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高消費攀比現象令人擔擾
“再這樣下去,我實在受不了了!等囡囡大一點以后,我一定要搬家!”1月8日下午,囡囡媽媽氣哼哼地甩了這樣一句話。
想當初,做大學老師的囡囡媽也是千挑萬選才定下了現在的居所:重慶為數不多的低密度花園洋房小區,環境優美,可謂“離塵不離城”,她認為,這樣的環境最適合養育寶寶。這才入住不過三四年,怎么就想搬家了呢?
原來,是樓上的鄰居讓囡囡媽備受刺激:那家的寶寶,吃穿用度都專挑最貴的,還有一個時時不忘炫耀的外婆,“從嬰兒期就開始高消費,還要攀比,這樣的風氣對我們囡囡成長一點好處沒有。”她的農村婆婆更是忍不住咋舌頭:“城里養一個娃兒硬是不得了,一個月的花銷比我們鄉下一家人一年花得還要多!”
用自制尿布成了另類嬰幼兒用品攀比步步攀高
因為兩家是樓上樓下的鄰居,歡歡外婆常常來串門,每來一次,就要把歡歡新添的高檔用品報一遍價格。
比如,一條400元白色的牛仔褲,只在秋天穿了兩次就穿不了了;一件羽絨服999元,明年冬天肯定穿不下的型號。囡囡媽媽很是郁悶,歡歡還是個不到1歲的嬰兒有什么必要買那么貴,“我都還沒穿過900元多的羽絨服呢”。
在這個小區,囡囡媽是少數派,要不是心態和定力都不錯,早就加入攀比大軍了。她每次抱著囡囡出門,小區里總有不少人和保姆對囡囡穿的那洗得發白的舊尿布投以驚詫的目光。
因為是高尚小區,這里很多嬰兒白天夜晚都用紙尿褲,每月光紙尿褲一項就要花費好幾百元。而囡囡媽媽則堅持只在晚上用,“我們小時候,用的都是父母舊棉內衣改的尿布,也沒見有什么不好呀。”她剛剛從網上給囡囡淘到一件印花的棉衣,才18元。
歡歡兩三個月的時候,腳上就不停地換各種各樣精美的鞋子,其中一雙不起眼兒的鞋就要380元。
而囡囡在學走路以前從沒穿過鞋,因為囡囡媽從書上看到,腳上的穴位最多,讓嬰兒光著腳有助于生長發育。
其實歡歡穿鞋子的理由是因為歡歡媽覺得好看。剛剛入秋,歡歡又戴上了帽子,帽子也是三兩天又換了不同的款式和顏色。因為歡歡媽媽說:“不同的衣服得搭配不同的帽子和鞋子。”
吃的用的當然更不能含糊。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以后,小區的很多家長都成了驚弓之鳥,只買國外品牌的奶粉。而這些奶粉趁勢不斷漲價,僅此一項,一個嬰兒一個月就要1000余元。但是歡歡外婆說這些奶粉是進口奶源,在中國生產,還是不可靠。歡歡吃的奶粉是純進口的,一聽900克的就要將近400元,一個月要2000元。歡歡要添加輔食了,超市里打折賣的鱈魚20多元一斤太便宜了,也是不能買的,歡歡吃的是從遠東百貨買的進口貨,100多元一塊。就連紙尿褲,國外品牌在國內生產的也不可信,歡歡用的是從日本原裝進口的,比國內生產的要貴一倍。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消費觀,我喜歡給寶寶買物美價廉的東西,你喜歡給孩子買貴的,這都無可厚非。但是言必談價格、品牌,還處處炫耀,就有點讓人受不了了。”囡囡媽說。
現在的寶寶基本上都是“有車一族”,而且嬰兒車都不止一輛。孩子坐的是“寶馬”還是“奔馳”也是小區父母攀比的一項。在已經有了兩輛嬰兒推車的前提下,歡歡媽媽某天又買回一輛2000多元的,只是因為它漂亮。而1歲半的丹丹有一輛5000多元的嬰兒車,但只坐了一次,就不肯再坐。
這樣的家長并非個案。遠東百貨是重慶觀音橋商貿圈最貴的商場之一,5樓是運動童玩館,那里銷售的嬰幼兒服裝動輒就是上千元,即使換季也很少打折。歡歡媽媽曾經在那里看中了一雙某韓國品牌嬰兒鞋,300多元,當時沒買,不久后再去就沒有了。而另一位寶寶家長說,在重慶解放碑某商場,嬰幼兒服飾上萬元一套的都有,她看中了一件周歲女孩穿的T恤,還2000多元人民幣呢。
-
怎樣提高寶寶的語言能力 五招讓寶寶“能說會道”有很多的家長朋友說鄰居家或者朋友家、親戚家的寶寶好會講話,特別的討人喜歡,而自己家的寶寶卻沉默不語,怎樣都不肯多說話,其
-
怎樣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讓孩子擁有良好習慣的方法怎樣培養孩子的好習慣?讓孩子長大成材,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是眾多家長對孩子的期盼,而要達到這個目的,那么在孩子小的時候要進
-
怎樣開發孩子的智力 讓孩子更聰明的方法孩子的智力雖然存在先天性,但是通過后天培養也可以獲得提高,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就可以使用一些方法來開發孩子的智力,讓孩
-
孩子的20個壞習慣,你知道幾個?在三字經中,開頭便是“人之初性本善”,這代表著孩子在成長期還不能充分理解對與錯的定義,因此作為家長,我們應進行正確的引導
-
怎么教孩子游泳 只需簡單五步驟怎么教孩子游泳呢?說到游泳,這是一項很好的本領,一些家長不會游泳,所以特別想教孩子學會游泳,但是自己不會游泳能不能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