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需要智慧型父母
提到智慧型父母,可能有的父母不理解了,我們都是經過正規大學教育,都是有文化的人,怎么會沒有智慧呢?這里的智慧不僅僅是指文化方面的知識智慧,更多的是指在教育孩子方面的智慧。智慧型父母能正確引導孩子,能用智慧應對教育孩子的挑戰。
五歲的貝貝,吃過晚飯后要吃花生米。媽媽覺得花生米油性比較大,貝貝吃了不好消化,便沒有同意。貝貝一臉的不高興。爸爸看見了便把他攬在懷里哄他。這時貝貝說:“爸爸,如果不讓你做喜歡的事,你痛苦不痛苦?”爸爸茫然,媽媽詫異,不知如何回答。
從這件小事中,我們看到了孩子對父母教育智慧的挑戰,父母的不知如何作答錯過了一個良好的教育時機。我們建議父母要用智慧教育孩子,做智慧型父母。
智慧型父母具有對自己和孩子的行為進行分析、判斷的意識和能力,在作出正確分析、判斷的基礎上,選擇合適的方法手段有效地解決問題。智慧是把一個人所具有的教育理念轉化為行為能力的中介。
例如貝貝的問題。貝貝想吃花生米(孩子的行為),媽媽不讓吃(媽媽的行為),此時二者之間產生了矛盾,出現了問題。爸爸把孩子攬在懷里(父親的行為力圖緩和矛盾),貝貝向爸爸提出問題,其實是向爸爸轉達了他內心的痛苦體驗。父母不作出回答是不行的,那該怎樣表達?
首先,對貝貝的行為進行分析。孩子想吃花生米不是過錯,因為這只是孩子的想法。媽媽不讓吃也不是過錯,因為此時吃花生米對孩子確實沒有太大的好處。在兩者都沒有過錯的情況下貝貝產生了痛苦體驗,父母必須承認孩子內心的痛苦,這一點不容忽視。
其次,父母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分析。父 母為了孩子的身體著想作出不同意他吃花生米的決定,這沒有錯。這個決定跟孩子的當下需求發生了矛盾,這是事實。父母如果堅持自己的決定,則孩子會感到痛 苦;如果遷就孩子,則對孩子的身體不利。相比之下,父母堅持自己的決定顯得更加有利于孩子的發展,但處理孩子的痛苦非常關鍵。
最后,在進行分析的基礎上,父母此時必須作出恰當回應而不是沉默不答。父母要告訴孩子不讓他做喜歡的事他會感到痛苦,但是一個人所喜歡的事不一定都能去做,這要看這事對自己和別人的影響。不讓你吃花生米是因為我們就要睡覺了,此時吃花生米容易消化不良,對自己的身體健康不利。我們把一些道理融于孩子的實際體驗中,他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在家庭教育中,我們提倡做智慧型父母,目的在于使父母親對自己和孩子的行為作出正確的分析、判斷,能改變自己的教育行為,然后再用自己的行為去影響孩子。
另外,孩子天生是個思想家,他們有自己的感情需要,有意識和思想,在成人面前他們是一個大寫的人。從他們自身發展來說又有其年齡特征,他們不能很好地表 達自己的情感、思想,這就要求父母用智慧去讀懂和感受孩子的內心世界,讀懂和感受孩子的獨特思想,真正做到“知子莫如父,知女莫如母”。在懂孩子的前提 下,選擇有效的溝通方式和方法,這個過程也需要父母有教育智慧。
父母有智慧可以使父母的發展和子女的成長形成螺旋式的良性過程。有 一位母親曾問我:“是父母造就了孩子,還是孩子造就了父母?”這個問題引起我們的思考。從生命的誕生來看,是父母造就了孩子。從父母的角色形成來看,是有 了孩子使你成為父母。新生命的成長過程有其自身規律和年齡特征,要求父母親了解掌握,這就需要父母不斷地學習、思考,增長智慧。從這個角度看,是孩子的成 長過程造就了父母親。我們追求的是有血親關系的兩代人形成良性的影響過程,這需要做智慧型父母。
看來,如果父母沒智慧的話,可能都要被孩子給問住了,連孩子的問題都回答不了又如何來教育孩子呢。
-
怎樣提高寶寶的語言能力 五招讓寶寶“能說會道”有很多的家長朋友說鄰居家或者朋友家、親戚家的寶寶好會講話,特別的討人喜歡,而自己家的寶寶卻沉默不語,怎樣都不肯多說話,其
-
怎樣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讓孩子擁有良好習慣的方法怎樣培養孩子的好習慣?讓孩子長大成材,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是眾多家長對孩子的期盼,而要達到這個目的,那么在孩子小的時候要進
-
怎樣開發孩子的智力 讓孩子更聰明的方法孩子的智力雖然存在先天性,但是通過后天培養也可以獲得提高,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就可以使用一些方法來開發孩子的智力,讓孩
-
孩子的20個壞習慣,你知道幾個?在三字經中,開頭便是“人之初性本善”,這代表著孩子在成長期還不能充分理解對與錯的定義,因此作為家長,我們應進行正確的引導
-
怎么教孩子游泳 只需簡單五步驟怎么教孩子游泳呢?說到游泳,這是一項很好的本領,一些家長不會游泳,所以特別想教孩子學會游泳,但是自己不會游泳能不能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