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要了解孩子的學習方式
很多人問我,孩子幾歲上小學合適,實際上我希望我們的孩子8歲上小學。這不是一個普遍認為的孩子上小學的年齡,但我想說的是,孩子幾歲進入小學學習,孩子的學習能力。對每一個孩子而言,他真實的學習能力,決定了他學什么和怎么學是適合自己的,是否能享受到學習的樂趣。了解孩子的學習方式,你就可以更好地觀察和把握孩子的能力。
每個人的學習方式都不同,我經常發現,有的孩子通過聽來學習的能力很好,比如老師講授課文的內容,他復述的時候就好像自己讀過一樣;而有的孩子卻必須通過動手實際操作,用體驗去了解所學的內容;還有的孩子又正是依靠講述來學習。一個典型的依靠聽和體驗來學習的人,他讀書的效果就遠不如去聽和體驗。而一個依靠活動去體驗的人,一體驗,他就能把所學的東西內化,將知識和經驗整合在一起。還有的人一讀起書來廢寢忘食,他通過讀和知識反復發生著關系,這就是屬于他的學習方式。
我們并不知道孩子天然是用什么方式學習的,這一點必須通過對孩子的接納和觀察來獲得,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我們只按照一種學習模式來教育孩子,勢必就會與許多孩子的學習方式相沖突。在許多學校的教育中,老師按照大綱和知識點講解著,孩子們無一例外地只能坐在那兒聽,缺乏實踐自己學習方式的機會,勢必會導致許多孩子的學習出問題。我認識一個孩子,他是個以思考為主的孩子,一定要思考清晰了才能進行下一步的學習,老師上課講解完后,沒有留出讓孩子們反饋的時間,結果他跑到講臺上說:“不行!這個問題我還沒有思考完。”如果我們一刀切的話,就只能僥幸地看個體老師的風格跟孩子的學習方式是否吻合,如果不吻合,那這個孩子可能就會遭受挫敗。
曾經一次在西安,一位家長請我跟他的孩子聊一聊數學,因為孩子的數學成績不好。我問那個孩子:“你為什么數學不好?”孩子說:“因為我聽不懂老師說的話!”我又問:“你聽不懂什么話呢?”他說:“我不知道什么是乘數和被乘數。”這下我明白了,孩子之所以數學不好,是因為他壓根還沒有理解基本的概念,就更不用提接下來的操作了。任何學科都涉及到許多概念,假如老師沒有把概念以適合孩子理解的方式,沒有以實物教學的方式講解清晰,那么孩子會在學習中感到茫然和有壓力。比如,你想讓孩子知道長方形的面積是如何計算的,那首先要讓他知道長和寬是什么。你會發現,在黑板上畫一個長方形和拿一個實物長方形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實物讓孩子有看和接觸的機會,邊聽概念邊和實物聯系起來,他們很快就能理解什么是長和寬,繼而理解面積。
-
怎樣提高寶寶的語言能力 五招讓寶寶“能說會道”有很多的家長朋友說鄰居家或者朋友家、親戚家的寶寶好會講話,特別的討人喜歡,而自己家的寶寶卻沉默不語,怎樣都不肯多說話,其
-
怎樣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讓孩子擁有良好習慣的方法怎樣培養孩子的好習慣?讓孩子長大成材,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是眾多家長對孩子的期盼,而要達到這個目的,那么在孩子小的時候要進
-
怎樣開發孩子的智力 讓孩子更聰明的方法孩子的智力雖然存在先天性,但是通過后天培養也可以獲得提高,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就可以使用一些方法來開發孩子的智力,讓孩
-
孩子的20個壞習慣,你知道幾個?在三字經中,開頭便是“人之初性本善”,這代表著孩子在成長期還不能充分理解對與錯的定義,因此作為家長,我們應進行正確的引導
-
怎么教孩子游泳 只需簡單五步驟怎么教孩子游泳呢?說到游泳,這是一項很好的本領,一些家長不會游泳,所以特別想教孩子學會游泳,但是自己不會游泳能不能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