目,并把這些與孩子們的平常表現聯系在一起加以考慮時,我意識到自己在許多時候并沒有表現出所有的這些品質。這種認識給我上了十分有價值的一課:為了管教我的孩子,我必須管教我自己。
期望孩子具有的品質 你如何做出這些品質的榜樣?
· 有信用 · 信守你對孩子作出的承諾。
· 敏感 · 在他們幼小的身心受到傷害時表示出你的關心
· 忠誠 · “是,長官,我已經在努力了。”
· 健康的性意識 · 和藹地對待孩子的母親。
· 對權威和長輩的尊重 · “奶奶,我能幫你嗎?”——(參見上面的“忠誠”)
· 自我控制 · 我可以等上一年再要那輛新汽車。
· 幽默感 · 自嘲自己的過失。
6. 參與孩子們的各項活動。爸爸們,要了解你們的孩子、享受和他們在一起時的快樂,你們就必須加入孩子們的隊伍。千萬不要做一個離得遠遠的父親,而要做一個隨時準備上場的爸爸。你應該自愿地訓練你的孩子練習他喜愛的體育運動,或者試著擔任一段時間童子軍團長。你可能說但是體育運動并不是我的事,而且我一點兒都不懂童子軍的活動。”其實,并不要求你一定成為專家,只要你參與就行了。而且,你總比孩子們更睿智、更老練。通過我自己做少兒棒球聯盟教練和童子軍團長的經歷,我在總體上對孩子們有了更多的了解,比我在醫學院的心理學講座上學到的還多。
我們來看一看你的孩子在團體運動中會學到的東西:成功和失敗、三擊出局和全壘打、幫助同伴上壘、在一次擊殺或出局后自己上壘、全隊協作、從零開始并且按照擊球的規則去得分、處理自己和別人的失誤、有風度地面對勝利與失敗,以及在一個集體中與人和睦相處。棒球是這樣,紀律是這樣,生活也是這樣。
7. 為孩子示范健康的性觀念。爸爸們,你的兒子或女兒見到的第一位男性就是你。事實上,研究表明,父親比母親更多地影響著孩子對性的態度。嬰兒從出生開始就很容易地認同了自己的母親,而他們在與父親的關系中得到的體驗對他們性別認同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男孩子們需要在父親的協助下去認識他們自己的男子氣概的價值。能給孩子以幫助、并且享受著做男人的樂趣的父親為孩子提供了一個健康的男性榜樣,讓孩子可以去模仿。研究表明,為了形成健康的男性性別認同,男孩子需要把自己的父親看作是一個積極的管教者、家庭的決策者。父親缺乏溫情表現的大男子主義行為與兒子們的非男性化行為是密切相關的。請爸爸們記住,你自己認為做得怎樣并不能算數——主要是你的兒子如何看待你。你必須表現出你的愛,并且把你的愛說出來。
父親的養育對女兒來說同樣重要,因為這有利于她們享受到作為女性的樂趣。父親給了女兒們對異性的最初體驗。如果父親在女兒的“圈子以外”,并且消極、麻木、游離于家庭生活之外,那么女兒就會失去有關兩性間平衡關系的早期教育機會。她在與男孩子、或者以后與青年男子的交談時就會感到很不自在,而且對方也會感受她的這種不自在。她與男性的關系很可能存在遇到各種問題的危險。在她追求愛情的過程中,她可能濫交,也可能卷入到受虐待的兩性關系當中,或者遭遇痛苦的婚姻。爸爸們應該記住,你們的女兒會在她生命中的某個時候去尋找一個男性榜樣,你就為她充當這個榜樣吧。
