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調節孩子的“恐醫癥”?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疾病的侵擾,必要的時候要帶著孩子去醫院檢查一下。怕醫生這是孩子們的共同的特點,一說去看醫生,孩子們就大哭大鬧,甚至有的時候醫生都不能順利的檢查疾病。難免我們該如何緩解孩子的“恐醫癥”呢?
一、模擬看病,角色扮演
爸爸媽媽平常給孩子買很多玩具,各種小車、卡通人物、娃娃等,但有沒有想過買一套醫療用品類的玩具呢?
父母可以給孩子買一個醫生看病的玩具醫藥箱,有注射器、聽診器、盤子等。平時在家時,親子之間或小伙伴之間可以玩一下角色扮演,一些人扮演醫生,一些人則扮護士、病人,玩一些醫生看病的游戲。在扮演角色、玩游戲的過程中,爸媽可以提出一些有關于看醫生的問題,如果孩子不懂得回答也不要緊,爸媽可以用一種輕松自然的方式把答案說出來,無形中已經在給孩子科普一些醫療常識了。當然,這些問題也不用太過深奧。
跟孩子一起模擬看病,角色扮演,這樣做不但可以讓孩子覺得看病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還讓孩子懂得更多醫療知識。通過角色扮演、玩游戲,可以讓孩子了解并熟悉看病過程,了解了原理,見多了這樣的場面,孩子自然就不怕了。
二、實話實說好商量
有些父母為了哄寶寶去看醫生,就跟他說帶他去一個好玩的地方,或者帶他去吃好吃的。這樣做,當孩子去到醫院發現父母在欺騙他的時候,他會有一定的心理落差,對于去看醫生,他會更不接受、更抗拒。
其實,在看醫生前,父母最好對孩子實話實說,不要采用欺騙法哄他到醫院。應該告訴他他自己的身體狀況,列舉一些他自己也知道的癥狀,如“看,你的頭是不是很痛?”、“你咳嗽已經很嚴重了!”、“你在流鼻涕了,是不是很不舒服?”等等。
要告訴他看醫生能使他快點好起來,并簡單解釋看病的過程,實事求是地回答他的所有問題,對于各種檢查,疼就是疼,不疼就是不疼。對孩子講真話,讓他有一定的思想準備,表現自然會好一些。
-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家長這些壞習慣竟會毀掉孩子一生我們都知道,其實我們家長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你有哪些壞的習慣,孩子就肯定跟著學,例如家長罵人,孩子也會學著罵人,所以我們
-
孩子遭受家庭暴力怎么辦我們經常聽說一些孩子遭遇家庭暴力的事件,家庭暴力屢禁不止,給孩子的身心健康帶來了極大的傷害,讓孩子產生嚴重的心理扭曲,孩
-
保護孩子健康 拒絕家庭暴力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給孩子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這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是有很多的溢出的,但是并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得到
-
學齡前兒童常見的心理問題及處理方法我們非常的注重兒童的身體健康,其實兒童的心理健康也是一個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身心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學齡前兒童容易出現一
-
孩子愛發脾氣怎么辦 對癥進行調理孩子愛發脾氣怎么辦?每個孩子的脾氣秉性是不同的,有些孩子的脾氣比較大,脾氣太大會給孩子的身心健康帶來極大的威脅。導致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