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什么來代替對孩子的指責
情景A
一年級小學生貝貝有個丟三落四的毛病,這不,一張試卷又不見了,媽媽幫著在她的書包里和書桌上翻了半天也沒找到,不由得惱火:“你把試卷放哪兒了?”“就放在書桌上!”貝貝沒察覺媽媽已經生氣了,居然還沒心沒肝地拿起一本童話書看起來。
“你的頭怎么沒丟掉啊?試卷弄丟了還有心思看童話書?現在,我告訴你,你怎樣弄丟的怎樣找回來,我可沒功夫幫你找……”貝貝媽一邊說一邊搶走了貝貝手中的童話書。“我放書桌上的,可是作業做好了就不見了……”貝貝委屈地哭了。就在貝貝低頭抹眼淚的時候,發現床角有張紙被風吹得輕輕顫動。拉出來一看,正是她失蹤的試卷。
分析
孩子丟三落四的毛病可謂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父母一味責怪孩子有點不公平。貝貝媽更不該責問貝貝“頭怎么沒丟掉”,因為這樣責罵除了令孩子更不知所措外,對于找試卷一點用處也沒有。
建議
正確的做法是先教孩子利用排除法(發現試卷丟之前是在家里的哪個地方),將搜索空間控制在最小的范圍內,然后一步步搜索:桌子、椅子、書柜上沒有,就要看看地面,門縫和床上也要檢查一遍,防止被風吹到某個角落。
讓孩子知道丟三落四是個非常不好的習慣,及時提醒孩子,以后要保管好自己的東西,避免要用的時候找不到,比如:
①寫備忘錄:將自己要用的東西寫下來,這樣才不會忘記。
②學會整理收拾:將自己要用的東西歸類收攏好,用好的東西應歸還原位。
③睡前自查:在臨睡覺之前,將自己的書包檢查一遍,有沒有遺漏的東西;紅領巾可以扎在書包的背帶上。
久而久之,孩子就會養成習慣,自我管理能力和記憶力也會提高。
如果東西確實找不到了,就讓他承擔這個后果。品嘗到丟三落四的“苦果”,孩子才會長記性。
情景B
樂樂媽媽帶著樂樂去參加朋友聚會。媽媽們坐在一起聊天,孩子們湊在一起玩,不一會兒,調皮的樂樂鉆到了餐桌下,“當心撞到頭!”樂樂媽媽的話音剛落,就聽到“砰”的一聲,樂樂哭著從桌子底下爬出來。“叫你注意,你卻不聽,活該撞到頭!”媽媽真生氣。
聚會快結束了,還沒等招呼,樂樂已搶先跑了出去,把小臉貼在玻璃門上,對著大家做鬼臉。突然,樂樂大哭了起來,原來,有個人推門,把他的手壓在兩扇門中間了。看著那雙破了皮、腫得很厚的小手,樂樂媽既心疼又惱火,沖著樂樂吼:“別哭了,死不了!你說,誰讓你先跑出去的?誰讓你把手放在門縫里的?”結果,樂樂哭得更厲害了……
分析
樂樂在皮肉受苦、飽受驚嚇之時,不僅沒有得到媽媽及時的安撫,反遭受指責,對他的身心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樂樂媽雖然是因為著急而“口不擇言”,但卻沒辦法讓樂樂接受她的“良苦用心”,因此,教育孩子“良藥”也不能太“苦口”。
建議
孩子受到驚嚇或傷害時,父母首先要安撫好孩子。安撫孩子的方式很多,可以是傾聽孩子的訴說,握住孩子的手傳遞力量,給孩子一個溫暖的擁抱或關切的眼神。
等到孩子情緒平息后再講道理,讓他記住這些教訓。
生活中教孩子學會自我保護:良好的生活習慣與自我保護教育是相輔相成的:鞋帶系得牢固可避免跌倒摔傷;熱湯、熱水吹一吹再喝能避免燙傷;吃飯不嬉笑打鬧可避免氣管進異物等等。平時應該注意對孩子進行這些生活細節的訓練。
一年級小學生貝貝有個丟三落四的毛病,這不,一張試卷又不見了,媽媽幫著在她的書包里和書桌上翻了半天也沒找到,不由得惱火:“你把試卷放哪兒了?”“就放在書桌上!”貝貝沒察覺媽媽已經生氣了,居然還沒心沒肝地拿起一本童話書看起來。
“你的頭怎么沒丟掉啊?試卷弄丟了還有心思看童話書?現在,我告訴你,你怎樣弄丟的怎樣找回來,我可沒功夫幫你找……”貝貝媽一邊說一邊搶走了貝貝手中的童話書。“我放書桌上的,可是作業做好了就不見了……”貝貝委屈地哭了。就在貝貝低頭抹眼淚的時候,發現床角有張紙被風吹得輕輕顫動。拉出來一看,正是她失蹤的試卷。