對孩子們的性別認同最有力的影響之一就是他們如何看待父母之間的關系。如果一個男人愛自己的妻子,支持她、幫助她,那么女兒就很可能會珍視她自己的女性身份和母親角色。她會覺得,“爸爸尊重媽媽是因為她是女性和母親。”爸爸對待自己妻子的態度同樣也塑造了他的兒子對女性的態度。正如一位婚姻破裂了的婦女曾經痛苦地說:“我們的婚姻失敗了,原因在于我丈夫的父親沒有盡到他自己的責任。”(參見第18章“培養健康的性別特征”)
父女之間的約會
父親們,如果你有一個將近10歲的女兒,那么她的青年時代很快就要到了。在那段時間,你的女兒將被她的朋友們所吸引而與你疏遠。不過,當她需要你幫助的時候還會偶爾來到你的身邊。為了防止你和孩子之間的距離越拉越遠,可以試一下這劑預防藥:在你的女兒將近10歲(甚至更小)的時候,開始去形成一種我稱之為父女約會的固定習慣。時不時地與你的女兒“約會”,一起度過一段讓她感到特別的時間,并且讓她感受到你對她割舍不了的關愛。這是一段你們單獨在一起進行交流、分享快樂的時間。你應該確保把這段時間只用于和她在一起,而不要在此時對她的缺點作任何糾正。這是一段一起歡笑、相互傾聽、并且與你的女兒緊密連結的時間,尤其是在你們兩人之間已經有了距離的時候。實際上,這種特別的時間對任何年齡的孩子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父親們,有一點要提醒你們:千萬不要用父女之間這種約會取代你們對女兒進行的日常指導。這種約會是父親對女兒的日常教養的一種補充,而絕不是取代。如果只有在這種時候你才想要和女兒“好好談談”的話,那么這種父女間的約會是不會起作用的。你要花一點時間和你的女兒在一起:上公園去、玩接球游戲、下棋、玩洋娃娃、洗汽車、去購物和辦事,一起去為母親買禮物。你會逐漸地習慣于和自己的女孩兒建立親密無間的關系,她也會習慣于和一位優秀的男性在一起。
教養中的性別差異
母親和父親通常用不同的方式教養孩子——并不存在哪個好、哪個壞的問題,只是不同而已。如果能明智地加以利用,這種差異對孩子們是有好處的。母親和父親應該在孩子的教養中相互補充,而不要去爭誰是“對”的。父母教養方式的不同實際上是一個平衡問題。
當初學走路的孩子開始探索周圍環境的時候,母親往往是保護者,而父親會成為鼓勵者。爸爸們提出這樣的挑戰爬得高一點。”媽媽會加上一句保護性的提醒要小心。”如果孩子在夜里醒來(已經第三次了),當媽媽立刻忙著去安慰她的時候,父親會提議讓她鬧上一陣,然后再想辦法去安頓她。爸爸們鼓勵孩子的獨立性,而媽媽們則撫慰孩子的恐懼(在有些家庭中,這樣的角色分配可能正相反)。特蕾西和湯姆明白這些差異,并努力地使這些差異成為他們家庭的一種財富。他們意識到他們需要彼此的平衡,孩子們也同樣需要這種平衡。他們3歲大的內森是一個愛冒險的孩子,他渴望實現的事情總是超出他自己的能力。他常常陷于危險的境地,吵鬧著要求別人的幫助。特蕾西和湯姆發現他們在什么時候幫助內森以及什么時候讓他自己走出困境等問題上有所分歧。最后,他們達成了一致,在內森遇到麻煩的時候他們會問他:“你需要我幫忙嗎?”
