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帶你了解六歲孩子的人際交往特點
可以說孩子的六歲時段是一個心理的轉折點,會出現典型的 “兩極化”的行為特點,也就是說他既可愛活潑又強橫刁蠻,下面我們就為父母們介紹一下六歲孩子人際交往的特點,希望給家長的教育帶來幫助。
1. 與父母之間:母子之間糾葛最多的年齡
◎◎矛盾與沖突是母子關系的主旋律
首先,關于六歲孩子和母親之間的關系,在后面的章節里會有更詳細的探討。總的來說,在一個孩子生命最初十年的所有人際關系中,母子關系不但占據了最大的比例,而且占據了最重要的地位。而六歲,是母子之間糾葛最多的年齡段之一。他既想要貼近母親,又想要離開她。我們前面講過,在孩子五歲的時候,媽媽是他整個世界的中心;到了六歲時,他世界的中心則變成了他自己。
由此出現了母子之間的爭奪戰、拉鋸戰。孩子在尋找他的中心點,也就是他與媽媽的親子關系之間的穩定點、平衡點、聚焦點,以及重心點。隨著他的成長,他越來越成熟、越來越獨立,他就越發想打破舊的平衡,建立屬于他自己的獨立王國。
因此,在孩子六歲的時候,母子關系的主旋律就是矛盾與沖突。一方面孩子喜愛媽媽、需要媽媽,離不開媽媽的摯愛與接納;另一方面,他又渴望自己能夠獨立起來,因此常常又會推開媽媽,搞得不管是自己還是媽媽的日子都十分掙扎。
◎◎對父親往往心懷敬畏
爸爸也很受六歲孩子的熱愛,孩子不但熱切地希望得到爸爸的陪伴和關注,而且一旦得到就會如獲至寶。事實上,孩子的索要有時候已經超出了爸爸的限度。許多孩子更害怕爸爸的不認可,而不是媽媽的不認可;他更敬佩的人是爸爸,而不是媽媽。有不少孩子相信爸爸什么都知道,覺得哪怕爸爸在公司里上班也肯定知道家里發生著的事情。
不過,有些爸爸卻不見得能和他的六歲孩子相處和諧。比方說,爸爸會覺得孩子再三要求他的關注弄得他很厭煩。六歲孩子的“球風”或者“棋風”也可能會讓爸爸很不受用(孩子半點都輸不起),而且六歲孩子在爸爸眼里往往不夠誠實(他常常到父母的抽屜里偷些小零錢或者小玩意)、不夠坦誠。
而媽媽則不一樣,尤其是留在家里照顧孩子,每天有大量時間跟孩子相處的媽媽,往往更能接納這些屬于六歲年齡段慣有的不成熟行為。可是,爸爸在這樣的時候每每會比較嚴厲:“該給他點兒顏色看看了。”換句話說,除非是一些特別好說話的爸爸,面對六歲孩子的負面表現,總體上來說,爸爸都會比媽媽要缺乏耐心。孩子這時候察言觀色的能力已經相當不錯了,知道誰更好說話、誰更不好說話。所以,他跟爸爸在一起的時候,常常有可能會比在媽媽面前要乖很多。
因此,假如爸爸偶爾出面接手負責照顧孩子晚上的洗漱與上床,往往能讓事情順利得令人匪夷所思。不過,請你也要記住,假如爸爸從此天天負責晚上照顧孩子上床睡覺,那么很有可能親子之間的拉鋸戰就會從母子戰變成父子戰。誰照顧孩子越多,誰就往往會越多地面對孩子的負面行為。
于是,媽媽偶爾忙不過來的時候,請姨媽、姑媽、奶奶或姥姥出面,幫忙照顧一下孩子,這時孩子每每都會顯得聽話很多。其實,這正是因為她們很少出面照顧這孩子,所以孩子不會把他最壞的一面顯露出來罷了,姨媽或奶奶們切不可以為自己果然比孩子的媽媽更為高明而洋洋得意。六歲孩子最美好的一面,以及他最不好的一面,往往都只展現給他的主要養育人。
假如孩子一時間十分不肯合作,那么最好的做法不是爸爸媽媽一齊上陣,而是只留一個人跟孩子“單挑”,這一招往往會十分管用,請你牢記心里。尤其是六歲孩子跟爸爸之間的糾葛通常都沒有和媽媽那么深,而且六歲孩子還往往對爸爸懷有一份敬畏之心,因此當孩子大發脾氣或者母子間將要出現****煩的時候,爸爸登場亮相,往往能解救全家于水火之中。
-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家長這些壞習慣竟會毀掉孩子一生我們都知道,其實我們家長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你有哪些壞的習慣,孩子就肯定跟著學,例如家長罵人,孩子也會學著罵人,所以我們
-
孩子遭受家庭暴力怎么辦我們經常聽說一些孩子遭遇家庭暴力的事件,家庭暴力屢禁不止,給孩子的身心健康帶來了極大的傷害,讓孩子產生嚴重的心理扭曲,孩
-
保護孩子健康 拒絕家庭暴力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給孩子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這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是有很多的溢出的,但是并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得到
-
學齡前兒童常見的心理問題及處理方法我們非常的注重兒童的身體健康,其實兒童的心理健康也是一個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身心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學齡前兒童容易出現一
-
孩子愛發脾氣怎么辦 對癥進行調理孩子愛發脾氣怎么辦?每個孩子的脾氣秉性是不同的,有些孩子的脾氣比較大,脾氣太大會給孩子的身心健康帶來極大的威脅。導致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