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苦教育的三種境界
吃苦教育有三重境界,其一是“挨”,其二是“適應”,其三是“超越”。
“挨苦”是最低的境界,就是成人強行安排孩子受苦,孩子極不愿意,有沒有辦法,只好“挨”,直到成人的安排結束。這種情況,不僅無益而且有害。我記得小時候,父親也有意的鍛煉我的吃苦精神,當時在農村,他的方法是增加勞動強度和延長勞動時間,但是,他的教育是失敗的。他讓我產生的是對勞作的厭惡和懼怕,不僅沒有增長相反減小了我對痛苦的忍受能力。
“適應”是一個更高的境界。隨著時間的延長,孩子的承受能力得到很大的增強,訓練結束后,再遇到一般的困難和“苦”就不怕了。但是,“適應”只是增加了人的承受力,并不能減少孩子的惰性,增強孩子的意志,這個經驗來自于我的一個同事,曾經北京市皮劃艇冠軍隊的成員,他告訴我:以前訓練太苦了,挑戰人身體的極限,所以現在碰到熬夜加班等或苦或累的事情,都受得了;但自己的惰性沒有受到抑制,還是能懶就懶,另外自己的進取性和自制力也沒有比接受訓練以前有過增長。
“超越”才是最高的境界,才是真正有效的教育。對此,我有過兩次深切的體會,其一是2004年正月初八騎自行車200多公里到河北大學,其二是2006年元宵節繞北京二環步行一周;兩次都是獨自進行,行前內心都有較大寫作壓力,都有明確的自我激勵的愿望。當行程結束后,都會想起《老人與海》里圣迪亞戈說的那句話:床是我的好朋友,床會成為了不起的東西。然后是舒服得不能忘記的睡眠,是接下來好長時間的積極和熱情。整個過程中,雖然飽嘗筋疲力盡的滋味,但是心里一點都不苦,相反越苦越有成就感,還想再苦一點,到了目的地后還想早走一段。
相關文章
-
怎樣提高寶寶的語言能力 五招讓寶寶“能說會道”有很多的家長朋友說鄰居家或者朋友家、親戚家的寶寶好會講話,特別的討人喜歡,而自己家的寶寶卻沉默不語,怎樣都不肯多說話,其
-
怎樣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讓孩子擁有良好習慣的方法怎樣培養孩子的好習慣?讓孩子長大成材,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是眾多家長對孩子的期盼,而要達到這個目的,那么在孩子小的時候要進
-
怎樣開發孩子的智力 讓孩子更聰明的方法孩子的智力雖然存在先天性,但是通過后天培養也可以獲得提高,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就可以使用一些方法來開發孩子的智力,讓孩
-
孩子的20個壞習慣,你知道幾個?在三字經中,開頭便是“人之初性本善”,這代表著孩子在成長期還不能充分理解對與錯的定義,因此作為家長,我們應進行正確的引導
-
怎么教孩子游泳 只需簡單五步驟怎么教孩子游泳呢?說到游泳,這是一項很好的本領,一些家長不會游泳,所以特別想教孩子學會游泳,但是自己不會游泳能不能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