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想給你一個完整的家
這位媽媽焦躁不安,我問:“最近,你的生活怎么了?”
媽媽愣了一下,淚水在眼眶中打轉:“我老覺得我的婚姻要出問題了。
“最近,孩子他爸回家的時間越來越少,總是有各種應酬、各種事務,我覺得是他在找借口。剛結婚的時候,我們不是這樣的。那時候我們很相愛,經常在一起。他像父親一樣地照顧我、呵護我;同時,他又是一位體貼的丈夫,很了解我、關心我。我也特別愛他,細心地照顧他的生活,幫他打理好生活的方方面面。
“那時候我們多好呀!但現在,只要他一出門,我心里就空落落的,有些發慌。老想著不知道他又去做什么了。有時候甚至特別沖動,想跟著他,一步也不離開他。”
……
聽完一番傾訴之后,我反問她:“孩子黏你的狀態,是不是很像你黏你愛人的狀態?”
其實,孩子是能夠清晰感受到媽媽的狀態的。當感受到媽媽內心忐忑不安時,孩子內心也會產生強烈的不安。媽媽是照顧他生活的最重要的人,這個人如果是不安的、慌亂的,孩子就會擔心生活失去保護。面對這樣的不安,孩子唯一的選擇就是更緊地抓住媽媽。于是,就出現這位媽媽所說的孩子的狀態。
“但我這樣做也是為了孩子呀,我根本不能想象家里沒有他爸爸會是怎樣的。孩子需要一個完整的家,我自己就是在一個單親家庭長大的。我剛一出生就沒了父親,一個人跟著我媽生活。我媽是那種相對冷漠的人,我們家的生活就是那種平淡的、有序的,但有些冷。你能想象,我對父親懷著多么大的渴望,我太需要一個父親了,我也絕不能讓我的孩子沒有了父親。
“剛和我愛人戀愛那會兒,我覺得他特別符合我心目中父親的形象,雖然有些沉默,但非常體貼、溫和,并且無微不至地照顧我。那時我是幸福的,我覺得這個男人就是屬于我的,永遠都是我的。結婚后,他的事業做得越來越大,工作越來越忙,總是有各種事情而不能待在家里。而我為了照顧孩子,工作做得越來越少。我真的不能不擔心,擔心他會離開我和孩子。”
這位媽媽哪里知道,她越是這樣強烈地渴望有一個完整的家,越是這樣強烈地想把丈夫抓在手里,孩子也越會感受到家庭的不安全,越會緊緊地黏住她。更重要的是,孩子將會像她一樣缺乏內心的安全感,會像她一樣帶著內心的不安,去面對未來的愛情、婚姻和他的孩子。相同的生命模式就會這樣一代一代地延續。
咨詢之后,這位媽媽選擇走向自我的心理獨立之路。我知道,這條路不容易,但孩子會給每一位母親最大的動力。
不妨想想我們自己,我們誰又不是這樣呢?只不過形式、程度不同罷了。我們悄然不知地把童年未滿足的渴望全部壓在了自己最愛的人身上,要求他像父親母親對待嬰兒一樣,任由我們霸占和支配,要求他不僅要事業有成,還要能夠細心體察和照顧我們的情緒和感受。但現實是,他的內心也如我們一樣,是個未長大的孩子。于是越想占有,對方越是逃離。
當我們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自己之外的人和事上時,無論怎樣也無法彌補曾經那種與母親之間的安全感和一體化的缺失。為自己,為孩子,我們需要尋找新的出路。
-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家長這些壞習慣竟會毀掉孩子一生我們都知道,其實我們家長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你有哪些壞的習慣,孩子就肯定跟著學,例如家長罵人,孩子也會學著罵人,所以我們
-
孩子遭受家庭暴力怎么辦我們經常聽說一些孩子遭遇家庭暴力的事件,家庭暴力屢禁不止,給孩子的身心健康帶來了極大的傷害,讓孩子產生嚴重的心理扭曲,孩
-
保護孩子健康 拒絕家庭暴力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給孩子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這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是有很多的溢出的,但是并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得到
-
學齡前兒童常見的心理問題及處理方法我們非常的注重兒童的身體健康,其實兒童的心理健康也是一個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身心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學齡前兒童容易出現一
-
孩子愛發脾氣怎么辦 對癥進行調理孩子愛發脾氣怎么辦?每個孩子的脾氣秉性是不同的,有些孩子的脾氣比較大,脾氣太大會給孩子的身心健康帶來極大的威脅。導致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