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學齡前期孩子的心理你了解多少
隨著社會壓力的不斷增加,孩子的成長也會時不時的遇到一些阻礙因素,一個孩子健康的成長、全面的發展都離開正常的心理狀態。隨著孩子的成長,他們的獨立意識也逐漸的發展,內心深處也形成參與社會實踐的愿望,因此作為父母,不僅要幫助、教育他們提高社會水平,還要關心他們心理的健康發展。
幼兒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
1促進兒童心理活動的全面發展:
因為學前時期的兒童神經系統特別是大腦已發育到一定程度,所以此時良好的思維品質、情感品質、意志品質的培養極為重要。這些要通過日常生活、游戲有意識地進行。
家長要經常帶兒童去游戲場所,并對兒童的游戲活動加以指導,提出問題,要求兒童在游戲中擔任一定的角色,完成一定的任務等,從而促進兒童心理的健康發展。
2鼓勵孩子的獨立行動,不要壓制,而要采取鼓勵支持的態度。
3進行愛勞動、愛學習、愛護公物等良好的心理道德教育:教育的方法要能過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情節以及游戲活動來進行,如帶孩子去逛公園,就要教育孩子莫折花,垃圾要扔進垃圾箱等等。
4.進行良好個性品質的培養:一個人的最初的個性形成,是從幼兒期開始的、學齡前期發展的。人格(即個性)在幼兒時期和學齡前期有很大的可塑性,因此要抓緊這個關鍵時期,培養兒童良好的人格特征。如通過日常生活和游戲活動,培養他們遇事沉著、大膽、性格開朗,而不要膽小怕事、遇事啼哭 、無主張等。
有這樣一個實例:某兒童,3周歲,生來怕蟲子,原因是他的母親害怕蟲子從而形成他膽小怕蟲子的不良個性傾向。后來他的父親發現后,有意識地鍛煉他的膽量,把蟲子放在他的手上,又扔到地上踩死,讓他看后,試著把蟲子放在自已手里。這樣反復進行,使他逐漸克服了膽小怕蟲的心理。
5進行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如要引導孩子在游戲活動中與同齡友好相處,多為他們提供與同齡小朋友交往的機會,并教會他們待人有禮貌,學會與長輩見面時如何打招呼等等,使他們的交往能力隨著心理活動的發展而獲得發展。
通過了解這篇關于學齡前期孩子心理的介紹,希望你可以認識到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且選擇一種自己認為科學而健康的方法陪伴孩子健康成長。愿你的孩子內心充滿陽光與溫暖,幸福常伴左右。
-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家長這些壞習慣竟會毀掉孩子一生我們都知道,其實我們家長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你有哪些壞的習慣,孩子就肯定跟著學,例如家長罵人,孩子也會學著罵人,所以我們
-
孩子遭受家庭暴力怎么辦我們經常聽說一些孩子遭遇家庭暴力的事件,家庭暴力屢禁不止,給孩子的身心健康帶來了極大的傷害,讓孩子產生嚴重的心理扭曲,孩
-
保護孩子健康 拒絕家庭暴力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給孩子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這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是有很多的溢出的,但是并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得到
-
學齡前兒童常見的心理問題及處理方法我們非常的注重兒童的身體健康,其實兒童的心理健康也是一個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身心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學齡前兒童容易出現一
-
孩子愛發脾氣怎么辦 對癥進行調理孩子愛發脾氣怎么辦?每個孩子的脾氣秉性是不同的,有些孩子的脾氣比較大,脾氣太大會給孩子的身心健康帶來極大的威脅。導致孩子