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太“親密”寶寶也吃醋
讀者小蘭給本版發來了郵件,談到了自己的困惑。小蘭和丈夫新婚不久,討論起要不要生孩子的問題。覺得現在可以在家里自由自在地用任何方式與丈夫相處,但是生了孩子就不能這么自由了吧?在孩子面前,還可以像現在這樣用親吻送丈夫上班嗎?
到底要怎樣處理呢?
傳統派:孩子面前應該不一樣
很多中國的夫妻在孩子面前都相當拘謹,不用說“親親”了,就連一般的表示親密都很猶豫。
被問到這個話題,當公務員的小董說:“一般來講我和老公不會在孩子面前有什么的,也許我們是屬于比較拘謹的那種,覺得在孩子面前要行事有別。”做小學老師的小楊也覺得在孩子面前應該盡量忌諱和另一半“親密接觸”,在她看來,孩子一天比一天大了,對于很多事情似懂非懂,“早熟可不怎么好呢”。
現代派:讓孩子知道我們相愛
被問到這個問題,在外企工作的小芳似乎早有思考了:“我和老公擁抱或親吻不太會背著孩子,我覺得只要不是非常親密的行為都是可以做的,就是要讓孩子知道我們相愛,難道這樣不好嗎?”親親抱抱在小芳和老公之間是家常便飯,不過小芳說:“更多的時候,老公左邊抱著我,右邊抱著兒子,拍著我們兩個,讓我們覺得很滿足。”
搞美術設計的阿Joe也是“親親”問題的支持者,他覺得,現在的電視電影里面親熱的鏡頭多了,大街小巷里親密的場景也比比皆是,孩子不可避免地會看到,你在孩子面前拘謹了,說不定孩子還在心里嘀咕,是不是因為父母的感情有問題呢?阿Joe覺得,讓孩子看見一些父母親密點的行為,可以增加孩子的家庭幸福感。
適度親熱應鼓勵
幼兒性心理教育專家、中國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胡萍教授也認為,家長在孩子面前適度地表現親密是可以的,但是也要注意分寸。
寶寶不是生下來就懂得愛的,“愛”同樣需要有專門的教導,爸爸媽媽可說是擔當這一“課程”的最好老師。假如寶寶能夠通過觀察他們父母的行為,在幼年時獲得這種愛與被愛的能力,那么說明父母首先帶給了孩子“幸福的理念”。反之,他在長大成人后,會出現一系列問題:社會交往時矜持、不自然,工作時拘泥、難于創新,很難和同事、朋友相處等。
因此父母不要小看在寶寶面前的親情表露,正是你們在寶寶面前親切自然的感情流露,使得孩子覺得廣博的愛是身心健康的一種標志,在這樣的家庭氣氛中長大的寶寶,他們會充滿愛心,知道如何去表達自身的誠意和友情,和周圍的人有著良好的關系,也能得到他人的愛。這種“教育”本身也正是兒童早期“性教育”的主要內容之一。
-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家長這些壞習慣竟會毀掉孩子一生我們都知道,其實我們家長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你有哪些壞的習慣,孩子就肯定跟著學,例如家長罵人,孩子也會學著罵人,所以我們
-
孩子遭受家庭暴力怎么辦我們經常聽說一些孩子遭遇家庭暴力的事件,家庭暴力屢禁不止,給孩子的身心健康帶來了極大的傷害,讓孩子產生嚴重的心理扭曲,孩
-
保護孩子健康 拒絕家庭暴力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給孩子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這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是有很多的溢出的,但是并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得到
-
學齡前兒童常見的心理問題及處理方法我們非常的注重兒童的身體健康,其實兒童的心理健康也是一個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身心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學齡前兒童容易出現一
-
孩子愛發脾氣怎么辦 對癥進行調理孩子愛發脾氣怎么辦?每個孩子的脾氣秉性是不同的,有些孩子的脾氣比較大,脾氣太大會給孩子的身心健康帶來極大的威脅。導致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