母親們會深入地探究孩子們的情感,努力去理解孩子們的看法。當孩子遇到了問題時,母親會像馬達一樣發動起來,去了解導致問題出現的過程;而爸爸們會趕緊去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母親往往會不著邊際地反復嘮叨;而父親更關心結果,在管教中對孩子提出要求時不用多少話語,當說服、引導不起作用的時候,往往急于擺出一副做爸爸的架子。我見過這樣一個事例:凱爾騎腳踏車沒有戴頭盔。媽媽挨著他坐下來,作了一大通為什么不戴頭盔會不安全的解釋。爸爸在一旁看到這一番不著邊際的對話,走到凱爾的面前,用尊重的口氣命令他說:“凱爾,你知道騎車要戴頭盔的法規。但是你沒有戴頭盔,F在罰你一個星期不能騎腳踏車。”
8. 做一個擔負家庭生計的父親。對于大多數男子來說,做一個出色的家庭生計擔負者對他們的男子漢氣概和做爸爸的感覺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正是這一點促使他們長時間地勞作,盡管他們多待在家里、少出去做事可能會使他們的家庭更加歡樂(妻子們請注意:用婉轉的、充滿愛意的方式告訴你的丈夫你要他更多地待在家里,會有助于讓他做到這一點)。如果男人是家庭中唯一掙工資的人,那么他會感到沉重的壓力,特別是周圍鄰居的家庭一般都是夫妻兩個人都有收入的話(這個情況可能正在發生變化。1994年的一項研究表明,單收入家庭在最近三十三年中首次成為美國人口中增長最快的群體。相當低的利率使得單收入對許多家庭來說成為可能,而且人們也越來越認識到父母中的一人全職地留在家里確實會給家庭帶來特別之處)。如果你必須長時間地工作,可以試一試把做父親結合到你的工作當中,在家做一部分工作,或者把孩子帶到工作的地方去。了解你的工作會有利于她的健康成長,而且一旦她懂得了你不在家時在做些什么,那么她對于你的外出就會更容易接受。
爸爸出門去了——關于如何渡過難關的建議
教養孩子是兩個人的事情。如果有適當的輔助,單親家庭的父母也可以支撐下去。在雙親家庭里,當父母一方不在的時候,孩子常常會做出不良行為,因為家庭的平衡被打亂了,孩子往往變得不聽話、情緒不穩定并且失眠。這些不健康的表現之所以會產生,原因在于監管他們的父母一方寡助無援,而且孩子內心充滿了焦慮不安。對變化最為敏感的孩子往往就是那些當爸爸(或媽媽)不在的時候做出不良行為的孩子。為了幫助你的孩子茁壯成長、幫助留在家里的配偶渡過難關,當你不在的時候要事先做一個針對難以預料事情的處理方案。如果你的孩子性格倔強,可以利用這個品質讓他負責一些額外的任務。外出的父母一方可以每天打電話回家,監督孩子們的行為表現。為了幫助在家的一方應付這樣的局面,你應該事先計劃好一些娛樂項目——逛公園或其他戶外活動?梢匝堃恍┡笥训郊依飦斫o在家的父母一方做伴,減輕負擔太重帶來的壓力。
媒體一般都把父親描繪成家庭的經濟支柱,只是偶爾待在家里或陪伴家人。盡管我們周圍仍然還有這樣的形象存在,我現在看到電視商業片和卡通連續劇中出現了父親為孩子洗澡以及承擔家務的場景。媒體正在提升父親的形象。我相信父親們最終會認識到把時間、精力投入到孩子們身上所帶來的好處。
父親帶來了平衡
父親們,為了幫助你們明白為什么你們的妻子難以對學步期的孩子說“不”,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下面這個類比。假定你的妻子正在逛一家“教養商店”,她發現了一種叫做“依附性養育補劑”的靈丹妙藥。如果使用得恰當,這種藥會使父母對孩子敏感、樂于奉獻,并且處于本能地愛孩子。因此你們倆都服用了這種補劑,都成了樂于奉獻的人。但是藥瓶上有一張警告標簽寫著:“一旦服用,有些父母,特別是母親,在第一年后會產生副作用,包括:過于奉獻而耗盡自己,不會拒絕孩子,特別是在小孩子的心情十分愉快的場合,比如會經常性地夜間給孩子喂奶。”
