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例:孩子如此缺乏同情心
來自現實的報告
媒體曾報道過這樣一件獨生子女缺少同情心的事例:北京的一些幼教專家到北京朝陽區一家幼兒園進行心理測試,有這樣一個題目:“一個小妹妹發燒了,她冷得直哆嗦,你愿意借給她外套穿嗎?”結果孩子們半天都不回答。當老師點名時,第一個孩子說:“病了要傳染的,她穿了我的衣服,那我也該生病了,我媽媽還得花錢。”第二個孩子則說:“我媽媽不讓,我媽媽會打我的。”第三個孩子說:“給我弄臟了怎么辦?”第四個孩子說:“怕弄丟了。”結果半數以上的孩子都找出種種理由,表示不愿意借衣服給生病的小妹妹。
聽到孩子們讓人心寒的回答,一位幼兒園老師實在不甘心這樣的結果,叫來自己4歲的兒子問道:“一個小朋友沒吃早點,餓得直哭,你正在吃早點,你該怎么做呢?”見兒子不回答她又引導:“你給他吃嗎?”“……不給!”兒子回答得十分干脆。媽媽又勸:“可是,那個小朋友都餓哭了呀!”兒子竟答:“他活該!”
這篇文章指出:孩子如此缺乏同情心、缺乏愛心,不能寬容別人,甚至對人有些殘酷,讓我們難以置信。
近年來,我們也實實在在地看到在汶川地震發生后的賑災活動中,在捐助貧困地區失學兒童的“希望工程”中,在以城市少年兒童與受災地區、貧困地區少年兒童互學互助為主要內容的“手拉手”活動中,城市的獨生子女通過與災區、貧困地區孩子的交流,了解了他們家中和校舍受損后生活和學習的艱難,知道了他們上不起學,買不起書包,甚至買不起橡皮的苦惱,對他們表現出強烈的同情心,向他們伸出了援助之手。孩子們捐出自己的壓歲錢、零花錢,救助受自然災害影響、因家境貧困而失學的孩子重返校園;把自己的衣物、圖書、課本、學習用具無償地送給有困難的同齡人。
媒體曾報道過這樣一件獨生子女缺少同情心的事例:北京的一些幼教專家到北京朝陽區一家幼兒園進行心理測試,有這樣一個題目:“一個小妹妹發燒了,她冷得直哆嗦,你愿意借給她外套穿嗎?”結果孩子們半天都不回答。當老師點名時,第一個孩子說:“病了要傳染的,她穿了我的衣服,那我也該生病了,我媽媽還得花錢。”第二個孩子則說:“我媽媽不讓,我媽媽會打我的。”第三個孩子說:“給我弄臟了怎么辦?”第四個孩子說:“怕弄丟了。”結果半數以上的孩子都找出種種理由,表示不愿意借衣服給生病的小妹妹。
聽到孩子們讓人心寒的回答,一位幼兒園老師實在不甘心這樣的結果,叫來自己4歲的兒子問道:“一個小朋友沒吃早點,餓得直哭,你正在吃早點,你該怎么做呢?”見兒子不回答她又引導:“你給他吃嗎?”“……不給!”兒子回答得十分干脆。媽媽又勸:“可是,那個小朋友都餓哭了呀!”兒子竟答:“他活該!”
這篇文章指出:孩子如此缺乏同情心、缺乏愛心,不能寬容別人,甚至對人有些殘酷,讓我們難以置信。
近年來,我們也實實在在地看到在汶川地震發生后的賑災活動中,在捐助貧困地區失學兒童的“希望工程”中,在以城市少年兒童與受災地區、貧困地區少年兒童互學互助為主要內容的“手拉手”活動中,城市的獨生子女通過與災區、貧困地區孩子的交流,了解了他們家中和校舍受損后生活和學習的艱難,知道了他們上不起學,買不起書包,甚至買不起橡皮的苦惱,對他們表現出強烈的同情心,向他們伸出了援助之手。孩子們捐出自己的壓歲錢、零花錢,救助受自然災害影響、因家境貧困而失學的孩子重返校園;把自己的衣物、圖書、課本、學習用具無償地送給有困難的同齡人。
相關文章
-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家長這些壞習慣竟會毀掉孩子一生我們都知道,其實我們家長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你有哪些壞的習慣,孩子就肯定跟著學,例如家長罵人,孩子也會學著罵人,所以我們
-
孩子遭受家庭暴力怎么辦我們經常聽說一些孩子遭遇家庭暴力的事件,家庭暴力屢禁不止,給孩子的身心健康帶來了極大的傷害,讓孩子產生嚴重的心理扭曲,孩
-
保護孩子健康 拒絕家庭暴力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給孩子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這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是有很多的溢出的,但是并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得到
-
學齡前兒童常見的心理問題及處理方法我們非常的注重兒童的身體健康,其實兒童的心理健康也是一個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身心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學齡前兒童容易出現一
-
孩子愛發脾氣怎么辦 對癥進行調理孩子愛發脾氣怎么辦?每個孩子的脾氣秉性是不同的,有些孩子的脾氣比較大,脾氣太大會給孩子的身心健康帶來極大的威脅。導致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