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孩子“精神虐待”了嗎?
如今的年輕父母對子女不再有長輩那種“棍棒之下出孝子”的陳舊觀念 ,靠體罰孩子而達到家教目的的做法,已被大多數父母放棄。但是,一些年輕父母因望子成龍心切,或有意、或無意,采取諷刺 、挖苦 、揭短等手段 ,使孩子在精神上造成了程度不同的傷害,我們姑且稱之為“精神虐待”。
虐待的具體表現
對孩子實施精神控制。一些家長不是請家庭教師,就是找來各種各樣的復習題讓孩子做。孩子的精神世界,被家長用習題填得滿滿的。“生活中最高興的事情是玩,最煩惱的事情是學習壓力”。在不久前結束的全國城市獨生子女人格發展調查中,多數接受調查的孩子對問卷上僅有的兩道自由回答題作出以上回答。
警告、恐嚇。家長對孩子講得最多的話不外乎是:“這次考不好,就不給你買玩具”;“你不好好學習,就休想到公園去玩” 。在這樣的精神壓力下,有的孩子的學習動力變成了只是為了達到某些具體的目的。
缺乏鼓勵,故意貶低孩子的能力。一些家長為刺激孩子加油學習,故意用孩子的不足與別的孩子長處相比,甚至在大眾場合,不顧孩子的自尊心,對孩子的缺點冷嘲熱諷,認為這樣孩子就會因害羞而把學習抓上去。
為什么在精神上虐待孩子
高期望值,使父母對孩子要求越來越嚴。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高期待已成為困擾我國年輕父母的主要心理情緒。上海市的一項最新調查結果表明:幾乎是100% 的家長認為最高興的事是孩子學習成績好;最惱火的事是孩子學習成績差。80% 以上的家長希望孩子成為腦力勞動者。家長對孩子期望值如此之高,是造成對孩子精神虐待的心理動因。
心理知識貧乏,家長并不了解孩子。一些家長視孩子為沒有感情、沒有個人意識、沒有獨立思維的“小孩兒”,隨心所欲地支配孩子的言行,孩子必須按照父母設定的程序去言、去行,稍越雷池半步,就會大聲對孩子說“不”。
“精神虐待”下的孩子難成才
精神上受虐待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所遭受的心理傷害,可能比肉體上受虐待的兒童更大。這一切在他們未來的生活中將是永遠也抹不去的陰影。其實,孩子心理問題已成為我們難以回避的話題:遼寧1.7萬中學生心理素質檢測表明:心理異常的比率達35%,心理疾病的比率達5.3%。反映在學生行為上表現為厭學、出走、自殺、早戀、打架、罵人等。孩子的心理問題,無不可以上溯到家長對孩子造成的精神壓力上。
-
怎樣提高寶寶的語言能力 五招讓寶寶“能說會道”有很多的家長朋友說鄰居家或者朋友家、親戚家的寶寶好會講話,特別的討人喜歡,而自己家的寶寶卻沉默不語,怎樣都不肯多說話,其
-
怎樣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讓孩子擁有良好習慣的方法怎樣培養孩子的好習慣?讓孩子長大成材,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是眾多家長對孩子的期盼,而要達到這個目的,那么在孩子小的時候要進
-
怎樣開發孩子的智力 讓孩子更聰明的方法孩子的智力雖然存在先天性,但是通過后天培養也可以獲得提高,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就可以使用一些方法來開發孩子的智力,讓孩
-
孩子的20個壞習慣,你知道幾個?在三字經中,開頭便是“人之初性本善”,這代表著孩子在成長期還不能充分理解對與錯的定義,因此作為家長,我們應進行正確的引導
-
怎么教孩子游泳 只需簡單五步驟怎么教孩子游泳呢?說到游泳,這是一項很好的本領,一些家長不會游泳,所以特別想教孩子學會游泳,但是自己不會游泳能不能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