治療的手段包括幾個方面。當妻子對孩子過于奉獻時,父親一起來分擔孩子的照顧工作,尤其是在孩子具有高需求期間。在媽媽的腦子已經用不過來、心力交瘁的時候,父親要充當一個明智的、對孩子說“不”的角色。
父親成為孩子管教者的途徑與母親大致是同樣的——通過了解自己的孩子。不論是乖巧的孩子還是調皮的孩子,我們越是坦誠地親近他們,就越會認識到父親們本該更早地開始成為子女的管教者。
1。盡早開始。隨著時間的推移,花時間和孩子待在一起會讓你獲得回報。你應該與嬰兒建立起親密的聯系,這樣,你把她造就成你所希望的樣子的教養過程就會進行得十分自然。
2。從最基本的開始。大多數在職位階梯上不斷往上爬的人都是從最低層開始一級一級地爬到權威位置的,做父親也要經歷同樣的過程。也許你會感到奇怪:“換尿布和管教孩子有什么關系呢?”照管孩子有助于你對自己的孩子了解得更多。給孩子換尿布,幫孩子洗澡,為孩子穿衣服,和孩子一起玩耍,和孩子的所有這些交流都有助于你學會“讀懂”自己的孩子。在剛出生的頭兩三年里,你的寶寶大概需要換五千次尿布,假定你幫她換了20%,那么你就有一千次機會與寶寶進行交流。最開始的時候,即使是對于馬修,安撫孩子扭動的身體、清洗孩子氣味沖鼻的小屁股都不關我的事。可是到了后來,我終于發現換尿布對孩子、對我都是一種學習的體驗。我是在“從最底下“開始做起。我必須想出一些聯系的途徑去吸引寶寶的注意,還要學會和藹地向寶寶傳達“有爸爸在呢”的信息。
一次讓媽媽驚喜的打掃
爸爸們,在這里有一個讓你和你的孩子們以及你的妻子在一起相處得更愉快的訣竅。晚飯后,你的孩子們在看電視,你在他們旁邊坐下,提出一個建議:“媽媽需要歇一會兒,所以她要到外面去散步。在她出去的時候,我們大家一起把廚房清理一下怎么樣?如果每個人都動手,我們很快就可以打掃完,可以給她一個驚喜。”每個人都從這項計劃中得到益處:你的妻子會有一個干凈的廚房,而你和孩子有了機會在一起度過一段時間,并且可以分享讓媽媽開心的樂趣。
3。讓自己值得信賴。在關于教養子女的交談中,我注意到爸爸們比媽媽們更關心對孩子的教養,并且對教養也存在著更多的疑問。有一天晚上,我正在與一群新手爸爸們談論孩子的教養問題,當我問及關于教養孩子他們最想學到什么時,他們回答說:“在家里做一個權威人物。我要讓孩子對我畢恭畢敬、服服帖帖。”我承認,父親應該是權威人物。但是,即便你是家里的頂梁柱,也并不就意味著你理所當然地能夠得到你想要的尊敬。有些爸爸認為小孩子必須聽自己的話,道理很簡單,因為“我是爸爸,你是孩子。”其實并非那么簡單。孩子會服從他信賴的人,但是信賴不會伴隨著父親這個頭銜而自然地產生,它需要通過爭取才能得到。只有建立起真正的權威,孩子才會服從你。
那么,你如何才能夠讓孩子把你當作權威人物來加以信賴呢?我自己在有了好幾個孩子之后才學會了下面這一條教養孩子的基本原則。在我成為一個權威人物之前,我的孩子必須確信我是會幫助他們的。也就是說,我必須去了解他們——滿足他們的需求,分享他們的喜悅,做一個對孩子的所有事情都參與的父親,這樣才能讓你的孩子信賴你。
徹底改變情緒化的咒罵
