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齡前:兒童情商教育警惕3大陷阱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僅智商高,學習好,而且更希望孩子情商高,足以應對身邊的一切,可是專家要提醒的是,學齡前兒童的情商教育要警惕下面的這些陷阱。
為了給孩子選擇正確、合適的情商教育,專家提醒家長警惕以下誤區(qū):
1、首先,情商教育與智商教育密切結合,缺一不可。
如果說智商主要反映人的認知能力、思維能力、語言能力、觀察能力、計算能力、律動的能力等。那么情商主要反映一個人感受、理解、運用、表達、控制和調節(jié)自己情感的能力,以及處理自己與他人之間的情感關系的能力。
智商與情商密切結合,共同構成兒童快樂成長和未來成功的基石。寶寶只有具備了語言、思維和基本的關系認知能力,才能更好地在同齡伙伴交往中培養(yǎng)人際關系能力,學會認知自己和他人的情緒。離開智商談情商或者離開情商談智商都是謬誤,尤其在早期教育階段更應該以綜合培養(yǎng)為主,切莫從智商教育的極端走向情商教育的極端。
2、其次,情商教育應遠離單純的行為模仿,讓兒童在真實的生活中體驗并提高。
由于0-6歲的兒童在語言、思維、社會認知等方面還處在不斷發(fā)展的階段,很難構建心理和行為的一致性關系。單純的情商培養(yǎng)體系容易讓兒童陷入行為模仿和習慣性反應,而沒有從心理上認同。
比如一個2歲的寶寶在情商課堂上學習“分享”,他在教師、家長的指導下把蛋糕分給其他小朋友,但是她不明白為什么也無法用語言與其他小朋友溝通,那么“分享”對他而言就是一種具體的行為,不是從內心體驗到喜悅感和認同感。情商教育要充分尊重兒童的自主性,與語言、思維等課程相結合,切莫陷入灌輸式傳授。
3、最后,情商教育的最佳年齡是4-6歲。情商教育的主要內容是情緒、情感。
無論是自我情緒的感受、表達、調控,還是自己與他人情感關系的維系,都需要在兒童具備一定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和社會關系認知的基礎上。寶寶還不能用語言熟練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又如何調控自我的情緒,到頭來自信、快樂只能流于表面,成為單純的行為模仿。0-3歲的兒童,需要從音樂、語言、思維等各個層面進行綜合性培養(yǎng),促進身心健康和綜合智能發(fā)展。
等寶寶具備一定的語言、思維和社會認知能力的時候,一般在4-6歲,通過適當的情商課程,才能引導寶寶正確認識情緒、管理情緒、自我激勵、用社會性手段解決實際問題。
-
怎樣提高寶寶的語言能力 五招讓寶寶“能說會道”有很多的家長朋友說鄰居家或者朋友家、親戚家的寶寶好會講話,特別的討人喜歡,而自己家的寶寶卻沉默不語,怎樣都不肯多說話,其
-
怎樣培養(yǎng)孩子的好習慣 讓孩子擁有良好習慣的方法怎樣培養(yǎng)孩子的好習慣?讓孩子長大成材,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是眾多家長對孩子的期盼,而要達到這個目的,那么在孩子小的時候要進
-
怎樣開發(fā)孩子的智力 讓孩子更聰明的方法孩子的智力雖然存在先天性,但是通過后天培養(yǎng)也可以獲得提高,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就可以使用一些方法來開發(fā)孩子的智力,讓孩
-
孩子的20個壞習慣,你知道幾個?在三字經中,開頭便是“人之初性本善”,這代表著孩子在成長期還不能充分理解對與錯的定義,因此作為家長,我們應進行正確的引導
-
怎么教孩子游泳 只需簡單五步驟怎么教孩子游泳呢?說到游泳,這是一項很好的本領,一些家長不會游泳,所以特別想教孩子學會游泳,但是自己不會游泳能不能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