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老喊累家長怎么辦?
“累死了。”黃女士的女兒曉佳每次做完作業出來,總喜歡如此嘆一聲氣。在黃女士看來,這一聲抱怨實在是毫無緣由。學習哪有那么辛苦?再說老這么抱怨可不是什么好習慣。12月16日,家住長沙市開福區的黃女士撥打本報熱線,想弄明白,為何小女兒老愛把“累”掛在嘴邊?
孩子叫累,家長困惑
“碰上我心情不好,這一聲聲‘累死了’的抱怨就顯得特別刺耳了。真不明白,給她那么好的生活條件,還累個什么。”黃女士說。 “初中那么多課程,本來就是累嘛。”顯然,曉佳對于媽媽的說法一點都不贊成。從兩門主科一下子變成了現在的六門課程,學習強度自然是增大了。而且隨著期末考試的來臨,曉佳更是覺得學習不堪負重。“本來學習就累了,抱怨一下還得不到理解,心里別提多郁悶了。”曉佳說。 而家長王女士也有同樣的困惑,家里的孩子不愛上學,不愿見老師,甚至每到上學前,都會磨磨蹭蹭地硬說自己肚子疼。一旦王女士詢問他在學校的情況,得到的結果不是保持沉默就是轉移話題。王女士更不明白,在家里不插手任何家務的孩子怎么會一上課就瞌睡,一副疲憊樣呢?
語言暗示易誤導孩子
“以前不這樣的,自從上了初中后,每次回老家,她外婆都喜歡問幾句,學習怎么樣啊?累不累?”黃女士覺得,曉佳這句“累死了”的口頭禪來源于外婆的溺愛。
而對于老人來說,見到了難得一見的孫女,自然要“疼愛”一番。在與媽媽爭執的過稱中,曉佳覺得外婆才是貼心的人,因為每次見到外婆,外婆都會心疼她學習太辛苦,讓她別累著。
長沙市明德中學徐果老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父母一些無意的話語有時也會給孩子帶來一些心理暗示。不少學生在結束一天的學習回到家中時,總會收到來自父母的詢問:累了吧?這時的孩子往往容易順著父母的話語說下去,一句句“好累!”、“累得不想動彈了”脫口而出。久而久之,也就讓孩子有了“似真似假”的勞累感。
不少孩子在進入初中階段的學習后,特別是面臨初中階段第一次期末考試的來臨,往往會更加頻繁地吐出一個“累”。這種“累”不一定是在緊張學習之后產生的身體疲勞,更多的是一種主觀體驗的疲倦感,心理上的疲勞。它的危害性不僅會引起人的生理疲勞,而且還會導致孩子對學習的厭倦情緒。
-
怎樣提高寶寶的語言能力 五招讓寶寶“能說會道”有很多的家長朋友說鄰居家或者朋友家、親戚家的寶寶好會講話,特別的討人喜歡,而自己家的寶寶卻沉默不語,怎樣都不肯多說話,其
-
怎樣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讓孩子擁有良好習慣的方法怎樣培養孩子的好習慣?讓孩子長大成材,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是眾多家長對孩子的期盼,而要達到這個目的,那么在孩子小的時候要進
-
怎樣開發孩子的智力 讓孩子更聰明的方法孩子的智力雖然存在先天性,但是通過后天培養也可以獲得提高,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就可以使用一些方法來開發孩子的智力,讓孩
-
孩子的20個壞習慣,你知道幾個?在三字經中,開頭便是“人之初性本善”,這代表著孩子在成長期還不能充分理解對與錯的定義,因此作為家長,我們應進行正確的引導
-
怎么教孩子游泳 只需簡單五步驟怎么教孩子游泳呢?說到游泳,這是一項很好的本領,一些家長不會游泳,所以特別想教孩子學會游泳,但是自己不會游泳能不能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