坎蒂斯一出生就是一個高需求寶寶。她經常哭鬧,很難去安撫她。一點點的不順心就會讓她大發脾氣,拱起背不讓你抱她。睡覺的時候她總是難以入眠,并且不可預料,還拒絕任何作息安排。她不僅僅是一個緊張不安的寶寶,她的暴躁性情還使她父母的婚姻大受影響,以至于他們越來越多地相互激怒對方。她的爸爸馬克作出了諸如此類的評論:“哎,她肯定不是我最想要的孩子。”或者他把她叫做“哭煞鬼”。他很少抱她,從來不去吻她,甚至從來不用積極的方式和她講話。在馬克眼里,坎蒂斯的一切都是消極的。馬克從沒有和坎蒂斯一起微笑或大笑過,當他被孩子激怒的時候,會把她放到長沙發上,憤怒地告訴她:“閉嘴!”到了坎蒂斯2歲時,她成了一個很難相處的孩子。盡管她那慈愛的、耐心的母親一直都在關愛著她。不幸的是,母親沒能盡快地制止這種采取咒罵方式對待孩子的行為。
我與馬克做了一次兩個父親之間的快速交談,并且讓他深刻地認識到高需求寶寶們特別地敏感,會從父母那里得到強烈的感受。由于馬克總是把坎蒂斯的行為看成是消極的,他把這種態度反饋給了坎蒂斯,因而使得她在馬克面前變得更為消極。我建議馬克在接下來的兩個星期除了以正面的態度看待坎蒂斯之外,不要對坎蒂斯做任何其他事情。馬克有點懷疑,但他同意確實有必要做一些改變。我從他的妻子那里得到了這樣的進展報告:“開始的時候他的努力是勉強的。我認為這樣的做法對他來說確實不容易,但坎蒂斯馬上就接受了這種做法,而且以積極的態度來回應。相信我,她身上的變化幾乎在一夜之間就發生了,從牢騷滿腹、懶散、虛弱無力到快樂、活潑、歡笑、天真,而且健康。在1個月里她的體重就增加了差不多1.5公斤。大家都會這么說:‘除了整天笑個不停之外,她還做別的事情嗎?’或者‘她肯定是個快樂的孩子!’這種愉快的心情就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坎蒂斯越是常對著爸爸微笑,爸爸就會變得越真誠、越慈愛,F在坎蒂斯一定很愛她的爸爸,爸爸也肯定很愛她。馬克實際上是一個敏感的男子,他認為用粗暴的態度處理事情對他來說是正確的行為方式,他不愿意承認是自己錯了,但現在他知道了用愛的方式效果更好。
4. 提供原則。從9個月~2歲,寶寶們探求世界的沖動超過了他們控制自己所需要的心理能力。一些沖動的行為,比如用力地拉電線、沖到大馬路上去追一個球,或者爬上柜臺去亂翻櫥柜等等,都是成長中的學步期兒童的正常行為。父親應該為孩子提供一個大的原則來控制孩子的沖動行為。孩子們很想要一個他們信賴的、具有權威的人來給他們設定限制,他們也確實有這樣的需求。一旦你為孩子的生活提供了大的原則,孩子就會感到心里更塌實,因為你把她的精力引向了一個更有意義的方向。關于為什么一些運動員在比賽場上會比另一些運動員更有紀律性,費城鷹隊的前任教練迪克·佛梅爾曾經這么說過:“訓練開始于家庭。”
5. 做孩子的榜樣。請爸爸們記住,你們養育的孩子在將來都會成為別人的丈夫或者妻子、母親或者父親。你們一點一滴地灌輸給嬰兒和兒童的各種人生態度將決定孩子在長大后會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孩子們是通過仿效榜樣來學習的。因此,塑造孩子性格的最佳途徑就是在你自己的身上樹立起你想在孩子們身上看到的良好品質的榜樣。我發現把我自己要給我的孩子們作出榜樣的那些品質列舉出來是很有用的事情。在我列出這個清單的時候,我認識到自己給孩子們作出的榜樣當中還有不少缺陷。對那些我沒有做到的事情,我沒辦法給孩子們作出榜樣。當我一項一項地審視著這個很有用的清單中的項目,并把這些與孩子們的平常表現聯系在一起加以考慮時,我意識到自己在許多時候并沒有表現出所有的這些品質。這種認識給我上了十分有價值的一課:為了管教我的孩子,我必須管教我自己。
期望孩子具有的品質 你如何做出這些品質的榜樣?
