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貪玩 聰明or笨
貪玩的孩子聰明or笨?到底是該制止還是提倡?作家冰心曾說過:“淘氣的男孩是好的,調皮的女孩是巧的。”淘氣、調皮的孩子總是貪玩,他們不停地擺弄著各種各樣的物品、玩具,從許多相近似的物品中形成概括力;他們喜歡“逮貓貓”捉迷藏,認真觀察排除假象尋找目標,養成細致的思維習慣;他們能把一根竹竿當成駿馬、火箭、飛機、機關槍,把眼前子虛烏有的東西想象得活靈活現;他們玩耍時激動、舒暢、愉快的情緒激發和調動著大腦神經的高度活動能力。
所以貪玩的幼兒多智慧。對此,科學家們做了大量的研究。生物心理學家馬克-羅森茨威格在他的實驗室里選擇了一批遺傳素質一致的老鼠,把它們任意分成三組。
第一組三只老鼠被關在鐵籠子里一起喂養,此為“標準環境”;第二組老鼠被單個隔離起來,只身處在三面不透明的籠子里,光線昏暗,幾乎沒有刺激,這叫做“貧乏環境”;第三組十幾只老鼠一起被關在一只大而寬敞,光線充足、設備齊全的籠子里,內有秋千、滑梯、木梯、小橋及各種“玩具”,此所謂“豐富環境”。
經過幾個月的環境熏陶后,“豐富環境”的老鼠最“貪玩”,“貧乏環境”的老鼠最“老實”。將老鼠的大腦摘出解剖分析,發現三組老鼠在大腦皮層厚度,腦皮層蛋白質含量,腦皮層與大腦的比重,腦細胞的大小,神經纖維的多少,突觸的數量、神經膠質細胞的數量以及與智力有關的腦化學物質等方面存在著明顯的差異。“豐富環境”組的老鼠優勢最為顯著。實驗揭示,環境越豐富,玩耍得越充分,大腦的發育就越好。
玩,有助于孩子智力發展,也有助于許多非智力因素的發展。玩耍滿足了孩子們的欲望,同時也激發了他們的求知欲、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和同伴們一起玩耍,完善了孩子的個性、發展了相應的社交能力。善玩的孩子有許多優點,聰明、伶俐、樂觀、愉快、朝氣蓬勃、有幽默感,樂于與人交往,富于幻想,勇敢大膽,具有強烈的自我發展傾向。所以,幼兒的早期教育只能是在玩中學,切莫只學不玩或多學少玩,就違背了兒童教育學和兒童行為科學的規律。
貪玩的孩子不一定就是笨或者是厭學的,孩子貪玩有時是可以激發他的發明創造的本事的,不提倡家長反對,但也不提倡家長一味的反對,可適當的調整對孩子貪玩的這一心態。
-
適合0~6個月寶寶的親子游戲在生活中我們都知道,大人應該要給寶寶養成良好的規律休息或者是睡眠的習慣,但是卻不知道寶寶在清醒的這段時間里面,到底如何才
-
適合0到1歲寶寶玩的游戲大盤點寶寶的成長過程中,總是愛玩一些游戲。寶寶在玩游戲的過程中,動手能力、腦力活動水平都能夠得到極大的提高。今天,尋醫問藥網站
-
適合三個月寶寶的游戲有哪些在大家看來,三個月大的寶寶不會說話,大部分的時間也都在睡覺,家長們不會花很多心思在寶寶身上。其實上月寶寶已經可以和父母們
-
放下iPad,一起來玩游戲吧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移動互聯網的普及,現在的孩子基本上整天沉溺于網絡或是電子游戲中,這是一種很不好的現象,不利于孩子的全方位
-
開發寶寶智力的八款親子小游戲寶寶出生之后,我們不僅會關注孩子的身體健康,也會非常的注重孩子智力的發育,那么怎么開發寶寶的智力呢?親子游戲是開發寶寶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