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養孩子好成材
快,似乎已經成為了整個社會的主旋律。一天又一天,我們的生活總是在不斷地要“快一些更快一些”的催促聲中飛走。也許你曾經大聲呵斥孩子,讓他加快完成作業的速度;也許你曾經抱怨他的成績提升太慢……可臨到頭來,也許會發現自己在快生活中遺失了許多孩子成長時的光彩瞬間。拔苗助長焉能成?不如靜下心來,陪孩子慢慢成長。從“慢活”到“慢養”自從“慢生活”這個概念被提出來以后,“慢”似乎成了生活品質的代名詞。終日忙碌奔波的都市人似乎都在一夜之間醒悟過來:原來日子還可以這樣過。其實,教養孩子也要“慢”:不求一時的速度與效率,給予更多的空間和時間;學會等待,享受過程。只是在“快”風潮之下,忙碌奔波者依然忙碌奔波,而為人父母者,是否真正有能力拋開浮躁,靜下心來陪伴孩子慢慢地成長呢?
事實上,現代社會的整體風氣仍然是快節奏、效率優先,其中自然也包括我們的教育心態。這樣做的結果便是“速成”占據了教育模式的主流——能夠迅速提高孩子的各項技能,正是許多家長追求的目標。
其實理性點看問題,誰都知道“急于求成”不是好事。曾遇到過一位兒童心理咨詢師,在兒子上小學前一直不給他施加壓力,可是入小學前半年,看看周圍的孩子都已經掌握了拼音、算術、英語……終于還是忍不住拿了書本逼他學習,直到兒子出現情緒問題,反思之后才又回到原來軌道。后來入了小學,第一次考試兒子只得八十幾分,這個媽媽也一樣心急,只不過努力忍住了,反復告誡自己:“兒子一時的成績并不重要。”兒童心理專家尚且如此,自己的心態常有波動、懷疑、緊張、矛盾,都是可以接受的。
著急也好,放松也罷,說起來家長都是為了孩子,但實際上,真正問題的根源在于父母本身的心態和眼光。最早提出“慢養”一詞的黑幼龍看待孩子成長的視角和視野范圍的改變頗具啟發性:孩子的成長是數十年的漫長歷程,變數之多、可能性之大,遠超出父母的預期,因此一時的成敗得失,并不代表他一輩子就是如此。倘若真能將眼界放寬至此,或許“慢”下來,就不再是困難的事。
延伸閱讀
《慢養:給孩子一個好性格》
作者:黑幼龍等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簡介:本書由華文卡內基創辦人黑幼龍夫婦及黑家四個孩子聯手創作,講述了性格各異的孩子們各自的成長故事與精彩人生。正是在這本書中,黑幼龍最早提出了“慢養”的教育理念,發自內心的自信、良好的人際溝通,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慢養才能育“大器”:如何幫助孩子順利渡過心理胚胎期》
作者:滄浪 文明
出版社:中國婦女出版社
簡介:本書涉及孩子的啟蒙教育、個性形成、習慣培養以及父母與孩子的溝通、如何改進教育方法等,為父母提供了具體的培養方法,并有很多案例做支撐,讓讀者對孩子的成長有一個更深刻的認識。
《孩子你慢慢來》
作者:龍應臺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簡介:作為華文世界最有影響的一支筆,龍應臺的文章有萬丈豪氣,而在這本書里,龍應臺的文字卻有款款深情:“我愿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扎好,用他五歲的手指。孩子慢慢來,慢慢來。”
《完整的成長:兒童生命的自我創造》
作者:孫瑞雪
出版社: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簡介:這本書講述了如何讓兒童在外在世界中創造“自我”,成為自己的主人。家長在關愛兒童的同時應看到其自我成長的力量,將其培育為一個完整的人。最后還介紹了兒童發展的不同理論,以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兒童的發展規律及發展過程。
-
怎樣提高寶寶的語言能力 五招讓寶寶“能說會道”有很多的家長朋友說鄰居家或者朋友家、親戚家的寶寶好會講話,特別的討人喜歡,而自己家的寶寶卻沉默不語,怎樣都不肯多說話,其
-
怎樣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讓孩子擁有良好習慣的方法怎樣培養孩子的好習慣?讓孩子長大成材,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是眾多家長對孩子的期盼,而要達到這個目的,那么在孩子小的時候要進
-
怎樣開發孩子的智力 讓孩子更聰明的方法孩子的智力雖然存在先天性,但是通過后天培養也可以獲得提高,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就可以使用一些方法來開發孩子的智力,讓孩
-
孩子的20個壞習慣,你知道幾個?在三字經中,開頭便是“人之初性本善”,這代表著孩子在成長期還不能充分理解對與錯的定義,因此作為家長,我們應進行正確的引導
-
怎么教孩子游泳 只需簡單五步驟怎么教孩子游泳呢?說到游泳,這是一項很好的本領,一些家長不會游泳,所以特別想教孩子學會游泳,但是自己不會游泳能不能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