· 有信用 · 信守你對孩子作出的承諾。
· 敏感 · 在他們幼小的身心受到傷害時表示出你的關心
· 忠誠 · “是,長官,我已經在努力了。”
· 健康的性意識 · 和藹地對待孩子的母親。
· 對權威和長輩的尊重 · “奶奶,我能幫你嗎?”——(參見上面的“忠誠”)
· 自我控制 · 我可以等上一年再要那輛新汽車。
· 幽默感 · 自嘲自己的過失。
6. 參與孩子們的各項活動。爸爸們,要了解你們的孩子、享受和他們在一起時的快樂,你們就必須加入孩子們的隊伍。千萬不要做一個離得遠遠的父親,而要做一個隨時準備上場的爸爸。你應該自愿地訓練你的孩子練習他喜愛的體育運動,或者試著擔任一段時間童子軍團長。你可能說但是體育運動并不是我的事,而且我一點兒都不懂童子軍的活動。”其實,并不要求你一定成為專家,只要你參與就行了。而且,你總比孩子們更睿智、更老練。通過我自己做少兒棒球聯盟教練和童子軍團長的經歷,我在總體上對孩子們有了更多的了解,比我在醫學院的心理學講座上學到的還多。
我們來看一看你的孩子在團體運動中會學到的東西:成功和失敗、三擊出局和全壘打、幫助同伴上壘、在一次擊殺或出局后自己上壘、全隊協作、從零開始并且按照擊球的規則去得分、處理自己和別人的失誤、有風度地面對勝利與失敗,以及在一個集體中與人和睦相處。棒球是這樣,紀律是這樣,生活也是這樣。
7. 為孩子示范健康的性觀念。爸爸們,你的兒子或女兒見到的第一位男性就是你。事實上,研究表明,父親比母親更多地影響著孩子對性的態度。嬰兒從出生開始就很容易地認同了自己的母親,而他們在與父親的關系中得到的體驗對他們性別認同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男孩子們需要在父親的協助下去認識他們自己的男子氣概的價值。能給孩子以幫助、并且享受著做男人的樂趣的父親為孩子提供了一個健康的男性榜樣,讓孩子可以去模仿。研究表明,為了形成健康的男性性別認同,男孩子需要把自己的父親看作是一個積極的管教者、家庭的決策者。父親缺乏溫情表現的大男子主義行為與兒子們的非男性化行為是密切相關的。請爸爸們記住,你自己認為做得怎樣并不能算數——主要是你的兒子如何看待你。你必須表現出你的愛,并且把你的愛說出來。
父親的養育對女兒來說同樣重要,因為這有利于她們享受到作為女性的樂趣。父親給了女兒們對異性的最初體驗。如果父親在女兒的“圈子以外”,并且消極、麻木、游離于家庭生活之外,那么女兒就會失去有關兩性間平衡關系的早期教育機會。她在與男孩子、或者以后與青年男子的交談時就會感到很不自在,而且對方也會感受她的這種不自在。她與男性的關系很可能存在遇到各種問題的危險。在她追求愛情的過程中,她可能濫交,也可能卷入到受虐待的兩性關系當中,或者遭遇痛苦的婚姻。爸爸們應該記住,你們的女兒會在她生命中的某個時候去尋找一個男性榜樣,你就為她充當這個榜樣吧。
對孩子們的性別認同最有力的影響之一就是他們如何看待父母之間的關系。如果一個男人愛自己的妻子,支持她、幫助她,那么女兒就很可能會珍視她自己的女性身份和母親角色。她會覺得,“爸爸尊重媽媽是因為她是女性和母親。”爸爸對待自己妻子的態度同樣也塑造了他的兒子對女性的態度。正如一位婚姻破裂了的婦女曾經痛苦地說:“我們的婚姻失敗了,原因在于我丈夫的父親沒有盡到他自己的責任。”(參見第18章“培養健康的性別特征”)
父女之間的約會
