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深入認知學齡前期教育
“教育的事業并非是年輕人能完美的從事科學研究,而是開闊年輕人的心胸,使其能盡力運用自己所長。”正如著名的英國哲學家洛克所說,對于一個學齡前孩子的教育也同樣如此,從小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全面認知周圍的事物,是一個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因此,如何正確的進行教育,則顯得更為重要了,因此我為大家整理了一些關于學齡前教育需要認知的問題。
學齡前兒童的教養與護理
3周歲起至6~7周歲,小兒處于“學齡前期”,也稱為“幼童期”。此時小兒體格發育穩步增長,智能發育漸趨完善。該年齡組兒童的求知欲強,對任何事物都有好奇心,故應安排好小兒的生活環境,使其在接觸、游玩中增長見識,獲得啟發式教育,提高理解和思維能力。同時,該時期小兒又具有可塑性,應培養其優良的道德品質,養成良好的衛生、勞動和學習習慣,為接受正規學校教育打好基礎。并要因勢利導,提高他們獨立生活的能力,學會照顧自己,穿脫衣服、吃飯洗漱,做些簡單的生活瑣事,家長不要包辦一切。這時期的兒童好動,又無生活經驗,容易發生意外,必須加強安全教育,防止外傷、燙傷、車禍、觸電、溺水等意外事故的發生。
一旦進入“學齡期”后,兒童發病率會有所下降,呼吸及消化系統疾病逐漸減少,但有關免疫反應的疾病如腎炎、風濕病、過敏性紫癜等增多,仍易患傳染病,但病癥較輕。所以對于即將進入學齡期,而仍然經常患病的小兒,要抓緊治療,調整機體,增強體質,爭取盡早控制,以免將咳嗽、哮喘、厭食等病情延續至學齡期而影響學習。
個性是一個人比較經常和穩定的心理特征,個性的形成是從學齡前幼兒期開始的。學齡前期幼兒開始出現了最初的興趣愛好的個別差異。應該注意的是學齡前期幼兒開始出現了濃厚的認識興趣,3—7歲兒童有強烈的好奇心,對周圍環境中的大量事情都感興趣,常常提出各種問題,這種興趣的傾向表現出個別差異,特殊才能也開始表現出來;表現出較明顯的氣質特點,學齡前幼兒氣質上的個別差異在很大程度上是與先天的高級神經類型直接有關,但也是可以在教育條件下改變的;學齡前幼兒期是性格開始形成的時期,表現在他們對人、對己、對事、對物的一些比較穩定的態度,并可以看出明顯的差異。
在兒童性格形成中自我意識的發展起著核心的作用,道德意識的發展也是非常重要的。簡言之,自我意識是指人對自己的認識。嬰兒沒有自我意識,3歲前自我意識發展到能將自己的動作和對象區別開來,能把自己作為一個主體來認識。3歲以后自我意識的發展主要表現在自我評價能力的發展上,學齡前期幼兒自我評價能力還很低,主要表現在:
⑴ 從輕信成人的評價發展到開始有獨立的評價。
⑵ 能掌握一定的行為準則,從而發展到開始有獨立的評價。
⑶ 從比較籠統的評價發展到比較細致的評價。學齡前期幼兒開始能掌握一定的行為道德準則,在道德行為和道德判斷方面都獲得了一定的發展。
對于一個孩子的教育必須符合人的天性及發展規律,因此已為人父母的你必須全面認知自己與孩子,學會如何教育孩子,懂得如何啟發孩子。希望讀完此文,可以帶給你另一個全新的感悟。
-
怎樣提高寶寶的語言能力 五招讓寶寶“能說會道”有很多的家長朋友說鄰居家或者朋友家、親戚家的寶寶好會講話,特別的討人喜歡,而自己家的寶寶卻沉默不語,怎樣都不肯多說話,其
-
怎樣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讓孩子擁有良好習慣的方法怎樣培養孩子的好習慣?讓孩子長大成材,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是眾多家長對孩子的期盼,而要達到這個目的,那么在孩子小的時候要進
-
怎樣開發孩子的智力 讓孩子更聰明的方法孩子的智力雖然存在先天性,但是通過后天培養也可以獲得提高,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就可以使用一些方法來開發孩子的智力,讓孩
-
孩子的20個壞習慣,你知道幾個?在三字經中,開頭便是“人之初性本善”,這代表著孩子在成長期還不能充分理解對與錯的定義,因此作為家長,我們應進行正確的引導
-
怎么教孩子游泳 只需簡單五步驟怎么教孩子游泳呢?說到游泳,這是一項很好的本領,一些家長不會游泳,所以特別想教孩子學會游泳,但是自己不會游泳能不能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