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害羞學齡前兒童面臨更多挑戰
學齡前兒童應該多培養各方面的能力,最近有一項研究發現,害羞的學齡前兒童面臨的挑戰將更多,下面是這項研究相關內容的詳細介紹。
一項新的研究認為:害羞的學齡前兒童較之愛說話、外向的孩子將面對更多學業上的困難。邁阿密大學的研究人員做的這項研究表明:學齡前在行為上表現出害羞和內向的特點的孩子起步時學習技能最低,在一年內學到的東西最少。心理學助理教授,該項研究的首席研究員瑞貝卡?布羅斯基-旭勒博士說:“每個父母都想要他們的孩子準備好上幼兒園,學會ABC 和算數,但是有時候他們不理解孩子在社交和情緒上的準備也是同樣重要的。”
研究人員認為:假如孩子的發育水平和學校環境對學生的期望之間出現落差的話,他們的行為問題在教室里容易看出來。該研究認為:在教室里表現得害羞的孩子在與人交往和學習上面都會有困難。該研究分析了參加啟智計劃(Head Start Program)【譯注】的4417名不同家庭背景、居住在美國東北部一個大城市的3至5歲兒童。
這些學齡前兒童被區分為六種類型:
1.適應良好
2. 輕度孤僻但基本適應
3. 在社交和學業上中度孤僻
4. 和同齡人在一起時愛搗亂
5. 在社交和學業上行為極度混亂
6. 在社交和學業上行為極度孤僻
這些兒童的老師們在該年度內需要三次評估每個孩子情緒和行為上的特征以及學業上的進展。他們發現:年長些的孩子傾向于更好地適應環境,更少有行為問題,在社交、語言和數學等方面的技能也表現出更高的水平。該研究的另一位作者、發育心理學的博士生伊麗莎白?貝爾說,“過于內向的學齡前兒童傾向于‘消失在教室里’。”“雖然這些孩子在學校不會惹上什么麻煩,但是他們也不參與課堂活動或與他人互動;而這個年紀的孩子幾乎所有的學習都是在課堂活動及與他人互動中進行的。”
該研究也提出了一個可能性:吵吵嚷嚷、愛搗亂的孩子也許更易于引起老師的關注從而得益于具體的教育策略。布羅斯基-旭勒博士說:“課堂里有許多幫助愛搗亂和愛出風頭的孩子的干預手段,問題是那些非常害羞和內向的兒童被忽略的可能性很大。”研究人員希望這些新的發現能夠鼓勵教師們發展出適合不同類型孩子需要的恰當的干預手段,鼓勵學校為教師們提供恰當的訓練和專業發展機會,幫助他們發現那些在某些領域需要幫助的兒童。
布羅斯基-旭勒博士說,“這對于兒童早教計劃比如面向低收入家庭的啟智計劃而言特別重要。”
該研究的以上發現已經發表在《學校心理學期刊》的網上版(印刷版尚未發行)。
譯注:啟智計劃(The Head Start Program)是美國衛生和人力服務部的一項為低收入兒童及其家庭提供的包括教育、衛生、營養和父母參與等服務在內的綜合性計劃。
-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家長這些壞習慣竟會毀掉孩子一生我們都知道,其實我們家長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你有哪些壞的習慣,孩子就肯定跟著學,例如家長罵人,孩子也會學著罵人,所以我們
-
孩子遭受家庭暴力怎么辦我們經常聽說一些孩子遭遇家庭暴力的事件,家庭暴力屢禁不止,給孩子的身心健康帶來了極大的傷害,讓孩子產生嚴重的心理扭曲,孩
-
保護孩子健康 拒絕家庭暴力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給孩子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這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是有很多的溢出的,但是并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得到
-
學齡前兒童常見的心理問題及處理方法我們非常的注重兒童的身體健康,其實兒童的心理健康也是一個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身心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學齡前兒童容易出現一
-
孩子愛發脾氣怎么辦 對癥進行調理孩子愛發脾氣怎么辦?每個孩子的脾氣秉性是不同的,有些孩子的脾氣比較大,脾氣太大會給孩子的身心健康帶來極大的威脅。導致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