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任性怎么辦?父母們如何招架
調皮、人性是所有孩子的天性,看著孩子活碰亂跳的樣子,很多父母內心十分幸福滿足。然而,父母對孩子也要進行適當的管教,如果放任孩子隨著自己的心意胡鬧,必將影響孩子以后心性的形成。面對孩子的任性,父母該怎樣招架呢?
快4歲的小志最近越來越不聽話了。就拿晚上睡覺來說,本來工作了一天,媽媽已經很累了,到了該睡覺的時間,喊小志好幾遍都不管用,小志總以“再玩一會兒”為由,不斷地拖延上床時間。最后媽媽不得不強行收拾玩具,但此舉卻遭到小志的奮力反抗,他大哭大鬧,每天晚上都會和媽媽發生一場戰爭。
不光是在家里,在外面小志也經常不給媽媽面子。一天,爸爸媽媽帶小志去游樂場玩,見時間晚了,媽媽便要帶小志回家吃飯。小志不肯走,還沒玩夠,見媽媽堅持讓自己馬上回家,便開始大嚷大叫,還沖媽媽大喊:“討厭你……別管我……”爸爸拉小志,他還對爸爸又踢又踹,忍無可忍的爸爸朝著小志就是一巴掌:“這孩子再不管就無法無天了!”
孩子的任性,都是大人惹的禍
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
當孩子的活動意愿受到家長強制壓迫時,孩子就會產生失落和挫敗情緒。再加上快4歲的孩子正處在自我意識覺醒的時期,叛逆精神強勁,他們會想“我偏不做爸爸媽媽讓我做的事”。這就是俗話說的“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
孩子以執拗來對抗父母的粗暴
孩子的自制能力差,易沖動,思維帶有片面性及刻板性的特點,因此容易任意所為。父母不了解孩子的心理,不問原因便用訓斥、打罵等方式回應孩子的一切“不合理要求”,從而導致孩子產生逆反心理,以執拗來對抗父母的粗暴,任性行為加重。
家長不當的教養方式
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和獨生子女比例的增加,不少孩子成為了家庭的中心,孩子想怎樣就怎樣,缺乏行為規范和自我約束意識。還有些家長只注重孩子的知識積累,而忽視對孩子個性品質、行為習慣、社會適應性等方面的教育,這樣的教養方式必然導致孩子的任性和無理。
隔代間的溺愛
老人對孫輩的溺愛也會造成孩子的任性。對孫輩老人們都是疼愛有加,要什么給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孩子習慣了受到像“小皇帝”一樣的對待,自然會變得很任性了。
爸爸媽媽如何招架孩子的任性呢?
給孩子一個緩沖期,之后和善而堅定地執行
給孩子一個緩沖期,如“再玩10分鐘,我們就要準備睡覺了”“再過10分鐘,我們就要回家了”,預定時間到了,就要和善而堅定地執行。孩子慢慢養成習慣,任性的情況就會越來越少。
給孩子一個冷靜期
如果孩子正處于情緒爆發期,家長不妨利用“冷處理”的方法,即不予理睬,不訓斥,更不打罵,讓孩子自己感到哭鬧無濟于事,達不到目的。在孩子平靜下來時,要告訴孩子剛剛爸爸媽媽為什么不理他,并讓他說說鬧脾氣的原因,再借機進行說服教育。
讓孩子自己去感受
可以在和孩子做親子游戲時,讓孩子自己去感受。如,和孩子玩“過家家”時,父母可以扮演一個任性的孩子,讓孩子扮演父母,看看孩子如何處理“不聽話的孩子”,有的孩子會用平常父母對待自己的方式對待父母,也有的孩子會用他所期望父母對待他的方式,這是一個很好的父母和孩子換位思考的時機。
也可以用孩子喜歡的卡通人物編故事,讓孩子在故事中體會——任性會給別人帶來怎樣的感受。
小編總結,孩子具有自己獨特的童真和天性,父母應該保護孩子的天性。但是,任性很大程度上是由外在的原因造成的。因此,父母應該教育孩子,讓孩子形成良好的價值觀念。
-
怎樣提高寶寶的語言能力 五招讓寶寶“能說會道”有很多的家長朋友說鄰居家或者朋友家、親戚家的寶寶好會講話,特別的討人喜歡,而自己家的寶寶卻沉默不語,怎樣都不肯多說話,其
-
怎樣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讓孩子擁有良好習慣的方法怎樣培養孩子的好習慣?讓孩子長大成材,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是眾多家長對孩子的期盼,而要達到這個目的,那么在孩子小的時候要進
-
怎樣開發孩子的智力 讓孩子更聰明的方法孩子的智力雖然存在先天性,但是通過后天培養也可以獲得提高,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就可以使用一些方法來開發孩子的智力,讓孩
-
孩子的20個壞習慣,你知道幾個?在三字經中,開頭便是“人之初性本善”,這代表著孩子在成長期還不能充分理解對與錯的定義,因此作為家長,我們應進行正確的引導
-
怎么教孩子游泳 只需簡單五步驟怎么教孩子游泳呢?說到游泳,這是一項很好的本領,一些家長不會游泳,所以特別想教孩子學會游泳,但是自己不會游泳能不能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