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育”究竟隔著什么?
“我的工作很忙,平時孩子只能托付給雙方老人照顧,可是每次從老人家把孩子接回來的時候,孩子的小脾氣就變得壞些。不知道這樣下去會不會把孩子慣壞了。”王學敏的孩子才剛剛4歲,送到老家讓老人照顧已經有兩年了,從老家回來后,孩子仿佛變了個人,不僅吵鬧著要父母給她穿衣、收拾玩具,甚至連飯也要讓父母喂著吃。
眼看自己苦心對孩子培養的能力逐漸減退,王學敏的心里開始擔憂起來。
隔代教育
負面影響幼兒個性發展
老人往往有充裕的時間和愛心,所以愿意與孩子在一起生活,而且能夠耐心地傾聽孩子的講述;老人還具有撫養和教育孩子的實踐經驗,對孩子在不同的年齡容易出現的問題,應對的方法和經驗要比年輕的父母多得多;老人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社會閱歷和人生感悟,他們認為孩子應在愉快、寬松的環境下學習與生活,不必強求一定要這樣那樣。有很多情況也表明許多由老人帶大的孩子,身體素質好,在生活自理和安全保障方面要強于其它孩子,但是,老年人的觀念比較傳統,接受新生事物較慢,生活方式和育兒理念會與當代多少有些差別,任憑“隔代親”特殊的寵愛泛濫,就會對其身心發育造成很不利的負面影響。
專家認為:“隔代教育多數會有負面影響。因為老人的思想觀念基本定格在他們的時代,同時,隔代的感情要比父母對孩子的感情更加濃厚,老人的晚年時光可能多數都是傾注在孫輩身上的,過分的愛會讓孩子缺少礪練。”
隔代教育
不能代替親子教育
隔代教育作為一種客觀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對孩子的個性發展有著極大的影響。家長應該清楚地認識到隔代教育的利與弊,無論工作有多忙,都應該抽出固定時間來陪孩子,不要圖省事,把孩子托付給老人就不管了,當然,也不要怕老人溺愛孩子,拒絕老人代養,從而傷害到彼此的感情。
專家表示:“老年人格外地疼愛孫輩,容易對孩子溺愛和遷就,這樣長期下去容易使孩子形成以自我為中心,任性的個性。此外,老年人接受新事物比較慢,教養觀念相對滯后,對孩子的要求很單一,只希望孩子乖巧,聽話,穩當,這樣也會容易泯滅孩子的好奇心和創新精神。家長應該明確一點,父母是影響孩子一生的教育老師,隔代教育不能代替親子教育。教育的最終目標是孩子獲得發展,從孩子一出生起,就離不開家庭和父母,家庭是孩子首先接觸與長期生活的場所,孩子在每日每時的各種生活活動中受到家庭成員潛移默化的影響。”
-
怎樣提高寶寶的語言能力 五招讓寶寶“能說會道”有很多的家長朋友說鄰居家或者朋友家、親戚家的寶寶好會講話,特別的討人喜歡,而自己家的寶寶卻沉默不語,怎樣都不肯多說話,其
-
怎樣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讓孩子擁有良好習慣的方法怎樣培養孩子的好習慣?讓孩子長大成材,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是眾多家長對孩子的期盼,而要達到這個目的,那么在孩子小的時候要進
-
怎樣開發孩子的智力 讓孩子更聰明的方法孩子的智力雖然存在先天性,但是通過后天培養也可以獲得提高,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就可以使用一些方法來開發孩子的智力,讓孩
-
孩子的20個壞習慣,你知道幾個?在三字經中,開頭便是“人之初性本善”,這代表著孩子在成長期還不能充分理解對與錯的定義,因此作為家長,我們應進行正確的引導
-
怎么教孩子游泳 只需簡單五步驟怎么教孩子游泳呢?說到游泳,這是一項很好的本領,一些家長不會游泳,所以特別想教孩子學會游泳,但是自己不會游泳能不能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