分析
孩子丟三落四的毛病可謂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父母一味責怪孩子有點不公平。貝貝媽更不該責問貝貝“頭怎么沒丟掉”,因為這樣責罵除了令孩子更不知所措外,對于找試卷一點用處也沒有。
建議
正確的做法是先教孩子利用排除法(發現試卷丟之前是在家里的哪個地方),將搜索空間控制在最小的范圍內,然后一步步搜索:桌子、椅子、書柜上沒有,就要看看地面,門縫和床上也要檢查一遍,防止被風吹到某個角落。
讓孩子知道丟三落四是個非常不好的習慣,及時提醒孩子,以后要保管好自己的東西,避免要用的時候找不到,比如:
①寫備忘錄:將自己要用的東西寫下來,這樣才不會忘記。
②學會整理收拾:將自己要用的東西歸類收攏好,用好的東西應歸還原位。
③睡前自查:在臨睡覺之前,將自己的書包檢查一遍,有沒有遺漏的東西;紅領巾可以扎在書包的背帶上。
久而久之,孩子就會養成習慣,自我管理能力和記憶力也會提高。
如果東西確實找不到了,就讓他承擔這個后果。品嘗到丟三落四的“苦果”,孩子才會長記性。
情景B
樂樂媽媽帶著樂樂去參加朋友聚會。媽媽們坐在一起聊天,孩子們湊在一起玩,不一會兒,調皮的樂樂鉆到了餐桌下,“當心撞到頭!”樂樂媽媽的話音剛落,就聽到“砰”的一聲,樂樂哭著從桌子底下爬出來。“叫你注意,你卻不聽,活該撞到頭!”媽媽真生氣。
聚會快結束了,還沒等招呼,樂樂已搶先跑了出去,把小臉貼在玻璃門上,對著大家做鬼臉。突然,樂樂大哭了起來,原來,有個人推門,把他的手壓在兩扇門中間了。看著那雙破了皮、腫得很厚的小手,樂樂媽既心疼又惱火,沖著樂樂吼:“別哭了,死不了!你說,誰讓你先跑出去的?誰讓你把手放在門縫里的?”結果,樂樂哭得更厲害了……
分析
樂樂在皮肉受苦、飽受驚嚇之時,不僅沒有得到媽媽及時的安撫,反遭受指責,對他的身心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樂樂媽雖然是因為著急而“口不擇言”,但卻沒辦法讓樂樂接受她的“良苦用心”,因此,教育孩子“良藥”也不能太“苦口”。
建議
孩子受到驚嚇或傷害時,父母首先要安撫好孩子。安撫孩子的方式很多,可以是傾聽孩子的訴說,握住孩子的手傳遞力量,給孩子一個溫暖的擁抱或關切的眼神。
等到孩子情緒平息后再講道理,讓他記住這些教訓。
生活中教孩子學會自我保護:良好的生活習慣與自我保護教育是相輔相成的:鞋帶系得牢固可避免跌倒摔傷;熱湯、熱水吹一吹再喝能避免燙傷;吃飯不嬉笑打鬧可避免氣管進異物等等。平時應該注意對孩子進行這些生活細節的訓練。
相關文章
-
適合0~6個月寶寶的親子游戲在生活中我們都知道,大人應該要給寶寶養成良好的規律休息或者是睡眠的習慣,但是卻不知道寶寶在清醒的這段時間里面,到底如何才
-
適合0到1歲寶寶玩的游戲大盤點寶寶的成長過程中,總是愛玩一些游戲。寶寶在玩游戲的過程中,動手能力、腦力活動水平都能夠得到極大的提高。今天,尋醫問藥網站
-
適合三個月寶寶的游戲有哪些在大家看來,三個月大的寶寶不會說話,大部分的時間也都在睡覺,家長們不會花很多心思在寶寶身上。其實上月寶寶已經可以和父母們
-
放下iPad,一起來玩游戲吧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移動互聯網的普及,現在的孩子基本上整天沉溺于網絡或是電子游戲中,這是一種很不好的現象,不利于孩子的全方位
-
開發寶寶智力的八款親子小游戲寶寶出生之后,我們不僅會關注孩子的身體健康,也會非常的注重孩子智力的發育,那么怎么開發寶寶的智力呢?親子游戲是開發寶寶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