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過于依賴母親如何是好
孩子依賴母親,似乎是一種天性。可有的孩子都快上小學了,還不愿意跟父母分床,每天晚上都又哭又鬧地要媽媽抱著才肯入睡;還有一些孩子干脆成了小“跟屁蟲”,媽媽走到哪,他就跟到哪,一會看不到媽媽,就好像丟了心愛的東西一樣煩躁。父母們就弄不明白了,到底為什么會這樣?我們該怎么辦?
其實,孩子所表現的都很正常。但是,媽媽們必須堅持讓他自己睡一張床。所以,媽媽得給孩子定個規矩。比如,每星期六可以陪孩子入睡,但其他時間他必須乖乖地自己睡。每星期有一天跟媽媽睡,還是比較合理的。要注意的是,在剛開始給孩子分床時,切忌“一刀切”,這樣孩子一下子接受不了,媽媽又心軟,有的孩子能分到11﹑12歲都沒法自己入睡。
在跟父母各種各樣的分別中,沒有哪個孩子是能很自然地完成的,都需要一個過程,所以家長要給孩子一個逐漸形成習慣個時間段。也就是說,剛開始要給孩子一個念想,等到七歲以后,孩子就會減少這種粘人的舉動了。
小“跟屁蟲”們更喜歡粘著媽媽,媽媽上班,他就跟著去上班;媽媽上課,他寧可在教室外面等著,也不愿意跟其他的小朋友一塊玩。
情景再現
周教授:你家里都有哪些人呢?
董女士:家里就我們三個人。
周教授:孩子的爸爸和孩子有沒有交流啊?有沒有玩兒?
董女士:他們很少在一起玩。他的工作比較忙。
周教授:又是這個問題。唯一的辦法,也是必須的辦法,跟你的先生說,讓他每個星期至少拿出半天陪孩子玩,陪孩子交流,讓孩子完全在你身上的注意力轉移一部分給父親。因為在這個世界上,只有你一個人是可靠的,只有你一個人和孩子玩,和孩子交流,使孩子造成了一種錯覺,以為世界就是你,連爸爸都沒有,連其他人都沒有,小朋友就更沒有,幼兒園的孩子也不喜歡他,因此,他就不去了。
董女士:我不明白,孩子現在為什么老是不想去上學,去讀學前班,其他一起跟他玩的小朋友都去。
周教授:你真的希望她去學前班嗎?
董女士:其實有的時候我也還尊重她的意見,她不愿意去得話,我也不愿意看見她哭著。
周教授:這就是問題的癥結,你并沒有下決心把她送去,孩子本來就不愿意去,外面是陌生的,而且她能夠理解到:她如果堅持,你就不會堅持。
董女士:我也想過這個問題,就是把她送到那種封閉式的學校。
給與董女士有相同困惑的媽媽們一個建議——你要從孩子的父親開始,讓孩子知道世界上除了你還有別的人。不要把孩子放到那種全托式的幼兒園里,這對與孩子的交流并不好。在幼年時把孩子托管給別人,孩子就不可能健康地發展。全托就會使孩子和母親之間的那種依戀感徹底割斷,孩子就會產生一種感覺:為什么媽媽把我放在這,為什么她不要我,我做錯了什么,我媽媽是不是不喜歡我?這會給孩子一種焦慮感,她終生難解這個謎。所以,千萬不能全托。
其實,孩子所表現的都很正常。但是,媽媽們必須堅持讓他自己睡一張床。所以,媽媽得給孩子定個規矩。比如,每星期六可以陪孩子入睡,但其他時間他必須乖乖地自己睡。每星期有一天跟媽媽睡,還是比較合理的。要注意的是,在剛開始給孩子分床時,切忌“一刀切”,這樣孩子一下子接受不了,媽媽又心軟,有的孩子能分到11﹑12歲都沒法自己入睡。
在跟父母各種各樣的分別中,沒有哪個孩子是能很自然地完成的,都需要一個過程,所以家長要給孩子一個逐漸形成習慣個時間段。也就是說,剛開始要給孩子一個念想,等到七歲以后,孩子就會減少這種粘人的舉動了。
小“跟屁蟲”們更喜歡粘著媽媽,媽媽上班,他就跟著去上班;媽媽上課,他寧可在教室外面等著,也不愿意跟其他的小朋友一塊玩。
情景再現
周教授:你家里都有哪些人呢?
董女士:家里就我們三個人。
周教授:孩子的爸爸和孩子有沒有交流啊?有沒有玩兒?
董女士:他們很少在一起玩。他的工作比較忙。
周教授:又是這個問題。唯一的辦法,也是必須的辦法,跟你的先生說,讓他每個星期至少拿出半天陪孩子玩,陪孩子交流,讓孩子完全在你身上的注意力轉移一部分給父親。因為在這個世界上,只有你一個人是可靠的,只有你一個人和孩子玩,和孩子交流,使孩子造成了一種錯覺,以為世界就是你,連爸爸都沒有,連其他人都沒有,小朋友就更沒有,幼兒園的孩子也不喜歡他,因此,他就不去了。
董女士:我不明白,孩子現在為什么老是不想去上學,去讀學前班,其他一起跟他玩的小朋友都去。
周教授:你真的希望她去學前班嗎?
董女士:其實有的時候我也還尊重她的意見,她不愿意去得話,我也不愿意看見她哭著。
周教授:這就是問題的癥結,你并沒有下決心把她送去,孩子本來就不愿意去,外面是陌生的,而且她能夠理解到:她如果堅持,你就不會堅持。
董女士:我也想過這個問題,就是把她送到那種封閉式的學校。
給與董女士有相同困惑的媽媽們一個建議——你要從孩子的父親開始,讓孩子知道世界上除了你還有別的人。不要把孩子放到那種全托式的幼兒園里,這對與孩子的交流并不好。在幼年時把孩子托管給別人,孩子就不可能健康地發展。全托就會使孩子和母親之間的那種依戀感徹底割斷,孩子就會產生一種感覺:為什么媽媽把我放在這,為什么她不要我,我做錯了什么,我媽媽是不是不喜歡我?這會給孩子一種焦慮感,她終生難解這個謎。所以,千萬不能全托。
相關文章
-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家長這些壞習慣竟會毀掉孩子一生我們都知道,其實我們家長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你有哪些壞的習慣,孩子就肯定跟著學,例如家長罵人,孩子也會學著罵人,所以我們
-
孩子遭受家庭暴力怎么辦我們經常聽說一些孩子遭遇家庭暴力的事件,家庭暴力屢禁不止,給孩子的身心健康帶來了極大的傷害,讓孩子產生嚴重的心理扭曲,孩
-
保護孩子健康 拒絕家庭暴力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給孩子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這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是有很多的溢出的,但是并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得到
-
學齡前兒童常見的心理問題及處理方法我們非常的注重兒童的身體健康,其實兒童的心理健康也是一個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身心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學齡前兒童容易出現一
-
孩子愛發脾氣怎么辦 對癥進行調理孩子愛發脾氣怎么辦?每個孩子的脾氣秉性是不同的,有些孩子的脾氣比較大,脾氣太大會給孩子的身心健康帶來極大的威脅。導致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