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后天干預 幫助寶寶培養好性格
關于孩子性格,有一部分的遺傳因素,當然后天的培養占著更重要的作用,如孩子出現害羞,不合群,脾氣壞等情況是,我們做家長的要提高警惕了,可以對孩子進行幫助和干預,這樣孩子的性格會變得更好。
1.害羞
很多害羞孩子的父母都有這樣的經歷,在家的時候,孩子聲音洪亮、手舞足蹈、能唱能跳,可一旦來了生人,孩子就好像變了個人。最尷尬的情形莫過于,死活不肯跟長輩打招呼,或者如果好心的叔叔阿姨想逗一下,更是立即成為蜷縮的刺猬了。事實上,害羞的孩子并不是時時刻刻都害羞,他們的害羞大都只表現在陌生環境中或者陌生人面前。
害羞的孩子對陌生環境和事物感到緊張和恐懼,他們的“安全區域”小,因此適應慢,花費時間長;由于缺乏公眾表現的機會,因此較少得到學校和同伴的關注;由于不愛爭取,常常會失去很多機會;更重要的是,在這個快速、激烈的競爭年代,害羞的孩子也可能產生自卑心理,從而對自我形象產生懷疑……這些都是父母需要關注的
引導方法:
1、害羞的孩子首先要知道自己并不是那么“與眾不同”,跟那些在公眾面前表現活躍的同伴相比,他只是需要更多的時間進入狀態,好像在搭積木時,他會比活躍的表哥搭得快。
2、雖然他愿意到外面玩,卻很不希望別人“注視”他,被放在“聚光燈”下的感覺,只能讓他更不自在。
3、他要知道在某些情況下,如何爭取并把握住自己的權利;他還需要了解公眾表現的具體方法和技巧,這些方法不能只是空空而談,需要詳細而實用。
2.壞脾氣
通常的情況是,壞脾氣孩子的父母一方很有可能就是壞脾氣。警惕孩子知道如何激怒你。如果你是個急脾氣的人,孩子就很容易從你那引發一場戰爭,兩人相互大叫,沒有贏家。如果你忽略他發脾氣或者走開,其實很清楚的傳遞了這樣的信息:發脾氣是不可以接受的。這也是孩子學習規則重要的一部分。父母需要牢記的是:如果孩子有一次通過發脾氣達到了不合理的目的,他就會再發脾氣,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這種手段。
引導方法:
1、其實,人人都會生氣、傷心、沮喪和失望。不同的是,情緒管理能力強的人,是會用健康的方式表達出情緒。尖叫、地上打滾、哭喊、摔東西、罵人、踢打都是壞情緒的表達方式,卻不是健康的。總的說來,你需要清晰地傳達這樣一個信息:生氣可以,但是以消極、發脾氣或者造成傷害的方式發泄怒氣是不可以接受的。因此,孩子需要知道,如果不用地上打滾等發脾氣的方式表達,還能怎樣來表達自己內心的煩惱與壓抑?
2、在專門的兒童情商訓練機構中,健康的情緒表達方法被大力倡導 。“安全發泄島”、“情緒垃圾箱”、“氣球操”等被廣泛使用。孩子知道,當自己特別生氣的時候,可以被帶到自己的房間,可以通過打枕頭、把頭埋在被子里進行發泄;還可以把不開心的事情畫下來,扔到情緒垃圾箱;還可以做“呼吸氣球操”,以使自己平靜下來,以更健康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
-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家長這些壞習慣竟會毀掉孩子一生我們都知道,其實我們家長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你有哪些壞的習慣,孩子就肯定跟著學,例如家長罵人,孩子也會學著罵人,所以我們
-
孩子遭受家庭暴力怎么辦我們經常聽說一些孩子遭遇家庭暴力的事件,家庭暴力屢禁不止,給孩子的身心健康帶來了極大的傷害,讓孩子產生嚴重的心理扭曲,孩
-
保護孩子健康 拒絕家庭暴力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給孩子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這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是有很多的溢出的,但是并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得到
-
學齡前兒童常見的心理問題及處理方法我們非常的注重兒童的身體健康,其實兒童的心理健康也是一個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身心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學齡前兒童容易出現一
-
孩子愛發脾氣怎么辦 對癥進行調理孩子愛發脾氣怎么辦?每個孩子的脾氣秉性是不同的,有些孩子的脾氣比較大,脾氣太大會給孩子的身心健康帶來極大的威脅。導致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