父親們,如果你有一個將近10歲的女兒,那么她的青年時代很快就要到了。在那段時間,你的女兒將被她的朋友們所吸引而與你疏遠。不過,當她需要你幫助的時候還會偶爾來到你的身邊。為了防止你和孩子之間的距離越拉越遠,可以試一下這劑預防藥:在你的女兒將近10歲(甚至更小)的時候,開始去形成一種我稱之為父女約會的固定習慣。時不時地與你的女兒“約會”,一起度過一段讓她感到特別的時間,并且讓她感受到你對她割舍不了的關愛。這是一段你們單獨在一起進行交流、分享快樂的時間。你應該確保把這段時間只用于和她在一起,而不要在此時對她的缺點作任何糾正。這是一段一起歡笑、相互傾聽、并且與你的女兒緊密連結的時間,尤其是在你們兩人之間已經有了距離的時候。實際上,這種特別的時間對任何年齡的孩子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父親們,有一點要提醒你們:千萬不要用父女之間這種約會取代你們對女兒進行的日常指導。這種約會是父親對女兒的日常教養的一種補充,而絕不是取代。如果只有在這種時候你才想要和女兒“好好談談”的話,那么這種父女間的約會是不會起作用的。你要花一點時間和你的女兒在一起:上公園去、玩接球游戲、下棋、玩洋娃娃、洗汽車、去購物和辦事,一起去為母親買禮物。你會逐漸地習慣于和自己的女孩兒建立親密無間的關系,她也會習慣于和一位優秀的男性在一起。
教養中的性別差異
母親和父親通常用不同的方式教養孩子——并不存在哪個好、哪個壞的問題,只是不同而已。如果能明智地加以利用,這種差異對孩子們是有好處的。母親和父親應該在孩子的教養中相互補充,而不要去爭誰是“對”的。父母教養方式的不同實際上是一個平衡問題。
當初學走路的孩子開始探索周圍環境的時候,母親往往是保護者,而父親會成為鼓勵者。爸爸們提出這樣的挑戰爬得高一點。”媽媽會加上一句保護性的提醒要小心。”如果孩子在夜里醒來(已經第三次了),當媽媽立刻忙著去安慰她的時候,父親會提議讓她鬧上一陣,然后再想辦法去安頓她。爸爸們鼓勵孩子的獨立性,而媽媽們則撫慰孩子的恐懼(在有些家庭中,這樣的角色分配可能正相反)。特蕾西和湯姆明白這些差異,并努力地使這些差異成為他們家庭的一種財富。他們意識到他們需要彼此的平衡,孩子們也同樣需要這種平衡。他們3歲大的內森是一個愛冒險的孩子,他渴望實現的事情總是超出他自己的能力。他常常陷于危險的境地,吵鬧著要求別人的幫助。特蕾西和湯姆發現他們在什么時候幫助內森以及什么時候讓他自己走出困境等問題上有所分歧。最后,他們達成了一致,在內森遇到麻煩的時候他們會問他:“你需要我幫忙嗎?”
母親們會深入地探究孩子們的情感,努力去理解孩子們的看法。當孩子遇到了問題時,母親會像馬達一樣發動起來,去了解導致問題出現的過程;而爸爸們會趕緊去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母親往往會不著邊際地反復嘮叨;而父親更關心結果,在管教中對孩子提出要求時不用多少話語,當說服、引導不起作用的時候,往往急于擺出一副做爸爸的架子。我見過這樣一個事例:凱爾騎腳踏車沒有戴頭盔。媽媽挨著他坐下來,作了一大通為什么不戴頭盔會不安全的解釋。爸爸在一旁看到這一番不著邊際的對話,走到凱爾的面前,用尊重的口氣命令他說:“凱爾,你知道騎車要戴頭盔的法規。但是你沒有戴頭盔,F在罰你一個星期不能騎腳踏車。”
8. 做一個擔負家庭生計的父親。對于大多數男子來說,做一個出色的家庭生計擔負者對他們的男子漢氣概和做爸爸的感覺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正是這一點促使他們長時間地勞作,盡管他們多待在家里、少出去做事可能會使他們的家庭更加歡樂(妻子們請注意:用婉轉的、充滿愛意的方式告訴你的丈夫你要他更多地待在家里,會有助于讓他做到這一點)。如果男人是家庭中唯一掙工資的人,那么他會感到沉重的壓力,特別是周圍鄰居的家庭一般都是夫妻兩個人都有收入的話(這個情況可能正在發生變化。1994年的一項研究表明,單收入家庭在最近三十三年中首次成為美國人口中增長最快的群體。相當低的利率使得單收入對許多家庭來說成為可能,而且人們也越來越認識到父母中的一人全職地留在家里確實會給家庭帶來特別之處)。如果你必須長時間地工作,可以試一試把做父親結合到你的工作當中,在家做一部分工作,或者把孩子帶到工作的地方去。了解你的工作會有利于她的健康成長,而且一旦她懂得了你不在家時在做些什么,那么她對于你的外出就會更容易接受。
