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獨立生活能力
現在的家庭從小就讓孩子生活在無憂無慮的環境里,孩子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很多父母以為這就是自己給孩子的幸福生活,可是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能獨立離開父母自主生活嗎?孩子沒有獨立性,又怎樣在社會上立足呢?又如何能在激烈的競爭中成功呢?
孩子天生并不缺乏獨立性,但結果卻成了沒有獨立性的人。面對這一現實,我們是應該指責孩子,還是更應該反省我們家長自己?
人的獨立生活能力是在一定的環境、教育作用下慢慢養成的。在指責孩子不能自理、不能獨立的同時,我們家長應該先反省一下自身是否為孩子的獨立創造了條件和機會。
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都需要通過自身的實踐才能獲得。正如不經過反復勾畫涂抹不可能學會畫畫一樣,不放手讓孩子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他永遠不會長大。在父母 手心里,孩子無法了解自己,更不可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觸摸世界。在父母的掌控下,孩子如同生長在樹陰下,既看不清自身的形象,更不知道自己的能力和高度。 所以,孩子長不大,原因不在孩子,而在不懂教育的父母自己。
培養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呢?
首先,家長應該讓孩子從參與家務勞動開始,給他們更多機會、時間去獨立操作家務和課余各項勞動,使他們的生活空間得到拓展,動手能力得以提高,從而體會到獨立成功的快樂。
其次,家長應該放開孩子的手腳,讓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聽,用自己的手去做,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和思考,幫助孩子真正建立起獨立的人格意識和尊嚴感。
獨生子女在家習慣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對糧食是怎樣生產出來的、飯是怎么做出來的不聞不問。對生活的漠不關心不但會減弱孩子的感受力,更嚴重的是削弱了孩子的基本生活能力。
像有個幼兒園為孩子舉行了拼盤大賽,通過游戲和比賽的方式調動孩子的勞動積極性。剛開始,孩子們戰戰兢兢地拿著菜刀,很費力地切。他們不時地為搶盤子、 搶案板發生爭吵。足足用了兩個小時,他們終于各端出了3盤菜,請爸爸媽媽品嘗評價。家長們邊品嘗邊夸獎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并借此機會向孩子們傳遞勞動光 榮、做飯是一種創造性活動的觀念。
孩子們在做飯的過程中,自己摸索出相互協作配合的方法,比如原來大家一起切菜,必然會為工具和地方發生爭吵,后來,他們商定,一個人切菜的時候其他人做別的,比如收拾桌子、擺放碗筷等等。這樣,廚房里再也沒有爭吵了,而是充滿了歡笑聲。
孩子們學會做飯后,我們再給他們錢,讓他們從購物開始,安排和設計家庭餐桌,這不但給了他們體驗家長辛苦的機會,也給了他們學習精打細算、管家理財的機會。培養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必須對孩子放手,給他們自我設計、自我安排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在生活中學會生活。
總之,要想讓孩子成長得更快,就要勇敢放手,給孩子獨立的機會,而不是把孩子看得緊緊的。
-
怎樣提高寶寶的語言能力 五招讓寶寶“能說會道”有很多的家長朋友說鄰居家或者朋友家、親戚家的寶寶好會講話,特別的討人喜歡,而自己家的寶寶卻沉默不語,怎樣都不肯多說話,其
-
怎樣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讓孩子擁有良好習慣的方法怎樣培養孩子的好習慣?讓孩子長大成材,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是眾多家長對孩子的期盼,而要達到這個目的,那么在孩子小的時候要進
-
怎樣開發孩子的智力 讓孩子更聰明的方法孩子的智力雖然存在先天性,但是通過后天培養也可以獲得提高,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就可以使用一些方法來開發孩子的智力,讓孩
-
孩子的20個壞習慣,你知道幾個?在三字經中,開頭便是“人之初性本善”,這代表著孩子在成長期還不能充分理解對與錯的定義,因此作為家長,我們應進行正確的引導
-
怎么教孩子游泳 只需簡單五步驟怎么教孩子游泳呢?說到游泳,這是一項很好的本領,一些家長不會游泳,所以特別想教孩子學會游泳,但是自己不會游泳能不能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