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提醒:別做“媽媽醫生”
“媽媽醫生”是指這樣一類型的母親,一旦發現孩子生病,認為自己掌握點醫學常識而充當起臨時“醫生”,常常越俎代庖,自行決斷。其結果往往是弄巧成拙,事與愿違。
比如,“媽媽醫生”見孩子傷風感冒、肚痛拉稀等,就自行給予抗生素藥物治療,并連續或過量地服用,以致孩子體內菌群失調。
“媽媽醫生”還會憑空想象,認為孩子“熱氣”,強迫其經常性地大量吞服清熱藥水和沖劑,造成孩子的脾胃功能受損。
“媽媽醫生”見孩子肚子疼,便會用力去按摩,造成了闌尾膿點破裂、蛔蟲鉆膽道、腸套疊套入加深而危及生命。
“媽媽醫生”對孩子皮疹經常使用“膚輕松軟膏”涂擦,造成皮質改變或體內激素改變。
“媽媽醫生”強令孩子多吃什么、禁吃什么,造成體內營養素失調。
“媽媽醫生”還會大量購進多種增高性益智性的“口服液”,強行命令孩子服用,孩子服用得發膩卻不見任何效果。
“媽媽醫生”還會為乙肝患兒購買名目繁多的“特效藥”,一服就是半年幾載……
這些都是“媽媽醫生”們的“杰作”,要知道,這些自以為是的行為極大地損害著孩子的身心健康。
其實,媽媽的主要責任是養育孩子,應該在關心孩子的生活起居、培養孩子良好習慣和品德上多下功夫。至于孩子生病,沒有充分的把握,不要自作主張,而應該及時送醫院就診,以保證沒有閃失。必須明白,因為媽媽不是醫生。
相關文章
-
怎樣提高寶寶的語言能力 五招讓寶寶“能說會道”有很多的家長朋友說鄰居家或者朋友家、親戚家的寶寶好會講話,特別的討人喜歡,而自己家的寶寶卻沉默不語,怎樣都不肯多說話,其
-
怎樣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讓孩子擁有良好習慣的方法怎樣培養孩子的好習慣?讓孩子長大成材,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是眾多家長對孩子的期盼,而要達到這個目的,那么在孩子小的時候要進
-
怎樣開發孩子的智力 讓孩子更聰明的方法孩子的智力雖然存在先天性,但是通過后天培養也可以獲得提高,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就可以使用一些方法來開發孩子的智力,讓孩
-
孩子的20個壞習慣,你知道幾個?在三字經中,開頭便是“人之初性本善”,這代表著孩子在成長期還不能充分理解對與錯的定義,因此作為家長,我們應進行正確的引導
-
怎么教孩子游泳 只需簡單五步驟怎么教孩子游泳呢?說到游泳,這是一項很好的本領,一些家長不會游泳,所以特別想教孩子學會游泳,但是自己不會游泳能不能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