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如何讓寶寶好好的吃飯呢
孩子的吃飯習慣家長都是要重視培養的,很多家長提到寶寶吃飯就頭疼,看見寶寶吃飯就發愁。可是該如何讓孩子乖乖的吃飯呢?如何讓孩子養成吃飯的好習慣呢?
天天都有遭遇戰
每天一到吃飯的時候,剛滿三歲的嬌嬌就會發生一場追逐戰和遭遇戰:媽媽端著飯碗在后面追,爺爺負責拿著玩具在前面引誘,而奶奶則專管調換電視頻道——這 一切的努力都只不過是為了讓嬌嬌能夠好好的吃上一口飯。然而經常還是事與愿違,小半碗飯喂下來要一個多鐘頭,還常常拋灑了一多半呢。看見寶寶小臉一天天黃 瘦,每次體檢都離達標差一點,嬌嬌的爸爸媽媽都快要愁死了。而爺爺奶奶總是說,實在不吃飯你們也不要勉強她嘛,家里不是還有最好的餅干和巧克力嗎?這些也 是有營養的嘛。這樣,嬌嬌就養成了一個固定習慣:每次看到媽媽放下飯碗了,嬌嬌就會松一口氣,接著說:現在我來吃點啥呢?在最近一次體檢的時候,問題出來 了,不單是身高體重不能達標了,嬌嬌還出現了貧血的現象,醫生說:如果缺鐵性貧血不能糾正,會影響寶寶智力發育的。主要會影響孩子注意力集中和影響學習能 力和睡眠啊。這下,全家人才真正緊張了,原來,不好好吃飯也會出大問題的啊。
一場“獨立與權力”的戰斗
在醫院里,醫生針對寶寶吃飯問題,仔細的跟寶寶家長做了全面的指導:
原來,孩子吃飯的問題,既是一般的喂養方法問題,更是孩子成長初期的重要心理問題啊。
家中的寶寶不肯在吃飯的時間里乖乖地吃飯,與父母本身的教養態度有密不可分的關系。本來”肚子餓了要吃飯“這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本能,如果孩子的肚子真 的很餓了,就不會有不肯吃飯的問題,因此,寶寶“拒絕吃飯”的理由多數來自想與父母做“權利之爭”。由于父母對孩子不肯吃飯的行為不了解及不放心,聰明的 孩子們便會抓住父母的弱點,以不吃飯的行為做為與父母交換條件的籌碼;而且由于父母對于“吃飯”這個問題的過度緊張,寶寶往往感覺得是為了爸爸媽媽而吃飯 的,本來愉快的進餐就變成了為了父母而完成的任務,甚至成了一場“獨立與權力”的戰斗了。
所以,家長首先要避免對寶寶吃飯問題的過度焦 慮和關注,而且還應該知道孩子的真正需要及理解孩子的行為能力,如此才能正確的找出孩子不肯乖乖吃飯的問題。一歲多以后的孩子就應該獨立完成吃飯的過程 了,孩子良好的進餐習慣是需要逐步培養的。在用餐時間,寶寶得到的不只是食物,他還在學習社交技巧,如:如何使用餐具,如何分享和品嘗食物。
“戰事調停”的原則
要孩子好好吃飯,家長應該注意幾個方面:
1.就餐情緒愉快,就餐專心致志。不要在用餐時訓斥孩子,應讓孩子心情愉快的用餐。父母如果以利誘的方式叫孩子吃飯,久而久之,便會讓孩子以“吃飯”這件事當作交換條件,造成孩子錯誤的價值觀。
2.不挑食不偏食。寶寶對一些剛剛食用的食品不習慣,家長應帶頭吃同樣的食物,給孩子做個榜樣。“言教不如身教”。小孩子的模仿能力極強,如果大人們本身的飲 食習慣不正常,或者常常隨便以零食裹腹,自然沒有理由去要求孩子遵守定時吃飯習慣。所以,家長一定不能在飯桌上一會說這個菜咸了,一會說那個有魚腥味,自 己從來不吃等等。
-
怎樣提高寶寶的語言能力 五招讓寶寶“能說會道”有很多的家長朋友說鄰居家或者朋友家、親戚家的寶寶好會講話,特別的討人喜歡,而自己家的寶寶卻沉默不語,怎樣都不肯多說話,其
-
怎樣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讓孩子擁有良好習慣的方法怎樣培養孩子的好習慣?讓孩子長大成材,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是眾多家長對孩子的期盼,而要達到這個目的,那么在孩子小的時候要進
-
怎樣開發孩子的智力 讓孩子更聰明的方法孩子的智力雖然存在先天性,但是通過后天培養也可以獲得提高,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就可以使用一些方法來開發孩子的智力,讓孩
-
孩子的20個壞習慣,你知道幾個?在三字經中,開頭便是“人之初性本善”,這代表著孩子在成長期還不能充分理解對與錯的定義,因此作為家長,我們應進行正確的引導
-
怎么教孩子游泳 只需簡單五步驟怎么教孩子游泳呢?說到游泳,這是一項很好的本領,一些家長不會游泳,所以特別想教孩子學會游泳,但是自己不會游泳能不能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