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以身作則 幫助孩子養成良好飲食習慣
怎么能夠避免孩子的營養不良呢?營養不良威脅孩子健康的一個重要的因素,為了孩子的健康,我們要注意培養孩子們的良好的飲食習慣,同時父母們要以身作則。那么我們與孩子共同進餐要注意哪些細節呢?
父母以身作則
中小學生與父母生活在一起,他們的飲食行為直接受到父母飲食行為的影響,若父母愛吃某種食物,孩子往往也喜歡吃這種食物。父母應以身作則,掌握必要的營養知識,以健康的飲食行為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
父母在與孩子一道進餐時,對以下行為應特別注意:
不宜強迫孩子進食
有些父母經常強迫孩子進食他們認為有營養的食物,這種干預對孩子的食物選擇產生不良影響。責備打罵等方法忽略孩子的情感,易使孩子形成消極的行為。父母應采取溫和的方式,提示孩子嘗試其不喜歡的食物。
不用食物做獎懲工具
有些父母常用給予食物的方法來獎勵孩子的正確行為,用拿走食物的方法來懲罰孩子的錯誤行為,這種非營養目的食物使用,易致孩子偏食挑食。對于學齡兒童,家長可用分數獎勵法來糾正他們的不良飲食行為,如孩子某一餐進食速度合理、不挑食、進食量充足,則加分;當積分達到獎勵標準時,給予孩子獎勵,通常是獎勵孩子最希望得到的東西或想參加的活動。分數獎勵法照顧了孩子的情感需要,可改善和協調孩子與家長的關系。通過這種正性強化可以幫助孩子糾正不良習慣,建立良好的飲食行為,而良好行為一旦建立并得到強化,就會具有長期性和穩定性。
不要在餐桌上批評孩子
相當部分父母因孩子學習成績不理想,常在進餐時批評他們。就餐時批評孩子,會導致孩子精神緊張,唾液、胃液分泌減少,食欲下降,從而影響食物的正常攝入、消化和吸收。
不宜在吃飯時看電視或聽廣播
許多家庭進餐時喜歡打開電視或廣播,邊吃邊看(聽),這必然會影響孩子的食欲和進餐速度,久之養成不良進餐習慣,出現營養問題。孩子吃飯分心的陋習還會泛化到其他生活習慣和學習方式中,導致作息不定時和學習效率降低。
怎么避免營養不良呢?怎么樹立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呢?以上為大家介紹了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力,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為了孩子的良好行為,我們做家長的一定要以身作則。
-
怎樣提高寶寶的語言能力 五招讓寶寶“能說會道”有很多的家長朋友說鄰居家或者朋友家、親戚家的寶寶好會講話,特別的討人喜歡,而自己家的寶寶卻沉默不語,怎樣都不肯多說話,其
-
怎樣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讓孩子擁有良好習慣的方法怎樣培養孩子的好習慣?讓孩子長大成材,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是眾多家長對孩子的期盼,而要達到這個目的,那么在孩子小的時候要進
-
怎樣開發孩子的智力 讓孩子更聰明的方法孩子的智力雖然存在先天性,但是通過后天培養也可以獲得提高,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就可以使用一些方法來開發孩子的智力,讓孩
-
孩子的20個壞習慣,你知道幾個?在三字經中,開頭便是“人之初性本善”,這代表著孩子在成長期還不能充分理解對與錯的定義,因此作為家長,我們應進行正確的引導
-
怎么教孩子游泳 只需簡單五步驟怎么教孩子游泳呢?說到游泳,這是一項很好的本領,一些家長不會游泳,所以特別想教孩子學會游泳,但是自己不會游泳能不能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