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自卑是性格缺陷 小目標積累法可改善
兒童自卑心理是一種性格缺陷,兒童心理專家介紹到,面對這樣的孩子家長不能對孩子要求他太高,不然會加重病情,要積極的鼓勵和幫助孩子走出自卑,重塑信心!
父母對孩子的要求要適當
家長要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克服自卑,對孩子的要求要適當,不能苛求孩子。家長對孩子的要求應該與孩子實際的能力和水平相適應。孩子取得成績,家長應及時表揚、鼓勵,使孩子對自己充滿信心。對于平時學習成績差、考試總不及格的孩子,家長應以關心和安慰的態度幫助孩子分析錯誤原因,總結經驗教訓,給孩子以耐心的指導,一步步地提高孩子的成績,讓孩子看到自己的進步,逐漸樹立自信心。
鼓勵孩子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
心理學家莫頓曾提出“預言自動實現”的原則,認為人們具有一種自動實現預言的傾向。愛默生也認為,在我們的心靈的眼睛面前長期而穩定地放著一幅自我肖像,我們會與它越來越接近。所以,如果我們把自己想象成勝利者,將帶來無法估量的成功。當感到信心不足時,孩子應該對自己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把“別緊張,我也行”、“我一定能成功”之類的話寫下來,或者大聲說出來。
豐富孩子的知識,開闊孩子的眼界
生活中,經常會發現當好多孩子在一起交談時,有的孩子講得津津有味、繪聲繪色,有的孩子卻只在一旁聽著,一言不發。孩子之間為什么有這么大的差別呢?這主要是孩子的知識面不同,有的孩子見多識廣,有的孩子見識短淺,相比之下,那些知道得很少的孩子就容易產生自卑。因此,父母應有意識地幫助孩子豐富知識,開闊孩子的眼界,提高孩子的能力。
建議孩子使用小目標積累法
很多孩子產生自卑,往往是由于對自己要求過高,把自己已經取得的小成績淹沒在大目標無法實現的焦慮中,心理上就常常籠罩在悲觀、失望的陰影中。孩子可以自己制定一個個能在短期實現的小目標,引導自己向前看,從已經實現的小目標中得到鼓舞,增強自信。隨著一個個已實現的小目標的積累,不僅會形成一個實現大目標的動力源,還會使孩子形成足以克服自卑的信心。
-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家長這些壞習慣竟會毀掉孩子一生我們都知道,其實我們家長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你有哪些壞的習慣,孩子就肯定跟著學,例如家長罵人,孩子也會學著罵人,所以我們
-
孩子遭受家庭暴力怎么辦我們經常聽說一些孩子遭遇家庭暴力的事件,家庭暴力屢禁不止,給孩子的身心健康帶來了極大的傷害,讓孩子產生嚴重的心理扭曲,孩
-
保護孩子健康 拒絕家庭暴力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給孩子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這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是有很多的溢出的,但是并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得到
-
學齡前兒童常見的心理問題及處理方法我們非常的注重兒童的身體健康,其實兒童的心理健康也是一個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身心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學齡前兒童容易出現一
-
孩子愛發脾氣怎么辦 對癥進行調理孩子愛發脾氣怎么辦?每個孩子的脾氣秉性是不同的,有些孩子的脾氣比較大,脾氣太大會給孩子的身心健康帶來極大的威脅。導致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