爸爸出門去了——關于如何渡過難關的建議
教養孩子是兩個人的事情。如果有適當的輔助,單親家庭的父母也可以支撐下去。在雙親家庭里,當父母一方不在的時候,孩子常常會做出不良行為,因為家庭的平衡被打亂了,孩子往往變得不聽話、情緒不穩定并且失眠。這些不健康的表現之所以會產生,原因在于監管他們的父母一方寡助無援,而且孩子內心充滿了焦慮不安。對變化最為敏感的孩子往往就是那些當爸爸(或媽媽)不在的時候做出不良行為的孩子。為了幫助你的孩子茁壯成長、幫助留在家里的配偶渡過難關,當你不在的時候要事先做一個針對難以預料事情的處理方案。如果你的孩子性格倔強,可以利用這個品質讓他負責一些額外的任務。外出的父母一方可以每天打電話回家,監督孩子們的行為表現。為了幫助在家的一方應付這樣的局面,你應該事先計劃好一些娛樂項目——逛公園或其他戶外活動?梢匝堃恍┡笥训郊依飦斫o在家的父母一方做伴,減輕負擔太重帶來的壓力。
媒體一般都把父親描繪成家庭的經濟支柱,只是偶爾待在家里或陪伴家人。盡管我們周圍仍然還有這樣的形象存在,我現在看到電視商業片和卡通連續劇中出現了父親為孩子洗澡以及承擔家務的場景。媒體正在提升父親的形象。我相信父親們最終會認識到把時間、精力投入到孩子們身上所帶來的好處。
父親帶來了平衡
父親們,為了幫助你們明白為什么你們的妻子難以對學步期的孩子說“不”,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下面這個類比。假定你的妻子正在逛一家“教養商店”,她發現了一種叫做“依附性養育補劑”的靈丹妙藥。如果使用得恰當,這種藥會使父母對孩子敏感、樂于奉獻,并且處于本能地愛孩子。因此你們倆都服用了這種補劑,都成了樂于奉獻的人。但是藥瓶上有一張警告標簽寫著:“一旦服用,有些父母,特別是母親,在第一年后會產生副作用,包括:過于奉獻而耗盡自己,不會拒絕孩子,特別是在小孩子的心情十分愉快的場合,比如會經常性地夜間給孩子喂奶。”
治療的手段包括幾個方面。當妻子對孩子過于奉獻時,父親一起來分擔孩子的照顧工作,尤其是在孩子具有高需求期間。在媽媽的腦子已經用不過來、心力交瘁的時候,父親要充當一個明智的、對孩子說“不”的角色。
相關文章
-
適合0~6個月寶寶的親子游戲在生活中我們都知道,大人應該要給寶寶養成良好的規律休息或者是睡眠的習慣,但是卻不知道寶寶在清醒的這段時間里面,到底如何才
-
適合0到1歲寶寶玩的游戲大盤點寶寶的成長過程中,總是愛玩一些游戲。寶寶在玩游戲的過程中,動手能力、腦力活動水平都能夠得到極大的提高。今天,尋醫問藥網站
-
適合三個月寶寶的游戲有哪些在大家看來,三個月大的寶寶不會說話,大部分的時間也都在睡覺,家長們不會花很多心思在寶寶身上。其實上月寶寶已經可以和父母們
-
放下iPad,一起來玩游戲吧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移動互聯網的普及,現在的孩子基本上整天沉溺于網絡或是電子游戲中,這是一種很不好的現象,不利于孩子的全方位
-
開發寶寶智力的八款親子小游戲寶寶出生之后,我們不僅會關注孩子的身體健康,也會非常的注重孩子智力的發育,那么怎么開發寶寶的智力呢?親子游戲是開發寶寶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